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外二十里便是光雾山,这里方圆百里皆是皇庄的属地。
早些年李兆还未离开临安之前,李明乾便将这座皇庄赐给他,但原主的李兆并没当回事,久而久之这皇庄几乎便荒废了。
在两个多月前,随着水泥厂的成立,以及大量的流民的涌入此地,才让光雾山这片地方重新焕发了生机。
对于这些流民来说,只要有一个能落脚的地方便足以,完全没想到那位大恩人还给他们一份工作,而且水泥厂给予工人的薪水也很高。
前前后后光雾山已经聚集了五千多个流民,其中一大半的男人都进入了水泥厂,而家里的女人和老人则是将山下的荒地都开垦出来,似乎这些流民已经将这里当成了家。
一辆马车缓缓从官道上驶过,接着便转入乡间小路。
李兆撩开车帘,望向外面的田野,记得上一次来的时候这里还几乎都是荒地,而如今都种上了春苗,等到了下半年丰收之时,应该又会是另一种风景了。
阡陌交通的田野间,不少人都在其中劳作,也有不少小孩在路上奔跑,鳞次栉比的草房和茅屋分布在山脚下,亦是能看到炊烟袅袅的烟火气。
李兆很少来亲自管理此地的事情,但也不禁为这些百姓的生存力表示惊叹,只要给他们田地给他们时间,他们总是能生存下去。
想起初见这些流民时,这些人脸上的绝望,对比起现在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李兆陷入了沉思...
这些人现在过得很好吗?在李兆看来其实并不算好,甚至只有基础的生活条件。
但他们开心吗?答案也是肯定的,因为他们从流民变成了有家可归的人。
郭嘉看出老师脸上的神情有几分沉重,不禁开口道:“还得多亏了老师,不然这些流民怕是都活不下来。”
李兆赈济数千流民的事迹,早就传遍了天下,大部分都说李兆是一位大善人,是一位仁德的皇子。
当然也有少部分人觉得李兆做这些事情是别有用心。
这些对于李兆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他的人设本来就废墟,也不存在人设塌了的问题。
“奉孝,我做的对吗?或者说,我做的好吗?”李兆随口问道
郭嘉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老师做的很好,学生是打心底里敬佩老师。”
郭嘉并不是在奉承李兆,当时他们四人还未拜入李兆的门下,但听闻了此事,亦是觉得内心一阵触动。
历来天灾人祸都会免不了出现一大批流民,且不说朝廷如何,这天下还没有谁会为了流民做到这个地步。
郭嘉也是清楚,老师在这里投入了上百万的银子,换做谁来会愿意花这么多钱来赈济流民?
李兆摇摇头,心道,我收留他们,让他们给我打工,我就算是大善人?这大善人可真不值钱啊...
马车在路边停下来,因为通往山上水泥厂的道路还没有完全能修建好,便是只能下车徒步上去。
就在李兆刚刚走下马车的一瞬间,周围的人便纷纷将目光注视过来。
毕竟这里很少有达官显贵会来,但当他们认出李兆的模样之后,脸上的震惊之情就更加的夸张。
只见几个年迈的老头颤巍巍的冲上来,二话不说就马车前跪下。
周围的其他人也一个两个跟着埋头跪在地上。
为首的老头,大声的喊道:“草民拜见九殿下,九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对于下跪这件事,在这些老人百姓看来已经是习以为常,但见到李兆,他们却是发自真心的跪拜。
甚至有不少人看着李兆便忍不住泪流满面,嘴里不断的说着感谢的话,就像是看到了神仙。
李兆走上前将那个老头扶起来,又挥手道:“都起来吧,在这里,你们不用跪,这是我的规矩。”
老头连忙往后退了一步,生怕自己身上的污泥弄脏了李兆的衣衫。
老头抬起手抹了一把眼泪。
“殿下,我们可以不跪天不跪地,但是我们要跪您,没有您,我们这些人哪有活路啊。”
在这些看来,九殿下给他们地、给他们修房子、给他们发工钱,这辈子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甚至不夸张的说,就算李兆要带着这帮人造反,这些人也不会说一个不字。
老头一边给李兆带路,一边说道:“殿下,老头子我叫赵诚实,年纪大一些,被大家选出来当村长,如今咱们水泥村有五千七百口子人,一千多户人呢,大家都知道,只要跟着九殿下就能过上好日子,如今也算是有了盼头。”
水泥村?
李兆心中嘀咕了一下,这名字倒是朴实...
老头看着半山腰上的水泥厂,眼泪又止不住的流不出。
“我的两个儿子都在水泥厂里做工,每个月能拿到三两银子呢,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只是可怜了我那个小儿子,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没能过上好日子...”
李兆并没有搭话,对于赵老头的话,他不知道应该是替对方开心,还是应该安慰对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