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太原失守的导火索,竟然是宋军里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队伍,雪崩似的崩盘了。
靖康元年的正月十九,北宋的平阳义胜军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投降了。
义胜军是谭稹在山西驻守时,把南逃的辽国汉人组织起来,建成了这支部队,成员是山后诸州的辽国汉人难民。
那这伙人是山西的主要防御力量,战斗力是没啥毛病的。
毕竟大辽比北宋更崇尚武力,士兵的武力值可比宋军高多了。
义胜军与宋朝也是属于一种变相的双向奔赴,你义胜军又不是自己人,对大宋也没有啥归属感,用来当炮灰正合适。
义胜军最要命的是,没有啥忠诚度。
因为义胜军的作风就是,谁强我跟谁混,永远保证我老大最强。
当时宋比辽强,义胜军就离开辽投奔宋了。
后来金比宋强,这义胜军又立马抛开宋去投靠金了。
就这样有了义胜军的帮忙,金人西路军干脆不管太原那座坚固的城池,转而占领上党高地。
完颜宗翰带着金人西路军的主力,径直奔向了上党地区,在那儿抢夺城池、侵占土地。
朔州丢了,那是义胜军投了降;武州也没了,又是义胜军先起义后又投降造成的。
紧接着,金军就迅速过了雁门关。
随后,代州沦陷,原因还是义胜军投降;
石岭关也失守了,是义胜军闹兵乱后再次投降所致。
最后剩下个忻州,一看这形势没指望了,行,你们都这么玩,是吧,干脆直接躺平投降了。
朔州、武周、代州、忻州,还有雁门关、石岭关,这些地方都是太原北边的重要屏障,其中石岭关尤为关键。
任性的义胜军说降就降,结果女真人一路猛冲,直接干到了太原城下,守城的宋军睡一觉天都塌了。
然而,义胜军震惊大宋朝廷的操作,还没有停止。
在太原之围的紧要关头,他们在太原南边起义并投降了。
结果太原保卫战打到一半,第一次金军围城,宋金和谈了。
完颜宗翰领着西路军等待东路军和谈的结果,于是两军在太原城下开始大眼瞪小眼的阶段。
和谈中耿南仲为首的主和派又觉得自己行了,觉得把三镇割让出去是最好的办法,赶紧让金人走吧。
打从这个时候起,宋钦宗又开始了他的死亡摇摆,对太原保卫战就没那么坚定了。
好了,皆大欢喜割让三镇,结果完颜宗翰在那等着宋使路允迪,去太原宣读诏书,实现和平交接。
结果太原守将王禀压根就不听从诏令,好了继续打吧。
朝廷上李纲极力争取,坚决不答应把三镇交出去。
耿南仲一看你行你上,就跟皇帝提议,让李纲去当两河宣抚使,到前线去打仗。
宋钦宗一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吧,于是李纲当上了两河宣抚使。
可是这个活对于李刚来说就是个大坑,它就是个干活儿的执行层面的,跟汴京的宰执根本没法比。
他的组织山西和华北平原组队去对抗金人,这是武将的专业,虽然李纲有点军事常识,可是说到底他还是个文官。
专业的事得让专业的人来做。
他离开汴京时,宋钦宗只给了他两万临时凑起来的军队。
这两万军队里,四千被派到河北去平乱,四千又交给了副使刘韐,李纲手里就剩一万二千人了。
李纲提议让民间买马当军需,可开封府不同意,说会打扰百姓,这事儿就黄了。
李纲先在河阳歇脚训练士兵,又在怀州停下造战车。
然而,宋钦宗觉得李纲是故意拖延,一道诏书就把李纲的军队给遣散了。
对前线宋军而言,李纲属于空降来的,都有点瞧不上他。
李纲接替种师道当了两河宣抚使的时候,刘韐代替种师中给李纲当副手,解潜替换姚古做制置副使。
另外像折可存、张思正、范琼这些将军也都加入了解救太原的战斗。
然而,这些一直在军队里的武将,哪一个会听李纲的呢?
所以,李纲压根就没法指挥军队。
李纲变成了个空有头衔的人,啥实权都没有,手下连一个兵、一个卒都调不动,也没一个将领、一支军队听他的命令。
那当时的宋军听谁的?
宋钦宗把所有行政层级都给抛开了,直接就越级去指挥。
他下的命令是啥呢?就是让前线的宋军各路赶紧往前推进,快速在太原会合。
于是宋军就开始了葫芦娃救爷爷的名场面,首先出场是大娃和二娃姚古和种师中,失败而归。
然后其他几娃依次出场宣抚副使刘韐、制置宣抚副使解潜、查访使张灏、勾当公事折彦质、都统制王渊。
还有折可求等各路兵马,全都朝着太原奔去。
多达二十万的宋军,没个统一指挥,一个接一个地往上冲,纯属白送。
败仗接踵而至,都在那比谁输的更惨。
一群投降派认定李纲没本事指挥打仗,还得让他担起“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责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