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康王有祥瑞(1 / 1)

孟太后好久没有看到群臣向她行礼了,顿时有些恍惚。

她看了一下赵元,缓缓的说道。

“如今正值国难,各位大人为我大宋鞠躬尽瘁,劳苦奔波,我代表皇族,感谢各位大人。”

说着,便站起身来对着殿下群臣行礼。

赵元也转过身,对着群臣行礼。

众臣急忙还礼。

“二圣虽然被掠北上,但是天不亡我大宋,还有齐王、康王二位皇子幸免于难。”

“既有皇子,齐王、康王都已成年,朝廷之事就不用老身操心了。”

众臣面面相觑,你不用操心了,那我们可就操心了。

“还请太后三思!”

众臣纷纷劝阻道。

孟太后摆了摆手,随后说道。

“我意已决,各位大人不必再劝。”

高俅看着在那悠然自得的齐王,顿时心里十分着急,怎么和说的不一样。

太后不应该垂帘听政,然后指任齐王为帝吗?现在应该怎么办?

自己的从龙之功,这就没影了。

张叔夜、刘韐、宗泽、姚友仲等人也是悄悄的望向齐王,赵元没有任何表示。

这群武官只好耐住性子,继续站在那里。

朝中的一些中间派文官,则是一脸的幸灾乐祸,玩砸了吧,孟太后还是倾向康王的。

幸亏自己没有站队,听说康王已经开始渡河,不日就会抵达东京城。

虽然康王打仗不如齐王,但人家好歹是兄长,正统啊。

而且听说康王这个人不错,不喜欢打仗,这多好,容易相处。

不像跟着齐王动不动就掉脑袋。

齐王唯一的出路就是孟太后指任为帝。

如今唯一的出路也断了,我看你们怎么玩。

朝中的康王近臣则是内心一阵狂喜,康王称帝有戏了。

“齐王文武出众,忠孝两全,驱逐金贼,护我大宋河山,老身推荐齐王为帝,众位大人可有意见。”

孟太后笑眯眯的看着众臣说道。

众位大臣一愣,你们皇族玩我们呢,幸亏自己没有明确表态。

朝中的拥齐派则是喜笑颜开,齐赞孟太后有眼光。

“臣也以为,齐王英明神武,杀伐果断,爱民如子最为合适。”

高俅抢先一步跳了出来,得意洋洋的看着群臣,这从龙之功可不能让别人抢了。

“齐王用兵如神,谦虚谨慎,智勇双全,确实是我大宋最佳人选。”

张叔夜也站出来对着太后说道。

宗泽、姚友仲、钱盖等人也纷纷站出来附和。

“禀,太后,臣认为此事是否等待康王到京后,再做打算。”

此时,大殿内突然传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前户部侍郎黄潜善。

说起这黄潜善被提拔到户部侍郎后,一上任就开始贪污,结果被贬到亳州。

这次他看到金军退兵,于是也跟着勤王军来到东京。

在历史上,黄潜善这个名字并不算出名,大概是因为秦桧掩盖了他的“光辉”。

但要论他所犯下的罪行和导致的恶果,其实不比秦桧少太多。

赵元看着这个尖嘴猴腮的人一脸迷茫,你谁啊?

高俅这时候偷偷在赵元耳边轻语,他才恍然大悟。

黄潜善人如其名,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任何良知和底线。

谎报灾情,陷害忠良,各种坏事是一点没少干。

在历史上,赵构还特别器重他。

黄潜善打仗不行,但钻研赵构心思的本事却炉火纯青,他总是能顺应赵构的心意,深得赵构信任。

所以赵构当了皇帝以后,黄潜善立即被任命为中书侍郎。

“臣附议!”

又一个文官跳了出来。

赵元皱了皱眉头,不是,哥们你又是谁啊?

高俅又凑了上来。

众大臣看着他俩,不禁无语,朝堂之上,你俩说起悄悄话没完了。

原来这货是显谟阁待制汪伯彦,秦桧的老师,赵构的铁杆。

历史上金兵迫近京城时,阻拦宗泽抗击。

靖康之耻后,出任显谟阁直学士。宋高宗赵构继位,升任同知枢密院事、知枢密院事、右仆射。

极力反对宗泽、李纲的抗金主张,促请宋高宗南逃。联合黄潜善同居相位。

在赵构率领八万人逃窜时,与赵构走散,流落到东京。

后因生病一直在东京城养病。

“黄大人、汪大人你们是什么意思?”

刘韐愤然出列,怒视着二人。

“刘将军,皇家立君之事,你们武将也要干预吗?”

汪伯彦不慌不忙的说道。

听到这话宗泽、张叔夜、姚友仲等人都是纷纷皱眉。

他们都是文官转的武官,按照大宋的朝廷规定,武将确实不能对这件事谏言。

毕竟黄袍加身的后遗症还在,容易落人口舌。

“两位大人,你们觉得齐王没有资格继承大统?”

钱盖一看只好自己出马了,他还勉强算个文官。

既然你反对齐王,就不要怪我给你们挖坑了。

此时,荆超等殿前司的侍卫全都冷冷的看着他俩,手全部放在佩刀上面,等待二人的回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