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杜如梅有罪,没问种稻的事
那李世民也有罪,他也没问呐
这咋整?不能皇帝有罪,那就房玄龄杜如梅有罪?
怎么定罪?这抛秧方法马周的记录里可写着呢,姬云说了,可以增产三成左右
这记录不但要存留下来存在皇宫内库。而且可是要昭告天下的,而且还要在户部永久保存
另外李世民明确表示要礼部拟定焚表祭天。也就是说这记录的抄写版本要做成祭文。副本也会在礼部保存。
几处存留处存留的内容差一个字都是死全家的重罪。
半年三成,一年六成。现在啥时候了?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下半年了。够种三回了
稻田养鱼和抛秧法,任何水稻田都适用的。这岂不是说大唐南方少收了9成?几乎是一季的粮食?
要是有这些粮食,今年干旱是个屁?还有那稻田养鱼还增产多鱼货。这这这,,,,
不少心忧百姓的官员拍着大腿痛心疾首:造孽啊!白死了他们
出来死一个去?
赖谁?
文官有嘴快的:赖姬云,干嘛不早说清楚?
还有几人附和的,这倒情有可原,姬云立功,不怕罚。这事就能揭过去。皇帝房玄龄杜如梅三人都有了台阶下了
这下武将们憋着一句不吭。肚子里快笑死了,今天二笔特别多。你们就往死里作吧昂!这是楞把姬云往我们这边推,谢谢你们八辈祖宗咯
等其他人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姬云回来了
一进殿“陛下!走,放炮去”
因为稻种姬云差点死了。李世民到现在一想起来,就别提多后悔了。
现在看那几个文官,心说你们还真是会帮忙哈?这下好了,一会姬云知道了。让他从文制衡武官一系,他还肯站在文官那边吗?
姬云要找你们麻烦,玩死你们别来哭求
李世民不想看见那几个二笔了。收拾心情,换上笑容,下去拉着姬云“走吧,放炮去。”
一路上姬云叽叽歪歪,老高兴了
到了红衣大炮这,姬云掂量掂量弹丸的重量,问“这玩意放多少药?”
这哪里知道去?
宫里放炮的时候,有记录,李世民拿来一看,给了姬云
“唔!写个啥这是?适量?看射程?谁写的?那鼻子下头只会喘气的吗?”
说这屁话,监督的人是李世民本人,你这么当面骂人好吗?TM故意的吧!又坑我
一脚踢姬云屁股上“赶紧的,你不是会吗?你看着放”
姬云回家捣鼓火药,全家欢腾。但是还有事,顾不上聊天。只能让他们在那放爆杆玩了。
姬云家里有做冰块用的提纯硝石粉末。
这玩意大唐有的是。郑州硝滩,重庆、贵州等多山地带,山洞当中有大量的(相对而言昂)天然硝石。比如重庆金佛山、老君山,贵州大硝洞
将生硫磺加热,到200摄氏度,硫磺熔化,过滤掉没有熔化的物质(可省略),继续加热,不断搅拌,使其中的部分杂质汽化蒸发掉,到400摄氏度硫磺沸腾,收集硫磺气体,将硫磺气体降温凝固,即可得到较纯净的硫磺。
木炭就不说了。
姬云整的是军用黑火药。
1888年瑞典人诺贝尔发明40%硝酸甘油和60%硝化纤维的Ballistie双基发射药。
1889年英国人阿贝尔用丙酮、硝化甘油、高氮硝化纤维发明了Card型双基发射药。
但是,黑火药彻底取代掉,那历史就长了,二战之后很长时间黑火药也没退出军用发射药的阵地,黑火药有黑火药的优势
欧洲进入黑火药时代,步枪口径13mm左右才能保证威力,黑火药爆速600m/s,子弹初速200,要是7.7mm口径根本打不死人,只能当玩具
早期李恩菲的0.303弹还是用黑火药当推药
RPG2就是黑火药抛射药
毛瑟、马亨的初速是400m/s+,7.7×56mm的李梅克福更是高达560m/s(它的第一代无烟火药版本也仅仅是把初速提高到区区600m/s)
加工工艺就不说了,中国禁枪的哈,看看就得了。可不能去犯罪
火药传入欧洲后,相对硝产量较低。基本都在厕所这一块动脑筋,更牛逼的是他们从粪汤里找到了硝酸铵这玩意。我也不知道他们咋想的反正
相反,满清黑火药则仍然保持着“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时代,也就是硝、硫和炭配比大体在 80%、10%、10%。然而,因加工的技术粗劣,主要都是小作坊手工完成,配比会有很大差异。比较常见的就是火药的含硝量偏高,导致很容易潮湿。
药一旦潮湿,就会严重影响性能。
比如满清由于常年不打仗,火药都是长期库存,一旦受潮就变得一钱不值。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摧毁占领满清最大的虎门要塞以后,缴获了上万斤的黑火药,都用木桶装载。
然而,英军即便是长途远征,极其需要火药,也将它们全部倒入大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