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工地巡视(1 / 1)

黄铭因为大年初一就要去深镇参加碧桂苑深镇项目的开盘,同时也是如家房屋租赁公司的开启仪式。

回国前,黄铭就分别给金利软件王董、爱华电子周董、达维通信柳董打了电话,确认他们几个的公司确实是要租赁公寓后,就要求他们初二在开盘现场签署租赁协议。

一来可以算是开门红,二来当天很多媒体,不光是报纸,还有电台以及电视台都会进行录像同时进行采访。这对碧桂苑和如家来说无疑是一次宣传。

可是对于金利软件、爱华电子、达维通信这三家企业来说,其实也是一种软宣传;就他们的企业规模而言,除非花钱去打广告,否则根本就没啥机会在电视上露脸的。

所以,接到电话的三个老板自然是喜出望外,当然愿意了,天生掉馅饼谁不愿意接啊。又不是傻子。

不过,在去深镇前,必须先把京城房地产分公司的事情搞清楚,所以黄铭找到萧明说道:

“明哥,先带我我去工地看看,我们边走边聊。”

萧明很痛快的应承道:

“好的!”

萧明这次代表公司拿的地,大约在二环和三环之间,比较靠近三环,离京城民大和航空航天大学都不远。

黄铭很满意,因为这个地方盖公寓楼非常合适,尤其是学生公寓,入住率肯定会很高。

萧明心有余悸的说道:

“当时竞拍的时候争夺的非常激烈,一直到接近成本价才拍下来,我都担心会亏本。”

盛华地产京城分公司异军突起横空出世,以高出当时京城地价30%的价格竞拍成功,当场就惊落了一地的眼珠。

有人估计盛华地产这次即使不配也只能赚个吆喝,估计也就是想进军京城房地产行业,出钱打广告来了。

当然了,有人事后透露盛华地产与盛华创业风投是兄弟企业,同属一个家族,老板是亲兄弟之后。有人就不淡定了。

比如千科的黄石,黄老板。

在千科的年报里,黄铭的虽然继续名列第二,可是持股数量却略有上升,而且第三、第四、第五大股东都来自盛华创业风投公司。这就很吓人了。

他们手里的持股数量加起来完全可以构成一致行动人,进而可以要求召开股东大会,谋求管理层和董事会席位。

可是黄铭却毫无动静,反而与碧桂苑杨大佬一起搞了个如家房屋租赁公司。

更令人惊讶的是,碧桂苑现在每个新开发的楼盘里都申报了一部分公寓楼,这是啥意思?

与此同时,盛华地产公司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这让黄石老板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啥意思?

黄石大佬左思右想不得其解后,觉得既然碧桂苑和盛华地产都这么做,肯定其中有自己遗漏的东西。

于是黄石就立即下令公司投资规划部门的员工立即进行公寓租赁市场调研,黄石判断其中必有蹊跷。

不得不说,千科公司投资规划部门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还是蛮高的。

一个星期之后,新鲜的房屋租赁市场分析研究报告就出炉了。

第一时间接到报告的黄石大佬一看之后大吃一惊。

没想到房屋租赁市场竟然是一个规模超过万亿的蓝海市场。

黄石大佬看到这样的机会哪能轻易放过,立马就召开了董事会,力主成立了千科泊家房屋租赁公司。

不过,黄石大佬还是有些不放心,所以并没有立即就付诸实施,立即成立房屋租赁公司。

而是引而不发,想看看碧桂苑开盘后,如家房屋租赁公司的公寓出租情况再说。

反正碧桂苑深镇项目大年初二就要开盘,到时候过去看看,好好会会黄铭这个二股东。

与此同时,还有个人也在关注着碧桂苑和如家房屋租赁公司,这就是目前房屋租赁市场的老大,位于深镇的十连房产中介公司的董事长程景松。

作为目前国内房屋租赁市场的龙头老大,他的布局遍布全国,手中掌握的房屋资源自然也是十分的庞大。

程景松对房屋租赁市场的研究自然也是非常全面的,信息传递也是最快的。

他自然非常看好房屋租赁市场,可是他却有些犹豫,因为他手里的房产资源很多产权不是他的,他更多的是二房东。

做租赁,二房东也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他的心里还不是很有数,因此也在期待着大年初二碧桂苑的开盘,届时将根据如家房屋租赁公司的公寓出租情况,对市场做一个全面的评估。

黄铭要看工地,萧婷自然也就跟着一起了,虽然盛华地产只是兄弟企业,可是盛华房屋租赁公司却是自家的全资子公司。

路上,黄铭问萧明道:

“我介绍的那个柳老板干的咋样?”

萧明笑着说道:

“哎呦,你不知道啊,这个刘老板比我都性子急,大过年的他就想开工了,这不,机械设备都已经提前入场了,到底是G企,底蕴就是足,手下的工人就是成千上百的,资质也很过硬,这一回总算找到一个好帮手了。”

几个人到了工地一看,工地上只留了几个留守人员,其他的人都回家过年去了,萧明给每个留守人员都发了一个红包。

走进工地一看,工程进度很是蛮快的,大部分楼都盖到四层了。

黄铭关心的问道:

“啥时候可以完工?”

萧明胸有成竹的说道:

“五一的时候可以开盘!”

黄铭很是满意,说道:

“好,干得不错!”

接下来,黄铭建议到另外两个工地看看。

到了柳老板的工地一看,果然还是G企风格,红旗招展,到处都是标语。

黄铭看了之后,很是感叹,说道:

“质量就是生命,这个说得好,听说柳老板盖得房子基本上都是样板工程,这样的企业要鼓励。”

黄铭叮嘱萧明道:

“不要拖欠他们的工程款,甚至可以多给一点预付款。”

萧明很爽快的答应道:

“好的,老板,没问题。”

在京城的几个工地转了一圈,黄铭心里有数了,京城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二年内应该有三到五千套房子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