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新罗姐妹花女王(1 / 1)

“陛下,出什么事了?”赵峥忍不住好奇道。

“平壤的探子传书,就在前天,新罗攻陷了平壤!”李世民带着火气说道。(优秀的信鸽大概一天可以飞700公里左右。)

???

不是,新罗这个小卡里米能攻陷平壤?

赵峥有有些惊讶。

被捆缚在一边嘴巴被塞住的渊盖苏文也是怔住了,自己战败被俘了,家也还没了?

我大高句丽就这么草率的没了?

“消息保真吗?”赵峥是真有些不相信,他对高丽半岛三国的历史不怎么了解。

对于新罗百济的印象一直是跟在当年逃跑时把沃克创死的南朝鲜,以及万历年间被小日子打的国王北逃的朝鲜重合上了。

他一直都觉得半岛这边的土着打仗很拉胯,真正有些实力的高句丽跟后世南北棒子都没啥关系。

是南棒子上赶着认祖宗的,反正高句丽都被灭了上千年了也没办法开口否认这个龟孙不是?

当年朝鲜被朱元璋取名朝鲜后,明朝万历年间朝鲜国王李昖北逃。

都被小日子丰臣秀吉打的喊爸爸了,字面意义上的喊爸爸。‘大明爸爸,儿子被小日子揍了,你可得来为我做主啊。’

(当然这里李昖还是对大明忠诚的,日本想从朝鲜借道进攻中国被李昖拒绝,丰臣秀吉有了借口后直接进攻朝鲜。)

于是开启了明朝版本的抗日援朝。

棒子吹成世界名将的李舜臣连进李如松大帐的资格都没有。

但是当时的小日子也很弱啊,打朝鲜是摧枯拉朽。碧蹄馆血战,李如松3000打三万,还能跟小日子达成均势。(也有考证党考证明军探查敌情的是约4000余人,小日子大概不到人。)

小日子吹嘘的世界级军事家的战国三杰丰臣秀吉,两次朝鲜战争结果连李如松,杨镐刑阶这两关都过不去,这两次大明朝都是投入4万人左右。

源于这些刻板印象赵峥是真不觉得棒子有啥战斗力。

李如松,杨镐,刑阶不熟悉明朝历史可能都不认识这几个人,知名度稍微高点儿的李如松甚至在大明两百多年时间里都排不上前十。

扯远了。

赵峥确实是不太相信新罗敢跟高句丽动手,还能攻破对方的都城。

新罗如今的边境到平壤大概不到400公里。(没办法半岛就这么大一点儿。)

也就比从平壤到辽东城稍微近了百来里路。

赵峥心里算算时间也就是说,新罗早在高句丽调集大军前或者说大唐宣战高句丽后,他就准备好偷他屁股了。

不然不可能卡着这几天的时间差!

打仗不是儿戏!

正常大军出征,不提前几个月组织,根本不可能成行!

大唐出兵15万,还准备了超过半年的时间,就这还需要就地取粮。

“这新罗是早就准备好去干高句丽了啊,不可能前脚渊盖苏文刚刚到没几天,他们就攻陷了平壤,从新罗到平壤也好好几百里地呢,一路上就是光赶路也得十来天吧?”

“新罗确实是蓄谋已久,去年新罗善德女王曾给朕上书,说是愿与我军前后策应,被朕拒绝了。没想到他们还是打着吞并高句丽的心思。”

“这次干脆一起收拾了吧,直接把这个半岛改成都护府得了。”

“朕也早有此意,这次本计划就是收拾完高句丽后,再收拾新罗百济。放任新罗不管,不出二十年又会是第二个高句丽。”

“我听说善德女王是姐妹两个,万一长的都不错,这次打完新罗陛下还可以扩充后宫。”赵峥笑的有些猥琐。

(这里取的是维基百科的资料,606年生人,贞观八年即634年27岁。维基百科这种东西,懂得都懂,信息包不准的。)

“我看你小子是真的皮痒痒了!”李世民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先回大帐!”

说着一马当先往大营而去。

大帐自然在西岭,北山这边只是临时指挥所罢了。

“药师,茂公,承范,朕收到消息,平壤被新罗攻陷了,如今荣留王已经出逃。朕辛辛苦苦把硬骨头都啃了,倒是让新罗捡了个便宜。”

这会儿李世民已经平复了心情。

“新罗妄想吞并高句丽,一家独大?”李靖一眼就看出新罗的目的。

“这新罗女王对我朝向来恭顺,臣弟倒是没看出来她还有这野心。”

李道宗看不出想法,只是感慨了一句。

“这次灭国之战本身就包含百济,新罗,他们先内耗对我大唐也是好事。”

李世积倒是认为三国内耗是好事,倒是自己还省下一番手脚。

善德女王虽然历史上,对阵高句丽百济都是守势,但是现在有大哥代打。

她怎么可能一点心思生不出来?

人心是会随着际遇而变化的,老实人得势后花天酒地,抛弃糟糠之妻的也比比皆是。

看着贤惠的女人,一朝攀上高枝也会毫不犹豫踹了原配丈夫。

一切都是机会罢了。

现在大唐征伐高句丽就给了新罗这个机会。

只可惜高句丽是块有毒的肉,吃了只会死的更快!

新罗的善德女王以为自己臣服大唐,大唐应该不会动自己。

毕竟大唐一向是打服了你就行,我可以羁縻而治,不像汉朝是直接给你杀到没能力复国,直接扩张为自己的领土。

但是这次有个变数是赵峥,高句丽不会再是统而不治了。

“我们还是按照计划破安城,再破乌骨,纥升骨,卒本?”

“原计划不变,继续扫灭这些重镇,最好以逼降为主。新罗攻破他们都城,这些高句丽人倒是可以利用一二。”

李世民打着收纳高句丽士兵做仆从军的想法。

大军整顿了7日,主要是高句丽的降兵太多了,安市城得知渊盖苏文战败,20万大军死的死降的降,直接没打就跪了。

同时,李世民派出几路使者去几个重镇劝降去了。

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战是最下等的策略了。

能直接收编肯定最好不过,不能收编再打就是了。

唐军本就兵力有限,如果打仗真的只能一路攻城拔寨,那只能说明进攻方太失败了。

当年李渊定鼎北方后,南方巴蜀岭南基本就是传檄而定。真正打起来的算是大势力的根本没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