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兄弟,这桌上的菜还多,你再吃一点吧,咱们家里的菜不敢说有多好吃,但是地道。”冯氏从温离的手里接过碗,又给他打了一平碗饭。
“婶子,我已经饱了,怕是吃不完。”温离赶紧说。
“没关系,你实在吃不完就剩下来,咱家后院养了一群鸡鸭,可以拿去喂。”冯氏大大方方说,有人在主人家吃不完碗里的饭会有心理压力,可是他们家里不拘这个。
温离还以为自己吃不完呢,可是桌上的菜实在太好吃了,他还是把这一平碗饭都吃到了肚子里,这是他从小到大吃得最多的一顿饭,也是他吃过的最满意的一顿。
吃完他默默把涌到喉咙边的一个饱嗝咽下去,摸了一下肚子。
“从来没有这么饱过。”
要是别人这样说了,可能是因为家境贫困,可是温离完全是因为他们家的饭菜好吃,大家听了心里面也高兴。
“小兄弟,你要喜欢吃我们家的饭菜的话,随时都可以来,你是二丫的朋友,咱们也乐于招待你。”苏洪友说。
他看这个还带着少年气的青年,眉目温润却有韧劲,待人谦和有礼,要说他见过的所有后生中,秉质就数这一位最优秀了。
“那我以后有闲暇,一定来看望你们。”温离笑笑,明眸皓齿,雅致清和。
吃好饭了,苏洪友没有耽搁,把马车套上。
苏晓送给温离一瓶药:“这种药有利于消炎止痛,用法伤口外敷,你拿去用着。”
温离也没有客气,接了过来。
“苏姑娘,这要多少钱?我给你银子吧。”
苏晓摇头:“也没有什么成本,拿着吧。”
“好,那两个月后再见。”温离本来是大夫,知道骨头受损的话,起码要两个月才差不多痊愈。
苏洪友赶着马车,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
“哟,死丫头,这个男人不错啊,你不会是攀附上人家了吧。”苏燕看着把马车离开,阴阳怪气地说。
“有没有考中秀才啊,虽然家里有点钱,但是也比不上王辰安吧。”
苏晓道:“比王成安年纪小,还考中了秀才,家里也比王辰安有钱得多。”
虽然她和温离没有什么男女上的关系,但是作为朋友,一个和她有来往的男性,膈应一下苏燕也是可以的。
果然她看到苏燕的脸色变了变。
“你,你不要脸,你就是想勾搭这个男人,所以才愿意让出这一纸聘书的吧,你别以为你会得逞,以人家的条件就算人家愿意给你一点好脸色看,人家的父母会接纳你?人家现在也不过是跟你逢场作戏罢了,等过一段时间对你厌倦了,就把你一脚踹开。”
“噢。”苏晓就这样应了一声,然后回了房间。
这样浑不在意的态度,让苏燕气得要冒烟。
“苏晓,你这辈子不可能比我好。”她又扔下这么一句。
苏晓这回是理都没有理她。
因为她这辈子从来没有把苏燕当做一个比较的对象,她从来都不觉得苏燕配。
就算苏燕真的成为举人夫人,也不配,况且王家从来没有让她当正夫人的心思。
苏燕看到苏晓那样瞧不起的态度,好像她是泥潭里最低贱的人,她感到一股凉意从心底升起,还有一种气短的感觉。
她攥住了手指,不会输给苏晓的,绝不会。
算着时候近了,冯氏去院子门口看了几眼。
“娘啊,现在还没到时间呢,就跟咱们去炸土豆店又返回来用的时间差不多。”苏晓说。
温离的家离东大街隔了三条街,不远的。
“我就是有点担心你爹,大晚上的月光又不好,万一碰到打劫的怎么办。”
苏晓道:“这个不大可能,爹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这个时候路上一般没有什么人,打劫的也不会出来。”
“希望一路平安。”冯氏说。
又等了两刻钟,终于看到苏洪友赶着马车从路口过来,冯氏心头上的石头才真的落了地。
苏洪友在院子里停下马车,还从车上抱下来一个箱子。
“这是啥?”冯氏问。
“温家口口声声说我们救了温公子,偏要给我奖励,我不肯要,他们家的下人就往我的马车上放了这么一个箱子,我给抱下去,他们又给抱上来,没办法我只能收下。”
苏晓倒是有点好奇,箱子里面放了什么东西,她把箱子打开。
箱子里面有三个隔间,一个隔间是一套杯碟碗具,放在柔软的垫子上,有二十八件,都是上好的瓷器,一个隔间放了一大叠布,也都是上好的细棉,还有一个隔间是一个小盒子,打开,里面是一百两银子。
二房的人都很吃惊。
“这送得也太贵重了。”冯氏说:“我们只是用老虎吓一吓那些狼,温家人也太知道感恩了,可是这么多又这么贵的礼,怎么收得起。”
“虽然我也不知道有这么贵重,但当时也是无论如何不肯收下得,可温家偏偏要我带回来,只怕还回去也是不行。”苏洪友叹了一口气,送这么多,他们很有心理压力是真的。
这样一来,大家都看向苏晓,等着她拿主意。
苏晓想了想。
“既然他们执意要送,那就收下吧,今天要不是我放出大虎,温公子也的确是没命了,他们是觉得我们是温公子的救命恩人,送得太简单,在他们看来对不起温公子的一条命。”苏晓说。
“好,那就留着,人家送我们这么多东西,其实也算是我们的恩人了,二丫,你是温公子的朋友,以后温公子有什么需要你帮得上忙的,咱们也要给人家尽一份力。”苏洪友说。
苏晓心想,温家送了这么些东西,医药上的知识她可以向温离传授得详细一些,当然,那是她自己本来就拥有的。师傅教给她的,她不会泄露出去,那也是对师傅的信守承诺和尊重。
“爹,我会的。”苏晓说。
那些贵重的杯碟碗具,现在也用不上,等到盖了新房子,再拿出来用。
至于这些布料,温家老爷子跟温离问到他们家是一个男人,四个女人,按比例送的,女子的颜色侧重点各有不同,有母亲的,有及笄女子的,有少女的。
温家这样的态度,要不是农民最多只能穿到细棉,只怕要送丝帛绸缎一类。
苏家人再一次感慨,温家人实在是太细致太宽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