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泰安军营(1 / 1)

陈平安下马,目光威严地扫视众人后,大步走向高台。

只见台下的新兵们正整齐列阵,虽尚显青涩,但已初现军容。

陈平安目光如炬,缓缓扫视过全场,所及之处,将士们皆不自觉地挺起胸膛,眼神中满是敬畏与期待。

陈平安站于高台,朗声道:“本帅陈平安,此来一为与手下将士们同甘共苦,二为选拔贤才。今日起,将开展新兵大比武,表现优异者我将亲自晋升其班长之职,月俸升一级,众儿郎当奋勇争先!”

这些新兵们如今都已经在军营里训练了一段时间,班长是什么,月俸升一级是什么意思,大家都已经明白。

班长就是十二人小队的队长,相当于小旗,月俸升一级,就是升半两银子的意思。

在陈平安的队伍里,军官每升一级,月俸也会相应的升一级。

听到陈平安说要开始选拔班长了,台下新兵们皆目光炽热,跃跃欲试。

跟新兵们第一次正式见面之后,陈平安没有着急立马参与到新兵训练中去,而是先在公关部的带领下,一一拜访了当地的父母官。

所谓公关部其实就是当地父母官关系攻略部。

如今护商队的势力越来越大,陈平安对于手下各部门的架构管理也是越来越完善。

陈平安早就成立了专业的公关部,每个新兵驻地这边都有一队能言善辩的公关部人才跟进,专门处理和当地父母官之间的关系。

陈平安带着一千骑兵入境,当地父母官不可能不知道,既然人家都知道了,陈平安肯定是得拜访一下,加深一下关系的。

拜访完当地的主要官员之后,接下来的日子,陈平安每天都陪同两千新兵们一起进行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负重越野,一样都不落下。

除了队列训练,体能训练,还有每天用钢刀重复大力劈砍木桩500刀,用长枪重复大力捅刺木桩500下的武器训练。

好吧,这些都是陈平安以前玩剩下的。

以陈平安超人的体质,跟着队伍每天完成各项训练任务那都是轻轻松松。

除了同吃同住同训练,陈平安还给一众新兵表演了一口气完成2000多个标准俯卧撑,一口气做6000多个仰卧起坐,一口气完成600多个引体向上。

这些数字都是现代时空那边,一些超级兵王创造出的记录。

这些记录,陈平安可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丝毫不掺假的让所有新兵都看到了的。

已经不是训练了一天两天这些项目的新兵们,被陈平安的勇猛无敌给震惊的不要不要的。

每天的思想政治课里,识字先生们总是给众人讲他们的东家在战斗中是如何如何的勇猛。

但听故事和亲眼目睹,那其中的震撼程度,绝对是不一样的。

陈平安在军营里留下的这些纪录,直接就成了众新兵所向往的传奇。

在泰安军营这边跟新兵们同甘共苦了十天,为期十天的新兵比武训练结束之后,陈平安把班长,候选排长,后选连长的人选基本上都确定了下来。

班长是直接确定的,排长和连长,陈平安都只是指定暂时的代理候选人。

至于以后能不能转正,还得看他们的后续表现。

等他们立下足够转正功劳的那一天,赵大牛这个营长还得给陈平安打报告,经过陈平安的批准才行。

官职任命结束,陈平安的这次视察之旅也算是告一段落,临走时,陈平安交代赵大牛新兵营的建设要扩大3倍,改成可容纳60个连6480人共同训练和生活的兵营。

赵大牛来泰安的时候,是带上了几个负责选址建筑新兵营的泥瓦匠匠头的。

现在的新兵营,是官方给的士兵营地,并不符合护商队士兵营地的标准。

护商队士兵营地的标准是生活、训练加防御同时兼顾,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坚城堡垒。

当然,这建兵营的钱陈平安自然是自己出的,陈平安自己买地,自己花钱雇人,自己花钱买各种材料,相当于在当地建一座私人训练家丁的庄园。

陈平安之前是想只训练20个连的,后来一盘点家里的银子都快要花不完,那肯定是得多招点兵啊!

一个正式兵,配两个辅兵,一点儿都不过分吧?

只要跟当地的官老爷们处好关系,情分到位了,那肯定是一点儿都不过分的。

至于如何跟本地的官老爷们打好关系,那都是公关部的事情。

离开泰安军营,陈平安的下一站是孙小虎负责的单县新兵营。

单县视察完,下一站是临清,然后最后一站是昌乐。

每去一地,陈平安抓军权的套路都是大同小异。

结束了昌乐的视察,陈平安带着满满的成果踏上归程。

一路上,陈平安回顾着这次近两个月时间视察的点点滴滴。

这些新兵们都是可爱的,也都是慕强的。

当陈平安和他们打成一片之后,所有新兵对陈平安这个家主,都是非常认可的。

陈平安在一个个新兵营里留下一个个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的纪录之后,众新兵们又是佩服和崇拜的。

鲜活的个人形象,再配合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经济后勤命脉,日复一日向每一名家丁士兵们灌输的忠诚思想教育,以及军官任免大权。

整个护商队的军权已经是牢牢掌握在了陈平安手中。

这些新兵们,只要再训练上三五个月,那就是一个个强兵种子。

只要带着他们随便剿灭一些山贼,见一见血,就能初步具备强兵的潜质。

最后再带着他们上几次战场,他们就能逐渐蜕变成为乱世中的一支强军。

强兵在手,乱世无忧,手里有兵,才是陈平安在这明末乱世的最大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