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时间变得很快,让他们有些难以接受(1 / 1)

大伙都起来的时候已经是上午九点了,王建霖大概在不到八点钟的时候醒了,他随便洗漱一下就开始张罗其他同学起床,接着和胡哥、韩根开始收帐篷和睡袋;楚瑞明和王适则开始做早餐,最好的户外早餐就是方便面。他们从张老板那里拿了一个煤油灯和一个圆筒锅,把几瓶矿泉水准备好,就可以煮了吃。

早餐很快就做好了,大家随便吃了一碗方便面就抓紧时间开始了返程。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开始开始一段陌生路程的时候,总感觉时间过得很慢;不过当我们结束行程返回的时候,就感觉回来的路特别容易走,而且用时感觉比来时短多了。

当他们返回村里旅馆时,已经是下午了,大伙把户外装备交还给了张老板,就各自回到房间洗漱和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他们集合了队伍,把房间退了,元珊珊她们把房费结了之后,就开拔都江堰……

如果自己有车,就可以自驾游,可是开车开久了就会比较累;不过坐车和转车就更累。未来,楚瑞明希望大家都有驾照,都有车,那样就能够和他们一起开车去内蒙古大草原或者走丝绸之路到新疆去疯狂一把。

大约坐了四五个小时的车,终于抵达了都江堰市,而都江堰就在这个城市里。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原灌县)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约56公里,距离青城山风景区20公里。

相比万里长城,它的雄伟壮观不在于堵,而在疏导!

早在秦朝的时候,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着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国多雨地区。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南麓,分为东源和西源,东源出自弓杠岭,西源出自郎架岭。两源在松潘境内漳腊的无坝汇合。向南流经四川省的松潘县、都江堰市、乐山市,在宜宾市汇入长江。全长793公里,流域面积133.500平方公里。平均坡度4.83%,年均总水量150亿m3左右。全河落差3560m,水力资源1300多万千瓦。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以漂木、水力发电为主;都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组成都江堰灌区;乐山以下为下游,以航运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上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区的黑石河、金马河、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马边河、越溪河等。主要水源来自山势险峻的右岸,大的支流都是由右岸山间岭隙溢出,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所以岷江之水涨落迅猛,水势湍急。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厉害。成都平原的整个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竟达273m。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相司马错语)。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