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确定是逃了(1 / 1)

郑艳一脸紧张:“晚秋,你现在有没有哪儿不舒服?”

“没有,妈,你别这么紧张。”

“医生不是说有早产征兆,很快就会生了吗,怎么还没动静啊!”

“妈,你这样搞得我也紧张起来了。”

……

郑艳絮絮叨叨,廖老头则在病房里走来走去,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两人都是第一次当外公外婆,又兴奋又紧张。

他们这里一家人焦急地等待着大姐廖晚秋生产。

京海国营百货公司彭高浩经理却急疯了,他急匆匆跑到工商局副局长的办公室:“刘副局长,不好了,出事了。”

刘昭问道:“怎么了?”

“您之前引进的胚芽粉和橘子罐头……”

刘昭急了:“怎么了?出质量问题了?”

他有心要帮石岭村,可毕竟没有现代化的设备,他最担心的就是质量问题。

“不是不是,一点儿质量问题都没有,来的货全部卖完了。”

刘昭松了一口气:“那你一惊一乍的做什么?”

“我这不是着急没货卖嘛,市民群众跟疯了一样,非要这老干爹的橘子罐头和胚芽粉,买不到就闹情绪,说我们这么大的商场供应不足。”

刘昭“唰”的一下站了起来:“怎么可能?”

廖泽亮的产品质量是过硬,口感也不错,可跟国营大厂的比起来,最多就是个旗鼓相当。

可大众要接受一个新的品牌,是需要时间的,这也是他一开始没有订货太多的原因。

彭经理掏出杂志往桌上一放:“还不是因为这篇小说,这个什么浪人,在小说里把老干爹的东西夸得跟朵花似的,里面还提到了麻辣鱼罐头,麻辣香菇罐头,搞得我都想去整点来吃。”

“什么麻辣鱼罐头?听都没听过。”

彭经理苦着脸:“可不是嘛,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在问了,还有亲戚朋友找我要的,我都快被逼疯了。”

在《高山下的花环》的带动下,中秋节前后,京海掀起了一股抢购老干爹产品热潮。

京海人口多,之前那点东西分分钟消耗得干干净净。

刘昭翻开杂志,把小说看完,当即哈哈大笑。

“真有这小子的,居然想出这么个办法来促销。”

“笑什么呢,这么开心!”

刘昭听到媳妇儿的声音,抬眼一看,是王英跟杨振军一起进来了。

王英最近状态不错,可刘昭还是不放心,想让杨振军给看看。

刘昭给两人介绍:“这是我爱人,王英,这位是杨振军,我朋友。”

为了防止王英有抵触情绪,刘昭没跟她说杨振军是医生。

杨振军看她精神状态那么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心里震惊不已。

行为认知疗法这么厉害,让王英如脱胎换骨一般,廖泽亮真是个人才。

他心里想见一见廖泽亮的欲望更加强烈了。

刘昭将杂志摆到两人面前:“你们看看吧!”

王英看过之后,也是笑得合不拢嘴:“这主意都让他想到了,是个好样的。”

其实当时让刘昭订货,王英也是悬着一颗心的。

卖得动还好,卖不动她就担心有人说刘昭给关系户开后门,影响刘昭的职业生涯。

可没想到,廖泽亮一篇小说就把产品炒起来了。

这样的后生他们愿意支持,扶的起来。

彭高浩一脸懵逼:“你们笑啥呢?”

刘昭笑了笑道:“我告诉你了,你可不能到处传啊!”

“我保证,我绝不外传。”

“这个浪人就是廖泽亮,我们拿货的那个石岭村的青年队长。”

“我去,原来是他,我可是他的忠实粉丝,他之前写的那个看风景的我看了好多遍。”

刘昭笑道:“你刚刚不是还在骂他吗?”

“哎呀,刚刚是我口误,没想到这小子这么聪明,这经营思路逆天了。”

“彭经理,你且放心,我马上联系进货,不会让你难做的。”

“刘副局长这么说,我可就放心了,不过就目前这些产品的火爆程度,他们那边的设备跟得上不?”

刘昭点头:“你这倒提醒我了,我这就给他们协调一批消毒锅炉,真空机,封口机,看来我还得去一趟石岭村。”

王英立即道:“我跟你一起去。”

她之前对石岭村充满了仇恨,可廖泽亮一番话,让她改变了态度。

随着他们对青年食品合作社的帮扶,她对石岭村慢慢产生了感情。

她就像在养一个孩子,看着它慢慢长大,随时想去看看涨势。

杨振军赶紧抓紧机会:“我也去带上我!”

他最近接诊了一个产后抑郁症的患者,正无从下手呢!

王英一脸疑惑:“杨振军同志去干什么?”

刘昭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不想王英知道她患了忧郁症,她现在情况已经好转,若是让她知道,没准会适得其反。

杨振军也知道他的担心,立即道:“我有点医学方面的问题想跟他探讨一下。”

王英立即就笑了:“这廖泽亮还是个全才啊,还懂医学!”

刘昭连忙转移话题:“你那边调查得怎么样?徐**父母什么情况?”

“确定是逃港了,还有目击证人,其他证据也很充分。”

“那这孩子的前程岂不是……”

王英笑了笑“现在政策变了,徐家老两口是为了活命才逃走的,不算叛逃,虽然手续复杂,我搞定了,放心吧,徐**能考大学。”

“那就是说帽子能摘了?要不要现在就把摘帽证明送到徐国强原来工作的单位?”

“我俩凑这个热闹干嘛,让廖泽亮去送,让徐家承他的情。”

刘昭眸光一亮,还是媳妇儿想得周到。

廖泽亮再优秀,可在徐**的亲戚那帮老式知识分子眼里,依旧是个乡下的粗人。

跟书香门第的徐**,门不当户不对。

“不过徐家的人看不上这小子也不要紧,咱看得上,然他做咱们刘家的女婿,我哥哥的女儿不是在《京海文艺》当编辑吗,人漂亮又知书达理,两个又有共同的爱好,正般配。”

王英一指戳在他的脑袋上:“你就别乱点鸳鸯谱了,要是廖泽亮把这事儿办了,解决了徐家人摘帽子的问题,徐家人不会看不上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