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兄嫂(一)(1 / 1)

宗人府风云变幻,后宫也是波涛暗涌。

俞太后“病愈”,萧语晗立刻恭敬地交回宫权:“……母后病中这段时日,儿媳暂掌宫务。每日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唯恐行步差池。母后凤体大安,儿媳心头一块石头也落了地。今日便将宫务交回。”

俞太后在病中,几乎每日都召芙姐儿作伴。

有孝道两字压着,萧语晗不敢有半点不满,甚至得感激涕零感恩戴德。打理起宫务来尽心尽力,全部以俞太后的意志为先。

萧语晗这般知情识趣,俞太后颇为满意,口中却道:“哀家老了,打理琐事耗神耗力。以后,这些事总得交由你和谢氏。”

萧语晗忙笑着应道:“母后此言,儿媳万万担不得。弟妹聪慧能干,性情果决,日后执掌宫务,定能将诸事打理得妥妥当当。若有需要儿媳帮衬之处,儿媳义不容辞。”

坚定不移地站在谢明曦身后。

谢明曦适时张口笑道:“那我可得先谢过皇嫂了。”

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枉她处处抬举,萧语晗却缩着头做人,半点出风头和谢明曦争权的意思都没有。

俞太后似笑非笑地扫了萧语晗一眼:“你们妯娌两个,互相敬重,互相谦让,和睦友爱,堪称万民表率。”

萧语晗抿唇一笑:“多谢母后夸赞。”

谢明曦微微一笑,意在言外:“皇嫂品性高洁,确实值得人敬重。”

该退则退,该让则让。

不贪恋权势,所以面目柔和。

而时常自称“哀家老了”的俞太后,占着身份优势,紧紧攥着不属于自己的权利,丝毫无放手之意。甚至连至交好友也不肯放过,阴险卑劣,无耻之尤。

俞太后焉能听不出话中之意,目中闪过一丝冷意。

顾山长“失踪”之事,是插在谢明曦心头的利箭,何尝不是刺在她心头的利刺?

其实,她原本属意的人选是阿萝。只是蜀王府戒备森严,内宅更被肃之一清。她派去蜀地的人手根本靠近不了阿萝的身边。

以谢明曦的冷情冷性,真正放在心上的人少之又少。其余人都没这等分量。除了阿萝,便只有顾山长了……

算一算时日,顾山长“失踪”已有月余。这一个多月里,朝堂后宫风波不断。帝后和太后之间的争日趋激烈,令人心惊。

无人知晓,起因是远在蜀地的顾山长。

俞太后话锋一转,忽地提起了谢家:“……谢氏,你兄嫂皆已归京。你嫁入天家也有四年多了,一直未曾见过自己的兄长,和嫂子也是素不相识,不免有些遗憾。哀家明日便召他们进宫,你正好也见一见自己的兄嫂。”

女子嫁为人妇后,若无婆婆应允,不得轻易归家。萧语晗做中宫皇后的那几年,也只在新年元日或生辰之日才有机会见自己的娘家人。

俞太后主动令谢元亭夫妇进宫觐见,俨然一个“温和慈爱”“体恤儿媳”的好婆婆!

谢明曦含笑谢恩:“如此,就多谢母后了。”

……

有徐氏阙氏丁姨娘进宫的先例在前,俞太后此次召谢元亭夫妇进宫,并未大动干戈。亲王妃郡王妃们没来,只召了两位藩王妃和几位太妃。

这一回,梅太妃的心里也踏实多了。

天子下旨,平息流言。俞太后碍于颜面,也在宫中下了封口令。原本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果然很快平静下来。

至少,表面上无人敢嚼舌了。

跛了一条腿的谢元亭,一瘸一拐地迈步进了椒房殿。

随在谢元亭身侧的年轻妇人,正是谢元亭的妻子孙氏。

孙氏是小户出身,这辈子从未出过临安。此次随自己的丈夫被召入京城,又被召进宫中,对她而言,简直如梦境一般不可置信。

往日胆大泼辣略有几分粗野的孙氏,此时满心惶惶,满面忐忑,走路时双腿直打晃发颤。迈入高高的门槛时,不慎被绊了一下。

相较之下,谢元亭就比孙氏稳多了。

人品优劣暂且不提,谢元亭在郡主府长大,往日也曾是京城贵公子,世面阵仗也见识过不少。此时虽然紧张忐忑,到底未曾失仪。

谢元亭对孙氏既惧又恨。只是夫妻一体,孙氏出丑,他也跟着丢人难堪。不假思索地扶了孙氏一把。

孙氏满面赤红地稳住身形,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谢明曦冷眼将这一幕看在眼底,对谢元亭的憎恶之意倒是去了一些。

肯伸手扶一把出丑的妻子,总算有了一些人样。

……

“草民谢元亭(民妇孙氏),见过太后娘娘,见过皇后娘娘,见过太妃娘娘,见过王妃娘娘。”

谢元亭夫妻战战兢兢地跪下行了大礼。

俞太后目光淡淡一扫:“平身。”

谢元亭无官无职,只是一白身。全凭着是谢明曦兄长的身份,才有资格进宫觐见。

俞太后并未赐座,冷然道:“谢大公子,京城有些不中听的流言,事涉你和皇后。哀家下口谕,令你们夫妇归京进宫。今日当着皇后的面,哀家亲口问你。你如实道来,不得有半字隐瞒。”

俞太后凌厉无双的气势,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谢元亭低着头应是。

孙氏惊魂未定,根本不敢张口,也不敢动弹。

自己的丈夫是什么德性脾气,没人比孙氏更清楚。凉薄,自私,冷血,无情。当年刚成亲的时候,她可遭了不少罪。

后来她愤而动手,将谢元亭揍得鼻青脸肿惨叫连连。远在京城的谢钧特意打发人送了厚礼至老宅。至此,她便如手持尚方宝剑一般,靠着凶悍泼辣和一身蛮力,将谢元亭治得老实服帖。

两日前,夫妻两人到了京城。

这两日,谢元亭一直待在兰香院。也不知徐氏和丁姨娘到底说了什么,她怎么问,谢元亭也不肯说。

也因此,孙氏心里如十五个吊桶提水,七上八下。唯恐谢元亭张口乱说,为谢皇后招惹祸端。

俞太后的声音淡淡响起:“谢大公子,你当年为何会被送去临安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