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不试站在破败的城楼上,满脸疲惫与决绝。
他望着城中面黄肌瘦的百姓和疲惫不堪的士兵,声音沙哑地说。
“相州城内已无粮食,援军久候不至。我身为大宋宗室,定当为朝廷死节,绝不投降。如今我们已到山穷水尽之地,诸位可有良策?”
众人面面相觑,沉默不语。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沉重的氛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良久,有一老兵挺身而出,大声道:“知州大人,吾等愿与大人共生死,战至最后一刻!”
“大人,我们绝不投降!”
“大人,我们与您共生死!”
赵不试看着满脸决然的众人,眼中突然有一滴泪落下。
他是文官,就算他这个外行人也能看出,相州城已经守不住了,就算继续坚守下去,也只是徒增伤亡。
为了避免阖城军民惨遭屠戮,他毅然登上城墙。
夏风凛冽地吹着,赵不试竟然感觉有些刺骨,他的衣衫随风飘动。
“我乃相州知州赵不试,找你们将军前来说话。”
很快一个金军士兵飞快的向中军跑去,不一会完颜宗望就来到相州城下,与赵不试遥遥相望。
“有何事找本帅?”
“我乃太宗皇帝六世孙,相州知州赵不试,有一事和元帅相商。”
完颜宗望看着这个一身白衣,身形消瘦,却满脸坚毅的赵不试,有了一丝好奇。
“赵大人请说!”
“我愿打开城门将相州奉上,但是还请元帅不要杀害城内的军民。”
完颜宗望沉默片刻,他知道相州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破城只是早晚的事。
在相州的奋力抵抗下,已经耽误了他们的南侵计划,如果破城依照完颜兀术的脾气,肯定是要屠戮殆尽。
他正要拒绝,但是突然想到这个赵不试还是宋朝的宗室,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赵元的身影。
又想到了太原城外众说纷纭的两万金人的京观,突然忍不住的打了一个寒颤。
他现在和赵元的关系,比较微妙,没有必要为了一座相州城,让赵元记恨上自己。
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奇怪,如果你有实力,还够狠,有很多人就会顾忌他的感受。
现在的赵元就是属于有实力,并且还够狠,完颜宗望还有儿孙,日后战场相见,没必要得罪死赵元。
最主要的完颜宗望是主和派,没有必要对宋朝的宗室赶尽杀绝。
“赵大人,我答应你,还请你打开城门!”
当赵不试得到完颜宗望的承诺后,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神情。
赵不试对着站在城门附近的士兵,无力的挥了挥手。
城门缓缓打开,金军涌入城中,赵不试头也不回的走下城墙。
他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但在这绝境之中,已别无选择,只愿能保百姓一丝安宁。
回到家中,他神色肃穆地命令提辖官,待自己和全家跳井后,用土填满井口,不让金军得到尸体。
他的家人虽眼中含泪,却无一人退缩。
随后,赵不试带着全家毅然投井而亡。
完颜宗望听到这个消息后,无奈的摇了摇头,自从赵元当上了皇帝以后,宋朝宗室也变的如此决绝了。
难道那个在东京城外与自己打赌的齐王,真的改变了大宋?
很快,赵不试全家殉国的消息传到了太原城。
赵元默默的看着地图上的相州,他对赵不试并不了解,实际上他根本不知道历史上还有这段往事。
虽然他是历史系的大学生,但是他对宋朝的印象无非就是赵佶、岳飞等历史的知名人物。
赵元默不作声的坐在主位上,堂下的岳飞、韩世忠、折可求、刘錡等人全都注视着他。
“诸位将军对此事怎么看?”
“赵不试力抗敌军数月,尽到守土御敌之责,是为忠;不作金军俘虏,与全家投井而亡,宁死不屈 ,是为义;穷途末路之时,保全一城百姓活命,是为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为德!忠义仁德,实至名归!”
韩世忠双手抱拳上前说道。
赵元的眼神有意无意的扫过折可求,他连忙附和道。
“韩大人所言极是,赵大人之举让我等钦佩不已。”
“来人,传朕旨意,追封赵不试为观文殿大学士、护国将军,配祀宗庙。”
“是!”
随军的中书舍人急忙大声喊道。
在古代皇帝出行随军的不仅有中书舍人,还有史官专门记载皇帝的言行,史官又分为左史和右史。
正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也就是说,帝王的每一句言论由左史记录,帝王的每一个行动则由右史记录。
“史官何在?”
“臣在!”
左史和右史向前一步大声说道。
“将赵不试记入史书,供后人敬仰。”
“是!”
此时,听闻此话,韩世忠、岳飞等人顿时眼前一亮,赵大人这是要青史留名了。
赵不试在朝廷危难之际,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守护着相州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