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平果然不愧是老奸巨猾的一方人物。根据这几句话便直接推断出来应该就是无风的人做的,而且推断出来吴凤这样做的便是要掩盖行踪。
“那他为什么要掩盖行踪,杀了那些人,对他有什么好处?”
“属下认为吴凤做这种事必定是有所思虑,他是不想让我们知道了他的行踪,他的船队一定被那个村落发现了,他也一定知道我们会派人跟着他,一定会询问那个村落的人,之后便会一路尾行,根据他们行进的方向猜出他的目的地。而他不想让人知道,所以他便下令将这村落直接抹掉。
就算是我们发现了那个村落,也不知道他们去哪。
而我更在想一件事,单眼李会不会也是他做掉的?”
“哦,单眼李也是他做掉的,说下去。”
“他既然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行踪,单眼李很有可能是在跟着他的时候被他发现了,所以他便使计将单眼李做掉了。”
而这时吴水清说话了。
“三叔,你说这话我倒也认同,但是我有一疑问,大家一起聊一下,也请三叔帮我想一下。”
鹰眼三很是客气,朝吴水清一拱手,“少船主有何疑问,不妨直说,我一定仔细思虑。”
“三叔,据我所知,单眼李的船是一艘鹰船,鹰船速度奇快,所以才能充当哨船,而那吴凤手下的船我都看过,具是日式船以及一些商船,这些船的速度肯定比不上那艘鹰船。
那么他是如何使计将单眼李一行人给拿下了呢,如果是在海上正面冲突,那吴凤肯定留不住单眼李。还是诱单眼李上岸,然后再将他解决,可单眼李也是老江湖,被吴凤一行人发现了,绝对第一件事就是隔开距离,而不是靠上去。所以我只是在想,如果是吴凤做掉了他,他是怎么做到的,用什么办法把单眼李诱上岸的。”
“少船主说的极是,这也正是我疑虑的地方。但是这却是最大的一种可能。”
“三叔此言差矣。
那个村落是吴凤铲除的,这个我也认同,必定如果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行踪,他注定不会留着那帮人,但是单眼李也记在他头上,这在我听来倒是有点强词夺理了。
先不说这事到底是不是吴凤所为。
现在我们根本就没有证据,就根据之前那个村落,推断就说单眼李是被吴凤给做掉的,这不对吧。
吴凤毕竟是我弟弟,也是咱们海鲨团出去的,就算日后不在海鲨团内活动,毕竟是在大海之上,去哪儿也好,日后总有见面的一天,他必定跟我们也有点交情,日后说不准也会有所交集。看在这香火之情上,我们也不能现在就下结论说单眼李就是吴凤做掉的。
而且就像我刚刚说的,单眼李怎么说也是一个跑江湖的老油子,这么多年的江湖经验在身,吴凤如果真想做掉他,那简直不要太难,那么吴凤又是靠什么本事能将单眼李给诓过去的呢?
正
面交锋不可能,若要诱他上岸,单眼李也绝对不会那样去做。
所以按我的想法,说句实话,海上天色瞬息万变,谁知道是不是单眼李出现了意外,触礁覆海了呢?
现在仅凭这一点点毫无证据的推测就说是吴凤做掉的单眼李,不合道理。
这种事一旦下定结论,必定是在与吴凤结下梁子,他倒还无妨。九州的立花家是吴凤的“娘家”,他极有可能是去了倭国,我们便是与倭国立花家交恶。
无缘无故得罪了一方大名,对我们来说,这笔买卖有点亏,我认为还不如把精力拿出来仔细的找,看看到底能不能找到别的线索,也比在这儿硬猜好。”
这几句话虽然说得在理,但也听起来有点不客气,而鹰眼三也并未生气,因为他也明白,虽然老船主对吴凤没有多少感情,但少船主对吴凤还是有感情的。
现在也确实没有什么证据,仅仅根据那个村子就联想说是单眼李是被吴凤干掉的,这理由确实有点牵强。
但鹰眼三还是有别的理由。
他很和气的跟吴水清说。
“少船主说的话倒也的确有理,的确不可仅凭这一点点的推测便断定是吴凤干掉的单眼李,而且要按香火之情,老夫也确实不应该这么说,但老夫还有一个推断,少船主不妨接着听一下。”
“三叔说的是,晚辈孟浪了,请三叔莫要见怪,三叔说还有别的推断,请三叔论述,以解晚辈心中之惑。”吴水清也是很和气的一拱手微一行礼,请鹰眼三接着往下说。
鹰眼生环视了一周,发现大家包括吴平在内都在目光灼灼的盯着他,就也并未卖关子,接着说出自己的推断。
“据我所知,吴凤一行离开的时候,那天晚上有场暴雨,按天色来看,应该就从鸡笼山那边开始的,然后一点点一点点的往澎湖这边而来,当时夜观天色,发现云蛇遍布,雷声阵阵,雨势极大,在那暴雨之中,无论是单眼李的鹰船还是吴凤的日式船在海中都有极大的可能性会覆没。他们能做的便是就近靠岸,躲过暴风雨。
而他们最有可能做的便就是靠岸休整,躲避风雨。
这是我刚想到的,那么有没有可能是他们靠岸之时吴凤带人击杀了单眼李呢。
单眼李确是老江湖,但是暴风雨来临的时候,他再怎么老江湖也要靠岸,这就给了吴凤机会,按照那村落的情况来看,吴凤也是一狠心人。
对他来说,做掉单眼李并不是什么不好去做的事,对他来说杀掉单眼李绝对是一个举手之劳而已。”
他说完之后,厅内数人也开始各自思索起来,鹰眼三说的也对,那天晚上确实是有暴风雨,若是他们都靠岸,也极有可能会按照他鹰眼三说的这种情况而去发生。
的确,如此来想,吴凤怎么做掉单眼李的手段也被鹰眼三给描述出来了。
鹰眼三不愧是老江湖,推断的真相虽不中亦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