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袁绍的续弦夫人刘氏,是冀州本地人吧?”
“听说还给袁绍生了个三儿子,叫做袁尚。”
“外界都说,袁绍最宠这袁尚了,宠的不得了,一直养在身边。”
“呵呵……”
“人啊,都是有两张面孔的。”
“一张是对外,做给外人看的。”
“一张是对内,对应内心的真实想法。”
“袁绍对外,必须要喜欢袁尚。”
“因为他不得不和沮授这些人保持明面上的和睦。”
“但他内心是怎么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贾诩意有所指道。
苏羽也因此联到了演义里一个经典的桥段。
刘备斩杀车胄,准备里应外合联合袁绍夹击曹操!
起初,袁绍的响应速度也是非常快。
但刘备等了近两个半月,非但没等来袁绍的大军,反而等来了袁绍因为三儿子袁尚生病,停止出兵的消息!
这事儿,导致袁绍在后世被喷惨了!
好谋无断,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一股脑的变成了对袁绍的形容词。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袁绍这种当世枭雄,哪能看不出联合刘备夹击曹操,乃是绝佳的战机?
那为何他明知如此,却鸽了刘备,一兵不出呢?
因为就在刘备求援的第二天,沮授正式提出了“三年疲曹”战略!
冀州世家,集体罢工。
你袁绍想南下,门都没有!
沮授和冀州世家找的借口也很简单。
三公子袁尚病了。
主公,这可是你最喜爱的公子,你不能眼睁睁看着他病倒却不管吧?
袁绍内心喜不喜欢袁尚,不重要。
反正沮授最喜欢袁尚了!
因为只要袁绍还活着,那他就没办法彻底架空袁绍,取代袁绍。
但袁尚不一样。
袁尚的生母刘夫人,本身就是冀州世家这边的人。
袁尚比起袁绍,能力也是相差甚远。
官渡之战时,袁绍已经五十一岁了,沮授才三十出头的年纪。
明眼人都看得出,袁绍熬不过沮授!
毕竟。
沮授不仅年轻,工作经验还很丰富,一出仕就是冀州别驾。
而出仕那年,他才十八。
作为汉末唯一天龙人,逼格自然是要有的。
三年疲曹,我沮授可都是为了主公你好呀!
亲爱的主公,您老了,该想想继承人的事儿了吧?
封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侄儿高干为并州刺史。
为啥就不封三子袁尚为冀州刺史呢?
大家都说你最喜欢三公子了,是要放在身边当继承人培养的。
可是……
沮某有点搞不懂了。
谁家继承人,无官无职无权,一直当成笼中鸟呢?
(如果看不懂,可以对照朱标、曹昂、孙登、朱瞻基等位置较稳的继承人,无一例外不是提前培养,赋予职位和权力。)
想南下攻打曹操,增强力量和我沮授对抗?
可以,没问题的!
只要你封袁尚为冀州刺史,并且正式确立他为你的继承人,那我立马把“三年疲曹”改成“闪电攻曹”。
我沮授,说话做事就是这么靠谱!
然而。
袁绍这一次并没有妥协,死活不确立袁尚为继承人,和沮授耗着。
结果就是,刘备没抗住压力,兵微将寡,败了,灰溜溜北上投奔袁绍。
但这里要注意一个细节。
刘备败逃之后,他是从哪儿北上的呢?
中原地区的其他地盘,都是曹操的领地,刘备不可能冒险走曹操地盘北上。
留给他的选项,只有青州。
实际上,袁绍也不是完全鸽了刘备。
冀州世家给他压力,不让出兵,让他遵循“三年疲曹”原则。
但袁营还有其他两支势力。
一支是袁绍的元老势力,以颜良、文丑、淳于琼、许攸、陈琳五人为代表。
另一支是袁营豫州世家,以郭图、荀谌、辛评等人为代表。
虽然这两支势力加起来也比不上以沮授为首的冀州世家势力。
但袁绍之所以没被沮授架空,也正是因为还有这两支势力在支持他。
袁营豫州世家的势力,袁绍全部交给了寄予厚望的长子袁谭,将这支力量配备在徐州以北的青州。
外界传言,袁绍偏爱幼子袁尚,不喜欢长子袁谭。
可如果真的不喜欢。
他又为何把最支持自己的两支势力中的一支,全盘交给袁谭呢?
就像始皇帝和扶苏。
如果不喜欢扶苏,让以蒙恬为代表的大秦将门势力去辅佐他干啥?
这不纯纯有病吗!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不能看外界传言说了啥,要看这个人具体做了啥,才能大致推断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袁谭从青州出动了。
但很可惜。
曹操看穿了袁营的部署,知道袁绍在沮授的拖延下,短期内不可能从官渡主战场方向直接出兵。
于是,他把精锐部队交给曹仁、于禁二人,命他们去挡住青州方向的袁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