沈阳皇宫崇政殿内,范文程禀告完了后,便恭维道:“陛下深谋远虑,这一打一拉,金州的好处摆在那里,奴才不曾在听闻到有半分不尊了”
皇太极听了,只是微微一笑。自己杀了那么一批,肯定会震慑剩下的那些人,而后又把一份可以轻松获得的大功赏给忠心自己的臣下去做,只要有点眼力的人,自然知道以后该怎么选了。
想着这里,他忽然感慨道:“金州那边,应该破城了吧就算那卢象升的战力比较强,可没了城墙的防护,也肯定不是大清的对手。只恨这天气冷得慢,否则就能早点出兵攻打金州,缴获的粮食分下去,也能少死不少人啊”
范文程是皇太极的耳目,不但要禀告城内王公贝勒的言行,也还有一些民生动态汇报。因此,皇太极知道因为大军出动,使得粮食进一步紧张,又饿死了不少汉奴。
范文程自然不会以为皇太极是真在意那些汉奴的死活,他作为皇太极的心腹,自然明白皇太极在建虏当中最有大局观,知道大清不能少了汉奴。否则汉奴都死光了,谁来干苦活,谁能当杂役,谁来当后备兵员没有汉奴,大清国力必定大降好多,皇太极就在意这个
他这么想着,便立刻回应道:“陛下放心好了,岳托贝勒是个行事稳重之人,攻打金州之事交到他手中,必定万无一失估计也就这两日,肯定会有捷报传回沈阳的”
皇太极听了点点头,稍微一沉吟道:“目前沈阳城内气氛不怎么好,都是缺粮给闹的。这样,你去城外候着,等到报捷的信使后,便让他大张旗鼓地进城,明白么”
范文程一听,立刻点头,大清确实需要和以前一样,用一次次的胜利来鼓舞士气。
他正想说什么时,却有内侍急步到门口禀告道:“陛下,金州信使在宫外等待觐见”
自从上次朝鲜的八百里加急信使,直闯入宫禀告消息闹出了皇太极不想看到的局面后,他已经下旨,凡各地信使,一律在宫外候旨才能觐见。
此时一听,他不由得连忙说道:“快,传见”
看着内侍急忙退去,皇太极笑着说道:“说曹操,曹操就到。从这时间上估计,岳托怕是一到金州就把城给攻破了”
说到这里,他似乎又带了点埋怨之意道:“这个岳托也真是,平时看着挺稳重的一个人,刚打下金州就冒冒失失地先派人来报捷了朕还以为他至少要清点下缴获物资,而后连同那卢象升一起给朕押解来沈阳呢”
“呵呵,陛下,岳托贝勒这不是担心沈阳城内的士气,所以才先行派了信使过来。”范文程当即笑着开解道,“也怪奴才做事慢,这不,都没法去城外先候着了”
这两人一唱一和,压根就没想过,有大将军炮攻城的岳托,有没有可能出什么意外
两人正说着,内侍引着信使进了崇政殿。皇太极原本笑呵
呵地胖脸,一下愕然在那里。他从信使的神态上发现,似乎不是来报捷的
“陛下,金州城内有火炮伏着,我军炮营措不及防,已是全军覆没”信使简要说了下,并把岳托的奏折双手呈上。
皇太极一听惊呆了,下意识地说道:“不可能,这不可能,朕明明下旨把金州搬迁一空的,金州哪来的火炮就算从明国境内海运火炮过来,也是来不及的这不可能”
边上旁听的范文程,也是大吃一惊,或者是他不在皇太极的位置上,旁观者清。在听到皇太极自言自语地话后,忽然想起一事,顿时脸色都变了,他瞅了个皇太极停下自言自语的空档,连忙禀告道:“陛下,金州的火炮,怕是从宁锦一带运过去的”
皇太极此时已经拿到了内侍转呈过来的奏折,还没来得及看,一听范文程的话,胖脸上的小眼珠瞪得大大地,盯着他喝道:“这不可能什么时候关宁军会把自己的火炮借给东江军了他们两家,有这么亲了么”
刚说到这里,他忽然一下顿住了。因为他想起来了,之前东江骑军偷袭了沈阳后之所以能逃脱,就是绕道草原逃往关宁的,甚至还有关宁骑军在半路上接应。
还有,就在前两个月,关宁骑军和东江骑军几乎同时出动,对大清国内进行粮食破坏,而后又合并一处逃走。
想起这些,皇太极甚至手中无力,都捏不住那份奏折,掉到了地上也不知道。
他想到了一个非常害怕的事情,就是关宁军和东江军一东一西,不再有门户之见,互相之间配合默契。这么一来的话,关宁军和东江军就犹如两把大钳子,一下把大清夹得死死地,再难动弹了
皇太极失神地看着地上,连内侍在他面前蹲下,有点战战兢兢地捡起那份奏折都似乎没看到,还是自顾自在想着。
东江军是绝对没有火炮的,他们有海水相隔,也根本不用费那个钱去置火炮,那也就只有一个可能,一如范文程所说,那些火炮肯定是就近来自关宁这边。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以前的时候,他们两家可不是这样的啊明明关宁军是看不起东江军的,东江军也嫉妒关宁军。这一年来,怎么就突然一下变了呢
想到这里,不知为什么,皇太极忽然想起了去年末的时候,他在明国京师城外时,看到的那个年轻的明国皇帝的身影。
对,是他,一定是他,也只有他才有这个可能,把关宁军和东江军拧成了一股绳可是可是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一刻,皇太极忽然发现,他对那个年轻的明国皇帝了解得太少了那明国皇帝虽然年轻,可其厉害程度,远超自己想象
“陛下,陛下”范文程轻声呼唤着,看到皇太极看过去后,连忙提醒道:“陛下,得看看岳托贝勒说些什么,看能否有其他方式补救,得早点打下金州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