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杨镐的命令(1 / 1)

“驾、驾、驾,都让开。”

一传令兵在战马上,疯狂挥舞着马鞭,嘴里还不断提醒着众人躲避,直到快接近北路军主帅马林才放缓马速,之所以这样,是他是害怕还没有冲到马林跟前,就被他身边的亲卫给斩落马下了。

“报,前方三十里发现女真斥候。”

传令兵翻身下马,快速将自己得到的情报一一告知主将马林,马林听到已经看见女真人了,也是松了一口气,毕竟他这几天多,可是急赶慢赶,现在他们到了,只需要缓慢推进就可以了。

之所以缓慢推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长距离的急行军已经让将士们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大下降,若是这个时候和女真主力对上,他可没有全身而退的把握。

所以还是不要冒这个险的好,另一个原因,他这四万人,即便是加上萨尔浒的明军也无法和女真人一战,他这一路的作用更多的其实是对女真人的一种威慑,告诉他们,明军的援兵来了。

所以,现在这个时候缓慢进军,绝对错不了,毕竟他能发现女真人女真人也能发现他。

于是,在一系列命令之下,原本急行军的马林所部也是慢了下来,这也让不少士兵松了口气。

“唉,终于慢下来了,再这样下去非把老子跑死不行。”

“你看看那些骑兵多自在呀!再看看咱们累的跟条狗一样。”

“行了行了,都别抱怨了,抓紧时间缓一缓,一会儿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打起来了,到时候谁要是敢给老子后退半步,我第一个捅的心窝子。”

“是。”总旗的话,让原本有些松懈的将士们立马打起了精神,毕竟现在还不是完全放松的时候,后金军随时都有可能冲过来,所以必须要做好战前准备。

与此同时,远在一百五十里之外的杨镐也终于收到了前线的消息。

“什么?你说什么?杜松死了,那现在这一路大军还有多少人?由谁统领?”

杨镐此时只觉得一股寒风刺透了他的身体,他一口气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全都问了出来,毕竟这一次他是四路大军的总指挥、辽东经略,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由他负责。如今一路主帅战死,他恐怕难辞其咎。

“回经略,中路总兵杜松、副将赵梦麟战死于吉林崖,所部六万大军在属下回来之前仅剩人,现在由王宣总兵统领继续驻守萨尔浒与数万女真兵马对峙。”

“末将这次回来也是奉王总兵之命,请求经略派兵增援,萨尔浒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不过北路军的马林总兵已经派兵前往增援了。”

“什么?马林这里有马林什么事,他不是应该率领四万人去三岔口和叶赫部会合吗?为什么现在又去了萨尔浒?”

“还有,没有调令?是谁让他们擅自更改进军方向的?难不成他们是要造反吗?”杨镐听到传令兵的话,顿时是火冒三丈,他没想到,居然有人不按他的命令进军,但相比于杨镐的愤怒,留守在沈阳的其他几个高级官员则没有这样的想法。

辽东总督汪可受、巡抚周永春、巡按陈王庭,这是在看着地图认真思索,接下来该做什么?毕竟杨镐可是靠不住的,

杨镐是个进士出身的文官,志大才疏。他到任后,调集军队,筹措兵饷,准备消灭努尔哈赤。但是他不与当地将领商议,自己关起门来研究兵法,制定军事方案,然后召集人布置行动。

在制定方案时,巡抚周永春和辽东总兵都提出不同的作战方案,但杨镐不以为然,仍按他的战略方案部署。

所以导致现在辽东本地的高级官员和将领都不怎么信任杨镐,或许杨镐在出兵朝鲜抵御日本的战斗中,立过不少功,可是也无法抵消他在对待辽东战事上的无能。

面对他还在追究着部队无令调动的事,巡抚周永春第一个忍不了出言打断道:“杨经略,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现在我们最应该关心的是保证不败,从刚刚得到的情报上,我们已经知道,中路恐怕已经损失了几万兵马,要是再这么打下去,在座的谁都逃不了。”

周永春的话算是说到了重点上,毕竟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一路明军是打不过后金军的,即便是有马林的北路军赶过去,可是人数上也基本不占优,所以原先的“分进合击”已经没有用了,必须快速改变战法。

不然真有可能会造成大规模的兵败,现在可不是明初,明朝可赔不起几十万大军的葬送。

于是杨镐也不再关注马林反而将视线投到了辽东地图上。

“李如柏的六万大军现在到什么地方了?”

“回经略,已经走到了虎栏岗,也就是呼兰哈达南麓的哈嘉山谷当中,这是传令兵传来的最新消息。”

“虎兰岗距离萨尔浒的距离有多远?”

“大概有100里。”

杨镐得到准确回答后,便抬头看了看汪可受、周永春、陈王庭几人,然后下令道:“马上快马传令,通知李如柏,让他不惜一切代价与明日清晨必须赶到萨尔浒,骑兵先行,步兵殿后,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明天第一缕阳光到来时,必须让女真人看到他的部队。”

“是。”

杨镐现在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所以他才会下达这种命令,100里看着不远,但实际上对古代军队行军来说其实是一种挑战。

以骑兵为例,优秀的骑兵马匹平均速度大概能达到40里每小时,但这是在无负重且不考虑休养的情况下。如果是长途急行军并携带物资,一天能跑100公里就算是好马的极限了。

所以杨镐的命令对于骑兵来说,不算什么大难题,可对步兵就要了老命了。

一般情况下,明朝步兵急行军的速度大致为每天56公里左右。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时给皇帝的奏疏是这样写的:“事缓则骑兵昼夜须行一百二十里,车步八十里;急则骑兵昼夜行一百五十里,车步一百里”。明代一里是559.8米,换算过来,步兵在军情不是太紧急时,急行军约合90里(45公里);军情紧急时,急行军约合112里(56公里)。

可杨镐现在要求李如柏是夜间行进,并且没有休整的时间,对他来说,难度还是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