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复静静地坐在御书房中,眉头微皱,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往昔的种种画面,思考着报复益州蛮之事。
那是在大秦与鲜卑大战之时,本就局势紧张,可益州蛮却在哀牢国的煽动下,做出了放肆羞辱大秦的行径。这一耻辱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嬴复的心头,让他耿耿于怀。
这件事情的根源,还要追溯到武定七年。那时,哀牢国派出使者前来大秦,怀着想要与大秦结盟的期望。
哀牢国使者带着哀牢国的诚意,穿过千山万水来到大秦的都城咸阳。然而,当时的嬴复眼光高远,在他看来,哀牢国不过是偏远之地的一个小国,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文化底蕴,都难以与大秦相提并论。
所以,嬴复并没有重视哀牢国的结盟请求,这在哀牢国使者看来,无疑是一种深深的羞辱。
时光匆匆,如今已经到了永昌九年,十二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可哀牢国对于当年之事却仍然耿耿于怀,这份怨恨如同燎原之火,不断蔓延。
哀牢国煽动益州蛮对大秦进行羞辱,无疑是对当年之事的一种报复性回应。
嬴复深知,这件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大秦的威严不容侵犯,若不给予回应,周边的其他小国和部落必定会认为大秦软弱可欺。
嬴复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然,在他看来,必须要让益州蛮和哀牢国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他开始在心中谋划着各种报复的策略……
嬴复知道,这不仅仅是为了洗刷之前的耻辱,更是为了维护大秦在天下的统治地位和威严形象。
竖日,阳光洒在金碧辉煌的朝堂上,秦皇嬴复端坐在龙椅之上,眼神冷峻且威严。
朝堂之下,大臣们分列两旁,气氛略显凝重,因为众人皆知,今日陛下要商讨哀牢国与益州蛮之事。
嬴复的目光缓缓扫过众臣,声音沉稳地开口道:“朕今日要与诸位爱卿商讨哀牢国与益州蛮之事。
昔日,他们对大秦肆意羞辱,朕决意报复,以彰大秦之威。众位爱卿可有何良策?”
文臣江革率先出列,他手持笏板,恭敬地行礼后说道:“陛下,臣以为哀牢国与益州蛮不过是偏远蛮夷之地。其之所以敢如此张狂,乃是因为他们不知我大秦之强盛。
臣建议陛下可先派遣使者前往,以大秦之威德晓谕他们,展示我大秦的强大兵力与繁荣昌盛,令其心生敬畏。
若他们肯悔过自新,称臣纳贡,可暂且饶恕他们的罪行,此乃上策。”
文臣廖显芳听闻,轻轻摇头,随后也走出队列行礼道:“陛下,江大人之策虽看似周全,但臣以为,哀牢国与益州蛮已对大秦犯下大罪,不可轻易饶恕。
臣建议可先对益州蛮实施经济封锁,断绝他们与大秦的贸易往来,让其物资匮乏。
同时,在边境陈兵示威,对哀牢国也施加压力。这样双管齐下,让他们感受到大秦的愤怒,若他们仍不知悔改,再行征伐之事。”
武将竺世卿听了两位文臣的话,心中有些不屑。他迈着大步出列,行礼后大声说道:“陛下,末将以为文臣之策太过迂腐。
益州蛮与哀牢国既已羞辱大秦,唯有以武力方可让他们知道大秦的厉害。陛下应派遣大军,直接征伐益州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击败。而后挥师南下,直捣哀牢国。
让他们明白,大秦的威严不容侵犯,任何冒犯大秦的行为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朝堂上,三位大臣各抒己见,众臣也在下面低声议论纷纷。
嬴复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心中权衡着他们的建议。每一种策略都有其利弊,他必须要选择一种最有利于大秦的方案……
太子嬴安见诸位大臣各有说法,于是神色坚定地出列。他站在朝堂中央,身姿挺拔,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皇家威严。
嬴安的目光扫过众人,而后恭敬地向秦皇嬴复行礼,接着朗朗开口道:“父皇,儿臣以为,必须要对益州蛮和哀牢国进行惩戒攻打。”
嬴安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着,清晰而有力,众臣都不禁将目光投向这位年轻的太子。
“蛮夷之人,向来畏威而不怀德。他们不懂大秦的仁德是对他们的包容,反而以为是软弱可欺。
单纯的抗议与口头训斥,对于他们而言就如同耳边风,一点作用都没有。”嬴安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抬起下巴,眼神中透露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果决。
“儿臣建议父皇派出两支军团。一支军团奔赴益州,给予那些肆意妄为的益州蛮沉重打击;另一支军团则直捣哀牢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让西南蛮夷都知晓冒犯大秦的后果,从而起到震慑整个西南蛮夷的作用!”
嬴复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嬴安的话语。每一个字都如同鼓点,敲打在他的心坎上,让他感觉无比的舒服。
嬴复作为大秦的皇帝,一生纵横睥睨,何时有过畏畏缩缩的举动?他的目光中满是赞许地看着嬴安,心中暗自感叹,这太子真像他年轻的时候,有胆有识,行事果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