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急招白起,朝堂震怒(1 / 1)

自王陵在赵国边境惨败的消息传来,秦国的宫廷如同一池春水,顿时掀起了滔天巨浪。秦王嬴政愤怒如火,百官心神不宁。王陵的溃败,非但在秦国的军事史上添上污点,更让诸多尚未平息的战事再度显得扑朔迷离,动摇了秦国的雄图。于是,秦王当即决意召回白起,意图凭借这位赫赫战功的名将,扭转乾坤,重振军威。

然而白起此时的身体状况,却如同一颗即将熄灭的星辰,光辉不再。自去年重伤之后,白起的身体一直未曾恢复。纵使其雄风犹在,往日的气吞万里也已不复。此时的白起,心力憔悴,早已不似当年那般英姿飒爽,尽管他依旧为朝堂所敬重,但年老体衰已成事实。

白起自知,若再出征,必将是力不从心,甚至可能是全军覆没。于是,他将自己的病情悄然告知了秦王,称体弱难以统兵。哪知,秦王听罢,心中愤懑之情愈发浓烈。尽管明知白起的身体已经不再适合出征,他依然迫切需要白起的威名与能力来扭转局面。于是,他命令太医为白起开药,并命令诸王公侯前来慰问,劝说其出征。

这般朝令夕改,越发让朝堂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范雎这时却悄然站了出来,表露了对白起的看法。他在秦王面前力言:“若白起出征,赵军必退。此乃我秦之瑰宝,绝不可轻弃。”范雎言辞恳切,目光闪烁,意图通过赞扬白起来进一步影响秦王的决策。然而,范雎的用意,张述却一眼看穿。他知范雎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算盘,范雎所说的“赵军必退”不过是为自己的利益铺路,真正的意图,是利用白起的威名,进一步掌控秦国的军事与政权。

张述清楚,若白起果真出征,必定会遭遇严重的身体困扰,甚至可能使整个军队陷入困境。然而,秦王深受范雎的影响,渐渐倾向于听从其建议,不仅在朝堂上高声赞扬白起,更不惜一切代价逼迫他出征,力图借白起之名稳住国内的政权与士气。

张述坐在白起的书房中,神情凝重。夕阳透过窗棂,洒下斑驳的光斑,映在地上。他低头审视着手中的兵法,心中波澜起伏。朝中的风波如同一场未曾平息的洪水,而他身处其中,既无法全身而退,也无法放任自流。他知道,若不及时阻止此事,秦国的军事局势恐怕将会更加难以控制。而白起,若再度出征,必定会遭遇更大的危机,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秦国的命运。

他起身,缓步走到窗前,目光远眺。山川绵延,气息沉寂。张述的心中早已做出了决定。他既不能让白起再度身陷险境,也无法眼睁睁地看着朝廷的腐败与勃然震怒一同吞噬国家的未来。于是,他悄然启程,前往咸阳,向秦王请见。

正值暮时,宫中的灯火逐渐点亮,张述走入大殿时,正值秦王嬴政与范雎等人商议国事。见张述进入,秦王略感惊讶,忙不迭地命人让他上前。张述恭敬地行礼,然后缓缓开口道:“陛下,朝中动静,实令人忧虑。王陵一战失利,已令赵国有了乘虚而入之机,若此时再召白起出征,恐怕不是好事。白起老病缠身,若强行出征,恐会力不从心,反而危及大军。”

秦王眉头紧锁,显然对白起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但依旧目光炯炯地盯着张述。“你言之有理,然若不借白起之力,赵军未必能遏制。”

张述顿了顿,缓缓道:“陛下,若以强出征,反倒给赵国可乘之机,不如另寻良策。今战局变化莫测,若再由白起率军,虽能一时震慑敌人,但长远而言,必不济。我们应当变通,不可仅依一将之力,亦不可让他陷入泥潭。”

话音未落,范雎已不满地冷笑一声,“张述,你言辞之严,似乎是在质疑白将军的能力。以白将军的威名,岂是赵军所能撼动的?”

张述一怔,微微低头,平静地说道:“我并非质疑白将军的能力,而是看重秦国长远的安危。若白将军亲自出征,恐怕真会陷入困境,而非仅仅是赵军之退。”

此言一出,朝堂上的气氛愈加凝重。秦王陷入了沉思,他明白张述所言不无道理,白起再度出征的风险太大,若因此陷入困境,将不堪设想。张述话语之中透出的不仅是对战争的冷静分析,更多的是对秦国未来深远的考虑。

“张述,”秦王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你有何高见?”

张述挺胸,缓缓说道:“陛下,不如派遣他人出征白起的地方,借其余力控制赵国,再令王陵进行自我救赎。如此一来,赵国必然被制。”

秦王目光炯炯,深深凝视着张述,似乎看到了他所指的未来之路。他点了点头,命人传令:“此计可行,即刻实施。”

范雎见此,心中不免忌惮,心下暗自盘算:“张述这个人,果然不简单。”

白起仍未得知朝堂上之变故,但在张述的深思熟虑之下,新的局面渐已初现。张述清楚,未来的路将更加险峻,但他更清楚,只有保持冷静,才有可能让秦国在这场风云变幻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