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小常庄提前半个世纪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1 / 1)

林教授对大家道:“别担心,谷子粒在收割机的后斗里。”

说话间,常永慧已经开着收割机到了长度一百多米的谷子地那一头了。

然后,常永慧开着收割机转了个弯,又开着收割机往回收割了。

这一个来回,不到十分钟,就把十二米宽度的谷子割得干干净净了。

常永慧将收割机停在谷子地的地头上,身姿灵动地下了收割机。

此刻,人们最关心的,是跑过去看看收割机后斗里的谷子粒。

天啊!

所有人都看到了,收割机的后斗里,是干干净净、黄橙橙的谷子粒!

常国柱等村干部,以及一些经验老道的老农们,当场算计了一下。

常永慧一个人开着收割机,用不到10分钟收割的面积,相当于一个壮年劳动力1500分钟收割的面积!

也就是说,提高工效一百五十倍!

换句话说,常永慧一个人开着收割机干活,相当于一百五十个人在干活!

常永慧从收割机上下来后,面带微笑地道:“这台收割机很好开,谁有兴趣谁就开着试试呗!”

常国栋道:“俺来割一趟试试!”

常国栋登上收割机驾驶室,开着收割机割了一个来回,从驾驶室跳下来,满面笑容地道:“这玩艺儿真的是很好用啊!”

刚刚进五金厂的知青卫丽珊道:“我也开一下试试!”

卫丽珊是常永慧的徒弟之一,她跟着常永慧学会了开拖拉机,所以她也能开收割机。

她开着收割机割了一个来回,并没有从驾驶室里出来,又割了一个来回,才从驾驶室里出来,道:“这感觉真好啊,以后俺就开收割机吧!”

常国栋冲她笑道:“你已经是五金厂的人了,你的任务是造机器,不是开机器!”

接下来,又有一些会驾驶机动车的社员尝试了开收割机,他们都觉得这台收割机很好用。

大队长常国柱道:“既然大家都觉得这种收割机很好用,那就按照这个样子再造两台,有三台收割机,今年收割矮生农作物就不用人工了!”

为了赶时间,常国栋的五金厂二十多人三班倒,没有几天,又造了两台同样的收割机。

谷子、黍子、大豆等矮生农作物,实现了机械化,收割时间大大缩短,还节省了人力。

大队长常国柱尝到了机械化的甜头,吃饭时对女儿道:“二丫,能不能制造收割玉米之类高生农作物的机器?”

常永慧听了,思考一下,道:“俺觉得可以,回头和林教授他们商量一下。”

当天晚上,常永慧就找到林之峰,问能不能制造收割玉米的的机器。

林之峰道:“完全可以啊,主机不用变,只是将前面的收割台换成收割高生农作物的收割台就成了。”

常永慧很高兴。

说干就干。

常国栋、林之峰、卫丽珊等人,只鼓捣了一天,高生农作物收割台就造成了。

经过试验,基本成功,就是有点损粮。

接着,常国栋、林之峰、卫丽珊等人找到了原因,很快就解决了损粮问题。

经计算,用这样的方式收割玉米,也提高工效一百五十倍。

五金厂继续加班加点干,又制造了两台同样的收割台,这样,三台收割机,全都有了收割高生农作物的功能。

小常庄的玉米等高生农作物收割,也实现了机械化。

常永慧举一反三,和常国栋、林之峰、卫丽珊等人一起,又研制出来收割红薯、土豆、花生、萝卜、胡萝卜等土生农作物的收割台。

这样,小常庄的农作物收割,基本上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当时,他们不知道,多少年后才知道,小常庄的机械化,比全国绝大部分农村领先了将近半个世纪。

农作物收割这一块实现了机械化,常永慧紧接着又和常国栋、林之峰、卫丽珊等人,研制耕地、播种、粮食加工机械。

而五金厂的人员越干越聪明,越干越熟练。

不过,问题来了。

村办工厂制造的机器越来越多,资金不够了,常家的垫款也用完了。

常国柱召集村干部们开会研究出一个方案:动员全村社员们给五金厂有偿借款,将来以比银行利息高一倍来结算本息。

王家家族最有钱,但是他们死活不借给钱。

“借钱给五金厂?那不是等于让常国柱干得更好吗?我们的目的是早日推翻常国柱!”

然而大多数村民踊跃借款。

“小神童干的事,肯定会有大效益,到时候的好处肯定少不了!”

小常庄是个多年的穷村子,村民们手里没有多少钱,然而,众人添柴火焰高啊,还真的解决了资金不够的问题。

小常庄的农业生产全面实现了机械化,这可不是小事,很快就惊动了公社和县里。

公社社长万之栋直接给李商义打电话:“小神童又搞出大奇迹来了,她带领一帮子人制造出各种机器,小常庄实现了机械化!”

李商义县长得知消息后非常重视,对岳淑萍道:“淑萍,这一块归你管,你立即带人去小常庄考查总结,然后,县里在小常庄召开现场会,在全县推广小常庄的做法!”

岳淑萍的肚子越来越大了,妊娠反应也不小,但是,事业心极强的岳淑萍,二话不说,带着王瑞芳等人,坐着吉普车就到了小常庄。

岳淑萍首先不是去找大队干部,而是先去找常永慧。

她的车子直接开到了常家的院子里。

岳淑萍怕到小常庄晚了常永慧出去办事不在家,所以她们一行人是赶大早来的。

岳淑萍昨天晚上想打电话告诉常永慧一声她们要来,然而电话打了不知道多少次也打不通。

岳淑萍这一次带了三个人,除了王瑞芳,还有两个男的,一个是老研究员刘文达,另一个是小伙子,是刘文达带的实习生。

岳淑萍怕这么多人事先没有通知就到常家吃饭夏翠花一个人做不了,所以离开县城时在一个小摊子上买了一大袋子烧饼果子。

夏翠花一看到岳淑萍带了这么多的烧饼果子,道:“咱家有面有油,自己炸就行了,下次可千万别再买了。”

这次吃饭,人员多,可真够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