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全权指挥(1 / 1)

见崇祯六个字概括了自己意思,张煌言明白,皇上看的比自己透彻。

崇祯知道张煌言是江南人,故友亲属盘根错节,暂时不好将自己收尽江南官绅家产的规划说出,只好打了个哈哈:

“你还年轻,看不懂朕的战略很正常,这就算是给你一个考题,回去慢慢思索,等想通了,再回来告诉朕。”

皮球被踢回来了,张煌言心中苦笑,只能口称遵旨。

“守信,将这张地图给他们二人看看。”崇祯换了话题。

张、郑二人恭敬的接过,细细看了,顿时觉得很是新颖。

这张地图事无巨细的将城墙、房舍、山丘、河流、水井、树林、农田、道路都按实际比例绘制了出来。

同时加以文字标注,一眼望去,就能将京师周围的情况尽收眼底,对于排兵布阵、隐藏埋伏、预判敌情有着重要意义。

“这是京师和周围部分区域的地图,朕根据记忆连夜画的。

给你们看这个,主要是告诉你们一个方向,去了辽东半岛,采用朕的绘图方法,绘制半岛地图。以备后用。”

“臣明白了。”郑森回道。

“好了,朕还要批奏疏,你二人回去吧。近日你们要多走动,多交流,谋划一下战事细节,做到胸有成竹。”

“臣遵旨。”

“末将遵旨。”

……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军火局将大批火器运往天津,已经装船。

6000飞龙军也先一步前往天津,在近海进行海战和登陆训练。

张煌言则带着600步枪骑兵在京畿各地拉练,以求尽快磨合。

一开始,士卒多有不服这位火速提拔上来的游击将军(正三品),认为这是运气使然。

但是半个月下来,看到张煌言的高超的武艺和渊博的举人的身份,领教过他对骑兵作战天才般的指挥能力,不服气的舆声才渐渐平息。

明末天气相对后世更加寒冷,崇祯根据官员的预测,决定尽快出兵。

这天,崇祯传旨召见郑森和张煌言,做最后的嘱咐。

崇祯先行前往军机处,早已恭候多时的李邦华、范景文连忙行礼。

现在人才稀缺,军机处还没有独立运作,属于内阁的下属单位,只是内阁众多房屋内,一间用于讨论军机的办公室而已。

君臣三人先进行了部分讨论,过了约么半个时辰,张煌言和郑经匆匆赶到。

见皇帝和内阁等待自己多时,连忙请罪。

“你们军务繁忙,来的已经很快了,何罪之有。”崇祯道,“过来看看吧。”

郑、张二人闻言谢恩起身,走上前去,顿时睁大眼睛。

他们身前,是一个微缩形的山水场景,山川河流历历在目。

“皇上,这个城池是旅顺?”郑森失声道。

崇祯点头。

张煌言还未平复惊讶的心情。

他看的出来,这应该是辽东半岛的微型地图,但是,不是平面,而是立体的。

给人更加直观的感觉。

“这个沙盘说不上多么精准,毕竟辽东半岛的地图本就不精准。朕近些日子找了多位精通地图绘制,和到过辽东半岛的人,一起努力,才制作完成。

也只能到这种程度了。如今只能作为参照,不可尽信。”

张煌言听了,更是吃惊,如此精致的立体地图,仅仅能作为参照,这可比任何一张地图都标准了。皇上对地图精准度的要求,真高啊!

“怪不得皇上能以少胜多击败李自成,怪不得皇上能歼灭建虏,一个月多久收复锦州!”

“你们此去,除了之前说的任务,还要加上一个重任。”崇祯郑重的说。

“请皇上明示。”张煌言、郑经躬身。

“登陆站稳脚跟后,随即开展情报搜集工作。比如,建虏沿海布置的炮台,有兵防守的屯子数量和位置,几个大城池的准确位置,大小道路、河流,可以据险而守的山梁和高地。我军可以取用的密林、水源、矿产,都要细细打探和记录。”

“臣遵旨。”

随即,李邦华指点着沙盘,将他们君臣三人商讨的渡海攻击和游击方案,向二人讲解。

首先远程进攻旅顺西南侧虎尾山、西鸡冠山,打掉建虏炮台,然后集中火力抢占旅顺城正南不远处的黄金山。

借着山势架起炮台,向城内炮击。

与此同时,海面上的战舰猛轰城墙,择机登陆攻城。

如果耗时良久没能破城,那么金州的建虏肯定来援,到时先围点打援,若顺利攻下,则一鼓作气吃掉援军。

随后,600步枪骑兵北上,直奔盖州、海州、营口,将建虏粮草中心搅乱、破坏,而沿途破坏建虏基建和田地即可。

如果可能,将身处辽东半岛的尚可喜捉回来。

这些都是大方向,李邦华他们不敢制定过于细致的方案,那会严重制约武将的指挥。

待李邦华说完,张煌言和郑经相视一笑,将早已准备好的作战方案呈给崇祯。

崇祯展开细看,连连点头,不禁露出笑容。

看罢,递给李邦华二人。

李邦华和范景文看了,心里震惊。

眼前这两个年轻人制定的作战方案,与自己所说的不无二至,甚至更加详细。

比如,遇到建虏大军阻挡或者不慎被围,应该如何撤退。

万一建虏水师堵住旅顺湾的出海口,大明水师应该如何进攻和自保,

如若建虏孤注一掷调兵围困旅顺,守军如何守城,游击如何策应。

更让人惊叹的是,他们想到了,如果旅顺失守,张煌言怎么撤退,如果张煌言被围歼,郑森该怎么处置。

可以说,这两个年轻人已经将可能遇到的事情,都考虑了一遍,而且提前制定好了对策。

“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崇祯赞叹。

范景文不住的点头,心中悔恨自己没有待嫁的女儿。

李邦华则对崇祯的识人之术推崇备至,心道:“如果十年前,甚至几年前,皇上就有此识人本领,建虏早就灭了。”

崇祯见两位阁老没有意见,朗声道:

“此次作战,二位将军可以全权指挥,朝廷不会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指示。更不会催促,一切行动皆由你二人按实际情况定夺。”

张煌言、郑森闻言感动不已,这是何等信任,何等殊荣。

二人一齐下跪谢恩。

范景文听了,心道:“皇上转性了?竟然放权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