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博川书院其他学子,出去以文会友了几次之后。
其他的书院和前来的有才之士,觉得博川书院的学子,才华也就那样。
虽说还算可以,可到底并没有多惊艳。
大家面对于苏辰安更是觉得不足为敌,而等到文道盛会这天。
苏辰安他们穿上博川书院的学子服,白色和青蓝色为底。
打扮的格外精神,毕竟他们今天可是代表着博川书院。
徐夫子更是,穿的非常庄重,让他们几个好好表现,至于会比什么,就连他这个当夫子的都不知道。
只能够让他们拿出自己的真本事来。
要知道这么多的书院都齐聚于此,但凡他们懂得把握,以后是何前程,由他们自己说的算。
漠平府的集贤阁,今日张灯结彩,仿若一颗明珠在城中闪耀。
朱红的立柱高耸,撑起雕梁画栋的飞檐,琉璃瓦在阳光下折射出璀璨光芒。
阁内场地宽敞开阔,地面铺就的青石平整光滑,四周摆放着的桌椅皆为上乘檀木所制,散发着淡淡木香。
高台之上,数位大佬正襟危坐。居中的黄大家面容清癯,目光深邃而睿智。
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纹路仿佛都诉说着他满腹的经纶与传奇的阅历,此时他正微微点头,与旁人轻声交谈,举手投足间尽显德高望重。
泰如书院的山长面带微笑,眼神中透着儒雅与谦逊,不时地环顾四周,似在招呼着各方来客。
而漠平府的太守则身姿端正,神情威严又不失亲和,气场自他周身散开。
随着各书院的学子与先生们鱼贯而入,集贤阁内渐渐热闹起来。
他们身着青衫儒服,或意气风发,或神色谦逊,相互行礼问候,交谈声此起彼伏。
苏辰安他们被簇拥着往里面走去,也没想到这次的盛会竟然有如此排场。
好家伙竟然连太守都来了,看来对这次的盛会那不是一般的看重。
果然这泰如书院也不是一般的能耐,连这样的人物都能请的来。
可以说今天但凡有学子表现出挑一些,那简直就是入了人家太守大人的眼。
这以后又如何一条青云之路那不必多说,那简直就是扶摇直上九千里。
苏宝成他们几个更是严阵以待,好家伙,这种排场他们可能一辈子就遇见这一次。
光是这氛围,他们浑身的战意就已经汹涌澎湃起来。
阁外,早已是人山人海。百姓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将集贤阁围得水泄不通,他们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期待。
孩子们在人群缝隙中钻来钻去,嬉笑玩闹;大人们则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这场文道盛会,猜测着今日会有哪些精彩的文章与辩论。
整个漠平府城的目光都聚焦于此,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尊崇的气息,仿佛这一场盛会,是整个漠平府最盛大的节日。
而且还有不少说书人已经抵达现场,准备把这边的第一手情报到时候好好的跟外面的老百姓们宣传宣传。
而等到人都到齐之后,门口的路口已经被关闭。
而他们东张西望,随着大鼓被敲响,应该是时辰到了。
随着三通大鼓如雷霆般震响,宣告着吉时已至。
紧接着,礼炮轰鸣,仿若春雷乍动,硝烟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台上吸引,眼神炽热而专注。
台下的学子们见状,赶忙纷纷起身,衣袂翩翩间尽显恭敬。
大家深知,太守大人既已率先离座,踱步台前,自己这些晚辈后生岂有安坐之理。
只见那太守大人,身着一袭华丽官服,袍角随着步伐微微摆动。
他身姿挺拔,面庞庄重而威严,目光缓缓扫过全场,举手投足间尽显一府之主的风范与气度。
待众人皆安静下来,太守大人清了清嗓子,宏亮的声音便在集贤阁中回荡开来:
其实声音说不上多大,只不过领导发言底下哪里敢有半分动静。
格外安静的场合之下,以及这集贤阁建造不知道使用了什么原理。说出来的话竟然都隐隐带着些回声。
果然,这地方肯定是花了大价钱才打造的,太适合这些领导发言了。
“诸位贤才雅士,今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于此漠平府之集贤阁,实乃我漠平之幸,天下文道之盛事也!
吾观此盛会,四方书院才俊汇聚,诸位皆为饱读诗书、胸怀壮志之辈。
文道传承,关乎社稷兴衰,民族气运。
今国之昌盛,正需诸君砥砺前行,以笔为剑,以墨为锋,于这文道之途开辟新径,为我朝之文化昌隆添砖加瓦。”
听到这话,反正下面学子的情绪是调动起来了,说的那叫一个冠冕堂皇。
太守微微停顿,眼神中满是期许:
“此番文道盛会,重中之重在于即将开启的笔试。
此乃诸君展露锋芒、尽显才华之绝佳契机。
想那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凭经纶满腹而名垂青史,建不世之功业。
如今,这舞台已搭就,只待诸君挥毫泼墨,各展所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