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这么想着,忽然,殿外内侍进来禀告说新任兵仗局掌印太监刘成志请求觐见。品書網.
崇祯皇帝一听,第一个反应是之前布置下去攻坚的铁模铸炮法已经摸索出来了。他顿时兴奋起来,立刻传旨觐见。
只见刘成志匆匆进入殿内,满脸兴奋地见礼,而后立刻禀告道:“陛下,铁模铸炮成了,成了!”
果然不出所料,崇祯皇帝同样高兴,立刻站了起来,一挥手道:“走,朕去瞧瞧!”
泥模铸炮法,不但周期长,而且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一不到,可以说,要得到一门能用的炮,成本实在太高。新军的炮营要训练,可训练用的火炮却没着落,这让他实在有点担心。
如果铁模铸炮真能成功,不但能大大降低铸炮的周期性,新军炮营训练能及时展开,火炮的普及率也能大增,实在是大明军工方面的一大进步了。
没多久,崇祯皇帝驾临兵仗局了。这里的每个人,不但是兵仗局的各级官员,甚至包括兵卒、工匠等等,全都是带着兴奋之色。因为他们知道,按照兵仗局革新后的制度,铁模铸炮将为兵仗局赢得大量订单,能赚取更多的银钱,全体人员的福利将会提高一大截。
崇祯皇帝来到铸炮房,看到院子里摆着三门火炮,在边,则是一个个的铁模摆着。显然这三门火炮是这些铁模铸造出来的。
兵仗局掌印太监刘成志满面笑容地想前介绍,但此时,却听崇祯皇帝问道:“是谁发明的,来给朕说说!”
刘成志一听,心无奈,这么好表现自己的机会没了。他也没那个脸皮,或者说没那个胆量说是自己发明的,只好转头,脸却还露着微笑,快步走到跪在火炮后面,台阶下面的两名工匠说道:“这可是你们的福气,还不给陛下好好介绍下?”
铁模铸炮法是两名工匠共同琢磨出来的,此时两人都很激动,连忙点头答应,站起来,小心翼翼地靠近火炮这边,不过不敢接近皇帝,怕唐突冲撞了皇。
崇祯皇帝一见,笑着走近他们,先是问了他们的姓名,夸了他们几句,让他们放松一下,不要那么紧张,而后才让他们开始介绍铁模铸炮法。
其实这铁模铸炮还真不是多难的事儿,只是大明工匠从西夷那边学来的时候是泥模铸炮,有那个惯性思维是要用泥模铸炮。在崇祯皇帝受到启发,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后,靠着大明工匠丰富的铸造经验,这没多少天摸索出了完整而有效的铁模铸炮法。
听着这两名工匠在详细介绍,崇祯皇帝也认真地听着,不时点点头。过了好长一会后,两名工匠才讲解完成。
崇祯皇帝很有兴趣,让他们当场铸炮看看。这一点,刘成志已经猜到,也有让铸炮房有所准备。因此,两个工匠指挥铸炮,用了铁模,并没有多少时间,又一门铁炮被铸造出来了。
“新旧火炮的对性能如何?”崇祯皇帝已经亲眼看过铸炮速度的快捷,便又有兴趣地问道。
这话一问出口之后,不知为何,现场顿时冷了下来,空气全然没有了刚才的那种兴奋。
崇祯皇帝立刻感觉到不对,不由得转头看向刘成志问道:“怎么?”
刘成志心暗道倒霉,好事不让自己禀告,这不好的事情却要自己来禀告。不过他也没法,已经被皇帝点名,只好奏道:“陛下,奴婢已让人做过试验,这种铁模铸造出来的火炮,性能似乎不及原有火炮。”
“哦?具体说说!”崇祯皇帝倒也没有任何失望生气的征兆,只是认真地问道。
刘成志一见,心松了口气,便又奏道:“陛下,此等火炮成了之后,多为白口铁管,较脆,一门火炮的寿命估计只有百次左右,且散热不易,一般为三次炮击之后必须采用冷却措施,如若冷却过快,炮膛更减寿命。”
崇祯皇帝听了,再次打量那些火炮时,发现那些火炮的炮口果然多是白口铁。他稍微打量了一会,转头看向那两名工匠问道:“可知原因,可有解决之法?”
两名工匠互相看看,才有年老一点的那人回答道:“陛下,这可能是铁模散热不均,或者内外散热差异太大所引起的。或者再回火处理看看?”
崇祯皇帝一听,便微笑了起来道:“可以,铁模铸炮,至少解决了速度的问题。有新问题出现不怕,咱们再解决是。朕会让新军先行采购一批火炮用作训练。但你们这边也要抓紧,尝试着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刘成志道:“兵仗局这边,一定要全力配合解决火炮新出现的问题,尽量让火炮完美,战场可不能有一丝差错的!”
火炮的好坏,在战场往往会成为战事胜负的关键。因此,对于火炮,在训练时候他可以不计较一些问题,但要战场的火炮,一些影响大的因素必须要解决。
“奴婢遵旨!”刘成志立刻答应一声。本来他以为暴露了火炮的缺陷后,皇帝会生气。结果没想到,皇帝不但不生气,反而鼓励了一番,还要让新军采购一批,这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崇祯皇帝回头再看向那两名工匠,微笑着对他们说道:“火炮好坏,事关战事胜负,胜则击败敌军,扬我大明国威,败则损兵折将,大明又将多无数破碎家庭。你等好好用心,细心琢磨,一定要让火炮能在战场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明白么?”
这个道理,其实这些工匠也知道,不过也有这个认知而已,却谈不多重视。对他们来说,完成铸炮任务即可。如今崇祯皇帝当面这么一强调,他们顿时觉得肩膀的责任大了,铸炮,不再只是要完成任务而已。
两名工匠再次互相看了一眼,而后齐声认真回应,表示一定尽最大努力,造出最好的火炮。
/45/4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