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罢朝(二)(1 / 1)

椒房殿。

几位女官恭敬地立在殿内,或禀报各自负责的事务,或等着皇后娘娘派遣差事。

谢明曦今日难得有些心神不宁,不时抬头看殿门外一眼。

湘蕙匆匆迈步而入,走到谢明曦身边,低声禀报数句。耳力敏锐的女官们,亦能听到几句:“……皇上一怒之下罢朝,几位阁老和尹大将军楚将军,还有汾阳郡王安王他们,都在移清殿外请罪……”

女官们听得心惊肉跳,下意识地对视一眼。

谢明曦微微挑眉,神色自若,略一点头:“本宫知道了。”

湘蕙禀报之后,退了出去。

一个时辰后,湘蕙又来禀报:“启禀娘娘,皇上一直不肯见众臣。陆阁老已经领头跪下了。说是皇上不临朝,就长跪不起。魏公公阻拦不得,只得打发人来椒房殿送信。”

谢明曦眸光一闪,忽地起身:“随本宫去移清殿。”

湘蕙有些诧异,却未多嘴,低声应是。

一群女官尾随在谢明曦身后,声势浩荡地去了移清殿。

……

此时已近正午,日头正烈。初春时节天气不算热,不过,顶着日头站了一个时辰,然后再跪半个时辰,这滋味绝不好受就是了。

陆阁老满额汗珠。

李阁老满脸是汗。

赵阁老等人亦是如此。

众人都是朝中重臣,也都一把年纪了。这样跪着,身体委实吃不消。奈何天子还在气头上,拒不露面,众臣也只得跪着请罪了。

唯有安王年轻力盛,跪着也不觉疲累,还有心情小声嘀咕:“你们也是自找苦吃。这是皇兄的天下,皇兄又不是昏庸无道,不过是修改一下律法。你们当朝就指责皇兄,好像天要塌了似的。换了谁不恼怒!”

这话听在耳中,众人都有些尴尬,也不便出言辩驳,索性当做没听见。

一阵轻软的脚步声传了过来。

众臣跪着请罪,不便动弹。安王倒是没那么多忌讳,转头看了一眼,讶然出声:“皇嫂怎么来了?”

谢皇后来了?!

众臣心中皆是一凛,反射性地转头。

果然是一群身着宫装的女官簇拥着身着凤服的谢皇后来了。

谢皇后只比皇上小了一岁,今年已经三旬。脸庞依旧清丽无双,无一丝皱纹,看着如双十佳人。气度雍容高华,令人不敢直视。

其余人也就罢了,李阁老心里却有些不自在,很快将头扭了回去。之前在大朝会上,他张口便说有小人怂恿天子修改律法。这个“小人”,便是在暗指谢皇后。

现在谢皇后来了,李阁老顿时心虚不已。

谢皇后目光瞥过众臣,最后落在安王的脸上:“安王,尔等为何在此长跪不起?”

安王倒也光棍,张口就道:“皇兄被众臣气得罢朝,臣弟这是陪着众臣一起来请罪了。”

陆阁老等人:“……”

谢明曦淡淡哦了一声,目光再次掠了过去。这一回,便是陆阁老也略觉难堪。

陆阁老清了清嗓子张口道:“皇上怒气未消,不肯见我等臣子。恳请皇后娘娘,好生劝一劝皇上。请皇上临朝。朝中大事,可以慢慢商议。”

谢明曦扯起嘴角,似笑非笑:“敢问陆阁老,不知皇上因何事和众臣起了纷争,一怒罢朝?”

陆阁老也是只狡猾的老狐狸,不肯正面开罪谢皇后,故作为难地说道:“朝中之事,一时半会说不清楚。”

谢明曦呵呵一笑:“后宫不得干政,本宫询问朝事,确实不合适。陆阁老不说也罢。本宫前来,也无干涉朝事之意。只担心皇上被气坏了龙体。本宫进去瞧瞧,你们暂且跪着吧!”

说完,未再看任何人,迈步便进了移清殿。

陆阁老:“……”

众人:“……”

皇后娘娘果然不好惹啊!

安王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不算高的声音清楚地传进各人耳中:“得了,大家伙儿今日就在这儿跪着吧!”

……

谢明曦迈步进了移清殿,魏公公等内侍当然不会拦着。

然后,谢明曦便见到了悠闲喝茶吃点心的盛鸿,颇有些好笑:“瞧瞧你,陆阁老他们都在外跪着请罪,你在这儿喝茶吃点心。传出去实在不成样子。”

盛鸿挑了挑眉,轻哼一声:“他们要闹腾,随他们去。朕这个天子,脾气就是太好了。他们有恃无恐,不将朕放在眼底。这回,朕要好好收拾他们,再行变革之事。”

何为天子?

何为至高无上的皇权?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盛鸿昏庸无道,一意孤行,众臣也只有谏言的份。若真的抗旨不从,就是冒犯天威。

盛鸿这一翻脸,阁老们也消受不起,连带着两位大将军和汾阳郡王安王,都只能在移清殿外跪着请罪。

这就是君临天下的天子之威!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这绝不是威胁!

盛鸿要借着这个机会,推行律法变革。先是女子可以立女户,接下来,便是女子拥有继承家业之权。再接下来,提出立阿萝为皇太女之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朝中官员们皆是心思敏锐精明老练之辈,盛鸿这一道圣旨一宣布,便有人生出了种种后续联想。所以才会反对得这般激烈。

“也别让他们跪得太久了。”谢明曦说道:“免得落下昏庸刻薄之名。”

盛鸿还真不是那么爱惜名声的人。

只是,身为天子,坐着龙椅,行事不能太过肆意。其中分寸拿捏,要格外注意。

盛鸿略一点头:“放心,我有分寸。”

谢明曦在移清殿里待了片刻,便离开了。

陆阁老等人苦逼地跪至正午,天子才令魏公公前来宣口谕,令众臣进移清殿。

陆阁老等人齐齐松了口气,各自颤巍巍地起身,迈步进了殿内。

天子神色也冷静多了,显然气头已过,声音也恢复了往日的冷静温和:“朕已令人前去金銮殿,今日的大朝会散了也罢。”

“诸位爱卿皆是朕的肱骨之臣,朕修改律法之事,你们有何看法,不妨和朕都说一说吧!朕也心平气和地听上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