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带着李兆来到内务府的账房,诺大的房间里放着上千册账本。
各种名录更是五花八门,仅仅是看一眼便让人觉得头昏脑胀。
李丰无奈的叹了口气。
“九弟,内务府的账册都在这里了,不过大部分都是亏损的。”
李兆自然不会亲自去查看账目,不多时,黄大楼便带着阿里商行财务部的人赶到。
李兆则是坐在院子里喝着茶,身边带着两个丫鬟一个给他捏肩,一个给他喂着水果。
李丰看到这一幕,顿时觉得自己这几十年都白活了...
别人都以为当皇子,又是内务府总管,绝对是富得流油,谁知道他真实的苦楚。
当李丰知道李兆要来接手内务府的时候,他心中没有一点抵触的情绪,反而是觉得终于把这烂摊子给送出去了。
但李丰并不准备离开内务府,而是从李明乾那里讨来一个副总管的闲职。
现在临安城谁不知道,李兆这两个字代表着什么,这就是财神爷啊!
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李兆的阿里商行一跃成为临安城最顶级的商家,而原本濒临破产的晴文馆在被李兆买下来后,更是起死回生成为最一流的青楼。
而且李兆举行的慈善拍卖会更是开国以来头一次,上百万的拍卖金额,简直是骇人听闻。
李丰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只要跟着自己这位九弟,那自己绝对有机会成为有钱人!
毕竟李丰才是几个皇子里面对于皇位最没有觊觎的人,在李丰看来,当皇帝有什么好的,还不如当一个有钱人。
很快内务府麾下七司三院的主管便来到账房外。
这些人中有一半都是宫里的太监,毕竟内务要经常进出宫内,也只有太监的身份最合适。
李丰一一给李兆介绍了这些主管,这些主管亦是表现出十二分的恭敬,生怕自己惹得九殿下发怒。
谁都知道九殿下的办事风格,可不像七殿下这么好说话。
而且李兆如今深受皇上的恩宠,这些太监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而且奉为处事原则,那就是皇恩胜于一切。
要是李兆一个不开心,让自己滚蛋,那自己根本没有一点办法。
李兆微微开口道:“七哥,坐着呗,这些奴才站着就行了。”
李丰心里顿时一暖,果然九弟还是心疼我这个哥哥啊。
丫鬟搬来一把和李兆一样的躺椅,也开始替李丰揉捏肩膀。
李兆并没有吩咐,甚至连眼睛都没有睁开,这些人也只能尴尬的站在原地。
半个时辰后,黄大楼才从账房里走出来,径直来到李兆身旁。
俯下身子说了几句,看得出黄大楼的脸色很凝重。
这些七司三院的主管纷纷露出慌张的神色,毕竟他们自己清楚内务府是什么情况,如果九殿下当真要杀鸡儆猴,他们一个也跑不掉。
听完黄大楼的汇报,李兆睁开眼睛,坐起身,无奈的摇摇头。
虽然知道内务府的实际情况很糟糕,但没想到居然已经烂到这个地步了。
从七年前开始,内务府上缴内帑的银钱就是靠着从内帑织造借的,但内务府又无法偿还这笔钱,便用内务府名下所管理的业务来抵债,其中就包括油水最多的宫廷六库。
连六库都给出去了,内务府便是陷入了沼泽,每年都向内帑织造借钱,越来越穷,手上的业务也被内帑织造抢得差不多了。
就目前来看,内务府手上除了还把控着宫内的人事任免和皇宫修缮以外,其他的部门几乎已经是空壳子。
李丰看出李兆的心思,开口安慰道:“九弟,我也是五年前才接手了内务府,我当时的心情和你是一样的。”
李兆同情的看着李丰笑了笑,暗道,自己这个七哥的日子过得真是惨不忍睹...难怪自己来的时候,他那么高兴。
可以说现在的内务府已经被内帑织造掏空了,只是长孙家和李苏荷不可能真的让内务府消失,便是维系着表面上的常态。
如果不是亲自来内务府,绝对没有人能猜到是这种情况。
看得出来长孙家和李苏荷对内务府的谋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甚至从十年前长孙家刚刚接手内帑织造的时候,可能就开始布局了。
黄大楼补充道:“殿下,我提前找人查了一下,上一任内务府总管是长孙皇后身边的太监,姓常,五年前告老还乡了,据说回到老家后买了不少田产,还修了不少房子。”
李兆心中冷笑,这姓常的太监应该就是长孙家安插在内务府的人,肯定也是捞了不少油水。
不过李兆也不准备把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挖出来,他不是来审案的,他只是来赚钱的。
而且即便李兆想要把这些事情翻出来,长孙家和李苏荷也不会蠢到给自己留下证据,毕竟已经过了这么多年,该销毁的证据早就不见了。
李兆打开手中的折扇,轻轻摇晃,目光一一扫视过眼前这些主管。
这些人则是一个个噤若寒蝉,根本不敢抬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