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第二天,特别冷。
江阳山下起了鹅毛大雪。
住在附近的人们都纷纷往家中逃去。
此时,一个只有7岁的男孩,却穿着一身成年人的红色衣服,像是小矮人穿上公主长裙一样,拖着裙摆,在雪地奔跑。
看他的样子,充满欢乐与趣味。
“秀秀!你慢点。慢点!”
突然,男孩背后传来一道柔弱的呼唤声。
小家伙停定下来,回头一扫,一个穿着麻衣,面色带着一丝病态的苍白,却嘴角挂笑的女人出现在视野尽头。
女子25岁左右,容貌较好,是个地道的美人,正是男孩的母亲,杜五月。
“娘。你快一点嘛。我们要来不及了。”看向母亲的双眼眯成两道弯弯的月牙,小名是秀秀的男孩姜秀,突然顽皮一笑,朝着背后追赶而来的身影挥了挥手,继续往山下兴奋的跑去。
无奈的摇了摇头,杜五月却不生气,在这寒冷的大雪天,对于他们这种买不起厚衣服的家庭,出来让孩子跑跑跳跳,锻炼一下,已经是最便宜的取暖方式。
她只是不想让儿子跑的太快,不慎跌倒,把那件身上刚刚织好的新衣弄坏。
那是杜五月为姜秀成人以后,结婚之时准备的新郎官服。
不过,转念一想,她又忍不住自嘲的摇了摇头,笑着加快脚步,尽力追赶过去。
“秀秀那么聪明。现在已经会倒背唐诗三百首。这件衣服缝制的过程中,他也知道做衣服的不易,袖口部分更是他帮忙弄的。他肯定会有分寸。”
就这样,母子顶着大雪,以与路人逆行的方式,慢慢走下江阳山,在五六里之外的一座驿站坐了下来。
因为,下着大雪的关系,驿站的工作人员早已离开,这里现在除了摆在露天,冻的似是寒冰一样的椅子,并没有可以取暖的地方。
驿站的屋子大门上了锁,只有南边的一个马槽还开着,那是专门用来给驿站客人归还马匹用的。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姜秀坐在椅子上的体温已经很低,只见他手脚都冻的开始发紫,忍不住微微颤抖。
“给。吃点这个暖暖。”望见儿子正在吐气揉搓的小手,杜五月的眼中流露出一丝关怀,从单薄的衣服掩盖下,拿出一个麻布编织的篮子,取出一个酒坛大小的小陶瓶,打开塞子,塞进小姜秀手里。
陶瓶里面登时飘出一股热气与幽香。
“哇!是小米粥!我最爱吃的小米粥!娘,谢谢!”感觉到触手处传来的暖意,鼻子忍不住急速耸动两下,姜秀的一双眼睛明亮的如同星辰一样灿烂,欢喜的抱起小陶瓶就喝,一口下去不够,又是第二口。
两口温暖的米粥下去,终于让小姜秀感觉体内如两团火苗在燃烧一样,身体与内心都温暖起来。
姜秀的脸上写满难掩的幸福,刚要喝第三口,却见母亲的双手早已冻的红肿,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把陶瓶放进杜五月已经微微颤抖的手里,道:“娘。我不冷了。剩下的你喝吧。”
“不。娘不冷。娘给你捂着,一会你再冷的时候吃。”杜五月摇了摇头,望向儿子的目光充满了仿佛能驱散所有冰雪与寒意的温情。
小姜秀却百般坚持,不依不饶。
“娘。你喝嘛。你要是不吃,剩下的我也不吃。”
望着儿子坚定如铁的眼神,以及嘟着嘴的可爱模样,似是任性的小女孩,难以驯服,杜五月放弃了抵抗,在小姜秀的目光注视下,哭笑不得的把本就不大的陶瓶里的米粥一点点喝完。
母子两人随即相视一笑,接下来,再无一句话,他们默默的坐在一起,互相贴着身体取暖,在大雪的衬托下,如同两尊刻在椅子上的雕像一样,一动不动。
光线越来越暗,风却渐渐大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驿站的温度越来越低。
此时,这里已经见不到一个路人,整个驿站的范围之内,姜秀和杜五月的视线之中,只剩下了这对母子两人。
要不是驿站至少还有一个顶棚可以遮挡风雪,现在坐在这里的姜秀和杜五月恐怕已经变成雪人。
他们在这里不知不觉,足足坐了两个时辰。
忍受了两个时辰的折磨,两人却心中都没有任何怨言,相反,乐在其中,这两个时辰的寂静与寒意没有让两人初来这里的笑容减弱分毫。
因为,姜秀和杜五月坚信,他们终将等来那个日思夜想的男人,一个依靠一己之力,支撑起这个家的丈夫,7岁孩子心中永远的英雄。
姜秀和杜五月的家住在江阳山比较偏僻的北侧,距离最近的村子也要走至少二三十里的路,平日里,他们都不怎么与别人来往。
这对母子两人每天唯一的乐趣,就是坐在驿站,等待父亲和丈夫的归来。
当然。
为了不耽误天生聪明伶俐,长相一表人才的姜秀前程,杜五月也曾在家里给他讲一些四书五经,或者唐诗三百首,哪怕自己懂得不多。
可这些事情小姜秀都是一学就会,记忆力强的惊人,远远超出母亲预料,以至于,杜五月很快发觉没什么好教儿子的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