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凉山大营(1 / 1)

朝天子 风尘落雨 1723 字 1天前

“驾!”

“轰隆隆!”

“第三队,保持阵型!用余光看着锋线,别歪了!”

“第二队!把速度提起来,慢吞吞的,没吃饭吗!”

“王爷在这,都拿出点精气神来,挺胸抬头,别扭扭捏捏地给老子丢人!”

“谁要是给老子丢人,今晚就别想吃一粒米!”

“加速,冲刺,出矛!”

“轰隆隆~”

……

建武元年的夏季悄然而至,在幽州转悠了一圈的顾思年来到了凉山大营。

借幽州的灭门惨案、富商捣鬼,合银法总算是在三州推行开来,顾思年也能腾出时间来视察军伍了。

盛夏时节,茫茫黄沙被炙热的骄阳灼烧得滚烫,金黄一片。沙丘延伸天际,与蓝天相接,共同构成了一幅辽阔而苍茫的画卷。

急促而又轰鸣的马蹄声响彻天际,大批骑卒赤裸着上半身,露出黝黑的肌肤纵马疾驰,操演着骑军阵型。

你看不出这些骑兵隶属于哪一营、哪一军,但光看他们身上的伤疤就知道这定是百战沙场的精锐。

当然了,人群中也混杂着不少青涩的面孔,动作拘谨,勉强才能跟上同袍的步伐,一看就是新兵蛋子。

不过一匹匹肆意奔腾的战马、一杆杆光芒闪闪的枪尖依旧给天地间带来一丝凉意。

远远望去万马奔腾、黑云压城,蔚为壮观。

自从凉山大营被边军收复之后,原有的燕军军营就被拆除,历经了多次重新与修缮。

现在的大营以连绵起伏的凉山山脉为基础,背靠群山,面北扎营,密密麻麻的军营连绵二十余里不绝。

军营扎于内、演武场设于外,最外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营墙或者栅栏篱笆,而是建起了间隔分布的烽燧,驻守部分军卒用以提前示警。

一望无际的黄沙平原被划分成一块块营地,供骑兵、步卒、弓弩手、新兵操练,各营之间泾渭分明、井然有序。

漫天飞舞的军旗大绣着两个字:

北凉!

如今顾思年麾下边军,皆号:

北凉军!

顾思年在一众武将的陪同下登高远望,目光中带着震惊:

“区区几个月,营地就被你们搞成了这般模样,你们是真能折腾啊。”

顾思年上一次来凉山大营还是去年年底,他现在看到的这座军营已经与之前截然不同了,不论是规模还是布局都毫无可比性。

从他的视角往下看去,整片山脚都扎满了帐篷,一座座骑步军卒方阵就像蚂蚁一般在地面上移动。

不得不说这场面壮观得很。

这件事的始作俑者自然是一正一副两位镇抚使了,褚北瞻呵呵笑道:

“王爷,您不可能怪我们手笔太大。

当初大军征战之时此地只是用来训练新兵、囤积物资,规模自然不需要太大。

如今战事结束,各营精锐皆进驻凉山大营,整军备战,还有新兵源源不断地从各州送来操练,此地相当于是三州最大的屯兵地。

营地扩建是必须的。”

游康在一旁补充道:

“如今的凉山大营可不止能驻军、训练,更是凉州城外的一道坚固屏障。

我们从山脚到半山腰深挖了好几道壕沟、构筑防线,平日里可以用来囤积粮草,若真有一日燕军杀到腹地,我军随时可以撤入山腰防守,防线必固若金汤!”

“唔,你们说的也有道理。”

顾思年频频点头,轻声问道:

“那扩军之事进展如何了?”

“各郡县征兵事宜基本已经结束,新兵已经分派到各营、各军。”

褚北瞻沉声答道:

“按照王爷的吩咐,左右骑军、云骧卫扩军至两万、凤字营、望北营等五营精锐扩军至八千。

这些都是头等野战主力,所以咱们优先补充的是有过征战经历的老卒、配以少部分青壮新兵。

至于步军各营以及分散在各城的驻军则会多补充些新兵,通过长时间的操练去提升战斗力。

三州兵力差不多的二十万上下。”

“兵源呢,都是三州本地青壮吗?”

“那倒也不是。”

褚北瞻笑道:

“听闻王爷主掌北凉道,边关六镇有不少百姓都慕名而来、举家迁移三州,尤其以雍州、琅州百姓居多。

他们中有不少热血青年,向往着保家卫国,踊跃投军者甚众。

这些人可都是冲着王爷名声来的啊,咱们可算是开了眼了,哈哈哈。”

“竟有这种事?”

顾思年微微错愕,不过脸上很快露出了笑容:

“来吧,都来吧,北凉三州的荒地多得很,急需充实人口,哈哈哈。”

顾思年满脸笑意,北凉三州地域辽阔,因为这么多年的战乱,大批百姓或逃难、或惨死,颇有些地广人稀的感觉。

北凉道想要繁盛富足,首要的就是人丁兴旺,维持二十万的征战兵力更需要大量人口。

靠本地百姓一代代的繁衍那要等到猴年马月?所以吸纳百姓入凉也是个好办法,反正都是大凉的子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