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一章 西行路上之巧断案(上)(1 / 1)

锦绣大明 路人家 3090 字 2个月前

五月十一的山西,天气已渐渐炎热起来。尤其是当日头当空直照的午后,更是热得叫人不想动弹,只想找一处阴凉的所在躲到太阳下山。

但此刻,官道之上却逶迤地行进着一支庞大的军队,他们虽然口里不时有着抱怨,但脚下却不敢有丝毫的停顿,这支人马正是奉命前往山西平乱的钦差队伍。

杨震骑着马儿走到队伍中间,耳边不时就能听到一些京营士兵所发出的叫苦声:“这鬼天气,什么时候是个头哦。老子在北京好生生的,怎么就摊上了这倒霉差事。”

“谁说不是哪。去山西平乱就够叫人头疼的了,这一路还这么热。就咱们这情况,就算及时赶到了山西,怕也难以去和那些叛军交锋了吧。”……

各种相似的抱怨声此起彼伏,直听得杨震连连皱眉。但即便他们知道杨震这样的上司就在自己身旁,也照说不误。显然,他们压根就不怕上官怪罪,大不了把老子打发回北京去,老子还巴不得这样呢。

杨震看穿了他们的想法,所以即便他们如此啰噪,也没有冲他们发怒的意思,只是心里却对这些所谓的大明军队里的精锐更是看轻了几分。就这些连这么点苦都受不了的京军大爷,还真能指望他们敢去和敌人拼命厮杀吗?如此一想,杨震对此次差事又多了几分不确定。

“二哥,这还有多久才能到大同哪?”这时,蔡鹰扬突然来到他的身旁大声询问道。显然这位热血青年已经有些急不可耐了,赶路终归太过枯燥。

“咱们已赶了十来天的路程,按速度来算,再有过个十来天就能进大同城了吧。”杨震随口答道:“怎么,你就这么急着要走上战场吗?”

“那是自然,我就是为了这个而来的。”蔡鹰扬没有半点犹豫地道。

杨震听他这么一说,却只是笑而不语。他觉着这次蔡鹰扬可能要失望了,因为从前日送来的山西军报来看,已有几股叛军被官兵剿平,说不准待他们抵达大同,叛乱已彻底平定。但为了不打击到这位兄弟的积极性,杨震便没有把自己的猜测给道出来。

正当杨震垂目思考着如果到了大同叛乱已然平定后自己等该做什么时,身旁的蔡鹰扬突然用手指着侧前方惊道:“二哥你看,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嗯?”杨震闻言抬眼看去,就见在官道侧方,是一座显得有些破败的小村落,而在村落之前则修建着一座比村子里所有人建筑都要高大气派不少的庙宇。此刻在庙宇之前,正聚集着不少衣着朴素的村民。

其实自打进入山西地界后,杨震就没少见到这种非佛非道的庙宇祠堂。之前也曾向了解其中情由的人打听,这才知道原来因为日子不好过,百姓们总是会想法祈求天上的鬼神,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庇佑。于是在山西民间,这时候就兴起了诸多形形色色的神祠庙宇。

这些神祠庙宇所供奉的,也压根就不是人们日常所知的什么道家或是佛家的菩萨神仙,而是一些五花八门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的邪神。其实往严重了说,这些百姓所信奉的神鬼与白莲教也没什么区别,一样可以划入邪-教的范畴。只是因为他们只能影响一个村子,最多一个镇的百姓信奉,官府才对他们睁只眼闭只眼,由着他们胡闹或是欺骗信徒的钱财去了。

这又是底层百姓的一个悲哀了。他们本想着通过拜神来改变自己穷困的命运,可事实上,他们的信仰不但不能给他们带来丝毫好处,反而使他们仅剩的那点钱财也得花到邪神身上,从而养肥了那些假借神明之命行事的刁滑之徒。

本来已知道其中内情的杨震在见到有百姓聚集在这种邪神祠堂前是不会太过关心的,他终归不是地方官,也没资格来管这种破事。可在仔细朝那边一望后,他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过去问个究竟。

因为在那祠堂前聚集的百姓并不是在做什么祷告,而是在把一把把的柴火往一个被绑在了木架子上的人的脚下堆去,看这情形是要将此人活活烧死的意思了。

其他兵士此时也已注意到了旁边事情的变化,也一个个露出了好奇之色,还有人小声地议论起来,猜测着那边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要放火烧人。不过却没有一个人对此提出异议,因为在他们看来,这都是对方村子自己的事情,压根容不得他们插手过问。

但杨震却没有他们那么多的顾虑,见到如此情况,就忍不住要上前问个明白。他是个想到就做的性格,当即就一转马头,拍马就向路边的神祠奔了过去。而他一动,身边的几名亲卫也随之跟了上来,顿时就让整支还算齐整的队伍发生了一点骚乱。

这点骚乱虽然不大,却依然被正坐在车里看书打发时间的钟裕给觉察到了。他忍不住挑起帘子朝外面望去,便看到杨震正冲向那些百姓,这让他的脸色忍不住一沉:“这杨千户怎么不好生赶路,去和百姓计较什么?”话刚出口,他便瞧出了其中的缘由,脸上的怒色便是一敛,随后一拍车壁道:“且先在此歇息片刻,待杨千户他们回来后再赶路吧。”

赶车的下属赶紧停下了车来,并向前后众人宣布了这一命令。本来军士们就觉着在太阳底下赶路着实辛苦,现在能得到歇息的机会自然不会反对,有那机灵的赶紧就往路边树荫下跑去,而那些反应慢些的,便就地坐下,歇息起来。

这几千人的队伍要完全停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待他们彻底都歇下来时,杨震早已奔到了那神祠跟前,张口询问那些百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你们这是做什么?为何要将他绑起来,还欲放火烧他?”杨震一边下马,一边目光从身前那几十名百姓脸上一一掠过,沉声问道。

那些百姓早瞧见官道上走着的那支军队了,见杨震是从那队伍里跑过来的,心里便有着几分畏惧。现在又听到他不是很善的责问,众人更是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这时候的普通百姓一向都最是怕见官,见了官更不会回话,杨震看着虽然不像个官老爷,但也足以叫这些村民感到畏惧了。

半晌之后,才有一个穿着比其他百姓要好上不少,人也长得稍显白一些的村汉用有些迟疑的声音回话道:“回这位大爷的话,俺们这是在处理村子里的贼人。”

“贼人?”杨震看了一眼那被绑在架子上的人,这是个四十来岁,看着老实巴交,与其他村民没什么两样的男子,怎么就成了贼人了。于是他看向回话那人:“你叫什么,是这村子里的村长吗?他犯了什么事,竟要被处以如此毒刑?”

“额……俺叫黄四郎,并非村子里的村长,他才是……”说着,他指了下那被绑在架子上的男人道。

杨震闻言一怔,这种村长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在一般村民心里的地位也是颇高的,尤其是在这种偏远地方就更甚了。像如今这种村民把村长拿下,还要烧死他的事情,可着实是少见得很。

不过如此一来,就更叫杨震感兴趣了。他沉思了一下,才问道:“那你说说,你们为何要这么做?这位村长——他叫什么名字?——又犯了什么事?”

黄四郎见这位大人是一定要问出个究竟来了,只好苦着张脸把事情的经过仔细道了出来——

原来这村就叫黄家沟,村子里多数百姓都姓黄,这位被绑着的村长自然也不例外,名叫黄七善。

本来这村子虽然不算富裕却也还算能有个温饱。可不料近两年来一直雨水偏少,地里的庄稼难以生长,百姓无奈之下就只能寄希望于鬼神的保佑了,这就是眼前这座神祠的来历。

而有了神祠后,村子里就又多了两名负责与神明沟通的神官,便是这位黄四郎和另一个叫黄百富的村民。

一开始,倒也没什么问题。可随着百姓越来越迷信这个叫百应神的神明,村长黄七善的威信就逐渐下降,近来更大有被那两名神官取代了地位的可能。于是黄村长就不高兴了,几次与那两个神官发生冲突,甚至还曾大打出手。

可他越是如此,村民反而越相信那百应神,这下黄七善就彻底没招了。

不想,就在前天夜里,黄百富被人发现死在了神祠之内,这下事情可就闹大了。黄四郎一口咬定这事是与自己两人大有过节的黄七善所为,而且还借百应神之意道出要不肯把黄七善处死,百应神就会给这个村子降下大灾祸来。

村民一听这话,顿时就慌了神了,赶紧就照着黄四郎的意思把黄七善给捆绑了起来,并于准备在今天放火将他活活烧死以赎他杀死神官的大罪,也好向百应神祈求饶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