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铁骨铸钢魂最新章节!
“吴宸不愧是雇佣兵的精神领袖,思维方式果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成熟,他这个欧亚大陆油气输送网络项目,实际上并不单纯是把海湾地区的油气资源输送到欧洲,为了赚钱也为了拉近和欧洲各国的关系,而是有着很深远的战略考量。”
“更深的层次是为了把势力深入到中亚地区,并且掐住俄国政府的经济命脉,可以想象,如果俄国政府再不老实,插手雇佣军团的事情,他把俄国的油气销售突然掐断了,那会是个什么样的局面?”美国的国防部长哈哈大笑。
美国政府和雇佣军团现在是利益捆绑模式,而且彼此的合作越来越深厚,尤其是在琉球群岛的问题上,雇佣军团是欠了美国政府一个人情的。
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配合和支持,琉球群岛的问题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解决,当然,这个情也不算大,毕竟是美国政府瞎折腾才引起琉球群岛的独立要求。
可是美国军事基地的顺利接收,还是很有分量和价值的,当时美军撤离的时候,是把完整的基地交给雇佣军团,除了涉及到绝密的部分设备,大部分资产都白送给了雇佣军团。像是车辆、油料、弹药、日用品、电器等等,一点也没有动,换做是日本政府的话,那就是一点也不留了。
美国军方的考虑是,雇佣军团掐住了俄国政府的三寸,现在双方的关系有点恶劣,这对美国来说可是个好事,最好是能够再进一步恶化,那样北约东扩就能够操作了。
“可惜啊,这家伙是在太谨慎了,没有按照我们的计划实施,直接断绝俄国油气资源进入欧洲的可能,那样对美国政府来说更加美妙,俄国的油气资源并入这个网络,短时间内不会失去造血功能了。”国务卿感觉到很遗憾。
当初美国政府向欧洲国家施加压力,逼着整个欧洲国家的石油进口全都由雇佣军团负责,不足部分美国可以低价弥补,这个建议显然是不安好心的,想要挑起雇佣军团和俄国之间的竞争。
涉及到商业方面的事情,俄国政府心里再有多大的愤怒也没用,人家欧洲从谁手里进口石油自己说了算,就不信俄国敢和整个欧美国家撕破脸皮开战,那离死也就不远了。
可是如果雇佣军团接下西欧国家所有的石油订单,那意味着俄国政府距离崩溃就不远了,财政收入狂跌到底,卢布为此大幅度贬值,没有钱的国家怎么和美国斗啊?
别看俄国政府有前苏联的庞大核武器库,核弹头的数量全球第一,可是财政方面不给力,光是核弹头的保养费也掏不起,估计无奈之下会逐渐销毁大部分,那种结果简直太美妙了。
“俄国政府财政的三分之二收入,都是靠着出售石油和天然气换来的,这就是俄国的核心利益,要是遭到全面制裁导致财政崩溃了,不是逼着人家狗急跳墙嘛!逼急了眼兔子还咬人呢,美国政府都不敢直接出面操作这个事情,你觉得以吴宸这种层次的智慧,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参联会主席冷笑着说道。
你特么还没有睡醒吧,大白天就开始做梦了?他对国务卿这种近似于弱智的言论嗤之以鼻,看不起这种把自己当成聪明人,把别人都当成傻子的货,也不看看这种手段对谁用,吴宸要是这么好糊弄,性格这么容易冲动,那雇佣军团还能活到现在吗?
外界都喊着雇佣军团有四大巨头,傻子才相信这个说法,只有吴宸才是雇佣军团的灵魂,也是雇佣军团战略方面最大的决策者,他的职务是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余三个人只能称之为将,冲锋陷阵挡者披靡,影响力差的太远了。
能够在短短的九年时间里,利用冷战结束的大好机遇,分别交好美国和继承前苏联遗产的俄国,借助两个大国的资源和矛盾,从一个百人团队的雇佣兵组织急速扩展,变成现如今两百多万现代化军队,这是什么样的奇迹?
雇佣军团现在有着全球武力值排名第二大的海军和第二大的空军,还有第三大的陆军,研发制造了第五代战斗机,制造了十万吨级带着蒸汽弹射器的重型航空母舰,设计并制造各种飞机和军舰,军工贸易达到一年上千亿美元之多。
雇佣军团掌握着全世界最少四分之一的矿产资源,其中主要有非洲地区、南美洲地区、东南亚地区的资源和海湾地区的资源,还有俄国的资源,成为全球第一大铁矿石供应商,这又是什么样的战略布局能力?
先吞并金三角这块三不管的地区成立雇佣兵国家,接着从印渡政府手里购买了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帮助俄国解决财政危机获得南千岛群岛,买到索科特拉群岛,买到半个缅国的土地,现在又占领金兰湾地区,使联邦政府的面积达到了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
这可是硬生生的从别的国家手里得到领土,吴宸到底有多强悍的能力,由此可见一斑,你居然想要忽悠他?我靠,真不知道你这个国务卿到底是干什么吃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逼人走到绝路,那种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对金三角联邦政府启动欧亚大陆石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网络项目,没有邀请自己一方参加,印渡政府认为这是无法接受的,强烈要求金三角联邦政府把印渡的油气需求,也列入这个项目之中。”
“但是,印渡政府的要求却遭到欧洲国家的一致反对,这个项目是由金三角联邦国家石油公司发起,专门为解决欧洲国家油气进口而建设的输送网络,海湾地区的石油产量也就是十一二亿吨,欧洲就能消化将近九亿吨,管线的输送量勉强只够参与成员国的需求,甚至还的依赖一部分海上运输,不可能分出一桶给印渡......”美国广播公司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