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洛川献计(1 / 1)

涪城会面的风波虽暂告一段落,却在刘备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庞统的莽撞行事,让刘备对这位谋士有了全新的认知,也使得他再面对刘璋时,难免心有芥蒂,交流起来也失了往日的热忱。

会盟结束,刘璋依照约定,命刘备前往葭萌关抵御汉中张鲁,并将杨怀、高沛统领的一万人马交予刘备指挥。刘备领命,大军开拔,一路辗转来到葭萌关。

此时,洛川进言:“主公,当下切不可贸然进攻。葭萌关乃是关键之地,民心向背尤为重要。我们应在此地休养生息,广施仁德,收买民心,以待天时。”

刘备深以为然,他本就无意动用自己的家底去与张鲁拼杀,于是便借口整顿军备,在葭萌关驻扎下来,按兵不动。

刘备深知,民心是立业之基。他亲自巡行于葭萌关的街巷之间,访贫问苦,开仓赈济。一时间,刘备的仁义之名在葭萌关百姓间口口相传。他还召集工匠,修缮城防,整饬军纪,严禁士兵侵扰百姓,军民关系日益融洽。

然而,庞统经涪城一事,虽被刘备斥责,心中却依旧纠结。他认为刘备太过优柔寡断,错失良机。一日,庞统求见刘备,进谏道:“主公,如今我们在葭萌关空耗时日,若不早日有所行动,恐生变数。张鲁虎视眈眈,刘璋亦非全然信任主公,如此下去,大业何时可成?”

刘备看着庞统,神色凝重:“士元,你还是未能领悟。我军欲取益州,绝非仅靠武力强攻。若不得民心,即便夺得城池,也难以长久坚守。如今我们在葭萌关的每一步,都是在为日后的根基做铺垫。”

庞统皱着眉头:“主公,仁义固然重要,但时不我待。若等刘璋有所防备,或者其他诸侯插手,我们将陷入被动。”

就在此时,诸葛亮的来信送到了刘备手中。诸葛亮在信中写道:“主公,庞统兄智谋超群,其进取之心可嘉,然治世之略,当以仁义为本,民心为基。吾等虽志在兴复汉室,然若失了百姓拥护,犹如无根之木,难以参天。庞统兄之计,或可速得一地,然欲图长久,恐生隐患。望主公以大局为重,坚守正道,徐徐图之。”

刘备看完信,递给庞统:“士元,孔明与我心意相通。你看,他也认为我们此时应以仁义为先。”

庞统接过信,细细研读,脸色渐渐凝重。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或许真的过于急功近利。

庞统不再言语,默默告退。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想法是否真的过于急功近利,而刘备也在默默关注着庞统的转变,他深知庞统智谋过人,若能扭转其观念,日后必能成为大业的得力助手。

在葭萌关的日子里,刘备一面继续推行仁政,一面密切关注着各方动态。他与洛川等人商议,暗中派人联络益州各地对刘璋统治不满的势力,收集情报,绘制地图,为未来可能的局势变化做足准备。

而杨怀、高沛所率的刘璋军队,在刘备的仁义感召下,也渐渐对其心生敬意,军心逐渐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葭萌关愈发繁荣安定,刘备的威望也日益提升。

另一边,曹操亦未安闲。董昭进言,曹操晋位魏公,加九锡之礼,权倾朝野。此等行径,引得朝中不少忠义之士侧目,不满之声渐起。曹操为震骇那些心怀异议者,遂决计兴兵伐吴。

其妄图以赫赫兵威,转移朝中焦点,压制那汹汹众议。

曹操大军压境,东吴孙权岂会独自迎敌?他即刻修书送往刘备处,言辞恳切,晓以利害,邀刘备出兵相援。

刘备于葭萌关接到孙权书信,不禁陷入沉思。他深知曹操此举意在威慑天下,若东吴被破,自己亦难独善其身。然此刻自身在葭萌关的局势亦是微妙非常,虽得民心,可根基未稳,若贸然出兵,恐有诸多变数。

刘备召集庞统、洛川共商应对之策。庞统率先进言:“主公,此乃天赐良机,可向刘璋请兵回援荆州,他若应允,我等便可得更多兵力,暗中令一队精锐转道直取成都,如此一来,益州可得,又能在东吴面前有所交代。”

洛川却摇了摇头:“主公,庞统此计虽妙,然风险颇高。我以为可回复孙权暂且按兵不动,只说需先稳定葭萌关局势。而后设计杀了杨怀、高沛二将,兼并其军,再趁势攻打益州。如此既能避免与曹操直接冲突,又可扩充实力。”

刘备微微摇头,沉声道:“庞统之计,虽似一步妙棋,实则险象环生。一旦事泄,我等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仁义之名亦将毁于一旦。洛川之策虽缓,然更为稳妥,当下宜从洛川之计。”

庞统见刘备心意已决,虽心有不甘,却也不再多言。

随后,刘备依洛川之计,回复孙权,表示葭萌关局势严峻,张鲁虎视眈眈,若此时出兵回援东吴,恐葭萌关不保,益州亦将陷入危机,故难以即刻出兵相助,待稳定此地后,定会全力驰援。

洛川见状,接着进言:“主公,张松于我等取益州一事至关重要,如今局势微妙,我等若有动作,需先安其心,以免他惊慌失措,致使全盘皆输。不如修书一封,向他表明主公仍念同盟之情,所行之事皆为保境安民,让他继续在成都为我等周旋。”

刘备点头赞许:“洛川此虑甚是周全。就依你所言,即刻修书与张松。”

于是,刘备亲书一信,言辞恳切,向张松阐明自己在葭萌关的作为皆是为了日后能更好地协助刘璋抵御外敌,稳定益州局势,绝无他意。并暗示张松,虽会有一些军事调动,但都是为了全局着想,让其不必忧虑。信写好后,刘备选派了一名亲信,乔装改扮,秘密潜入成都,将信送至张松手中。

张松接到信后,心中稍安。他深知刘备的为人与抱负,也明白此刻各方势力相互制衡,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巨变。于是,他在成都城中继续不动声色地留意着刘璋的一举一动,同时为刘备收集情报,暗中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