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手腕(1 / 1)

气吞大明 官笙 2261 字 1个月前

一众阁臣,顿时心思摇曳,浮想联翩。

‘一定要将熹宗实录的总裁官抢到手!’这是他们内心几乎共同的呐喊。

在他们看来,这《熹宗实录》就如同《三朝要典》一样,是一件可怕无比的杀人诛心的利器!

黄立极见着众人的神情,并没有深入讨论,反而道:“吏部怎么说?”

周道登看了他一眼,拿起吏部的奏本,打开看去,又瞥了众人一眼,道:“吏部……要颁布新的考核纲要,有六个要点,民生,纲纪,赋税,廉洁,责任,效率……要求加强对吏治的整肃与清理,加强朝廷对各地官员的监管……”

这一点,没人会奇怪,他们内阁的新政纲要,也有这个说法。

区别就是,是否会落实!?

黄立极稍稍沉吟,道:“户部?”

周应秋颤巍巍的伸手,拿过户部的奏本,仔仔细细的看完,在一众人的注视中,慢吞吞的道:“户部,要将盐,铁,茶,矿等税赋整合,设立新都司,统一辖管,改革以往税赋定则,垂直辖管,理清弊政……并且,对商税,农税等制定新的收取方式……还要发征求意见书……”

在场思索着这些官话背后的意思,心里隐约感觉到,这道公文之下,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黄立极顿了下,道:“工部?”

冯铨三十出头的小青年,坐在这帮老头子中显得极其突兀,他没有看,直接道:“工部的简单,说是要动用两百万两,整修这几年严重泛滥的几个河段,其余宫殿,官邸之类,暂停支出。”

这个众人没有意见,虽然这两百万巨额数字听着有些不太习惯。

“刑部。”黄立极道。

杨景辰是比张瑞图还低调的人,秉持了‘不参与不知情’的原则,他在内阁是不做事,不表态。

他伸手拿起奏本,一眼看去就眼神微变,而后声音平静无常的道:“刑部与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对曹于汴,王永光,李邦华三案进行了通报,还有‘来、钱’一案,三法司要联合整顿吏治,清除朝廷的害群之马。并且,措辞严厉的抨击了党争,对纲纪废弛感到愤慨,要求朝野官员,持身守正,清正廉明,紧守初心,忠君体国,安邦为民……”

不少人目光暗动。

现在谁都知道,三法司其实以都察院曹于汴为首,曹于汴这般措辞,明显是来势汹汹。

崔呈秀沉着脸,没有说话。

在以往,他操弄言官,整治了太多人,曹于汴在三法司要邸报全国的正式公文中这般措辞激烈,在他看来,无疑是对他的一种宣战!

崔呈秀瞥了眼黄立极,张瑞图,周道登等人,神色逐渐冷漠。

现在的情势,与以往大不相同。

放到以前,六部根本不会出现这种东西。可是现在——是批还是不批?

不批,在新皇帝眼里,会是什么模样?

批了,曹于汴携大势而来,汹厉猛烈,他怎么抵挡?

崔呈秀的动作,几乎同样是其他人的行为。

这里在座的,就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他们看来看去,最后的目光,都在首辅黄立极身上。

这六道公文一出,必然会震动朝野,最重要的是,后续的影响,他们不可控!

经过这么长时间,他们已经察觉到,内阁有些‘清闲’!

内阁,已经管不了六部!

如果六部彻底失控,他们这些人,怕不止是权势丢失,很可能会被严厉清算!

黄立极枯瘦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里有思索色,旋即,他看向张瑞图,道:“张阁老,你怎么看?”

张瑞图哪敢抗这件事,连忙道:“下官谨遵元辅之意。”

他话音未落,黄立极就看向了周道登:“周阁老?”

周道登眨了下眼,道:“诸位同僚说什么就是什么,下官跟着署名就是。”

黄立极目光又扫向其他人。

冯铨,崔呈秀,周应秋,杨景辰都不做声。

他们不能出头做这个决定,否则不出内阁,他们就会被吐沫星子淹死,后患无穷。

黄立极坐得笔直,默默良久,环视众人,不怒自威的淡淡道:“既然没有意见,那就是都同意。全部署名,而后送去魏太监班房。”

不少人心头暗惊。

这黄立极,居然抗下了?

他不知道这件事的后果吗?他这个首辅不想要了?

只要这些事一传出去,弹劾他的奏本,不知道会有多少!

忽然间,外面传来一阵阵密集的脚步声。

一众人神色暗惊,这脚步声,有点像大队士兵逼近!

这时,一个文吏匆匆跑进来,急声道:“启禀元辅,有外兵入宫,说是换防。”

一众阁臣面露惊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黄立极看向崔呈秀,道:“崔阁老,你不知道?”

崔呈秀是前任兵部尚书,在兵部根基深厚。

他拧了拧眉,沉着脸道:“我不知道。”

虽然兵部上下以及各地将帅不少都是他的人,可宫里换防,他确实一点都不知情!

其他人登时各有表情,目光闪动。

他们同样不知道,按规矩来说,皇宫换防这么大的事,必须事先通报内阁!

黄立极面无表情,淡淡道:“署名吧。”

一众人看向他,怀疑他早就知道。

黄立极却没有解释的意思,等文吏拿来笔墨,他便挨个画圈,署名。

张瑞图见状,犹豫了下,跟着画圈,表示同意。

周道登就没有任何犹豫了,抓起笔就写。

其他人相互对视,犹豫再三,顺大流的跟着画圈。

在文吏将奏本收起,送去魏忠贤班房后,黄立极领头,来到内阁门外。

他们看到一群穿着甲胄,有些破烂,并不干净的士兵,在内阁前面来来回回。

原本他们熟悉的士兵已经不见了。

“这些人,怎么像是辽东兵卒?”崔呈秀皱着眉自语,神色不解。

这些甲胄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来自辽东。

但如果是来自辽东,他怎么会一点风声都没有?

就算兵部瞒的严实,可辽东那边,就没有给他一点消息?

崔呈秀心里忽然一凛,脸色沉了下来。

如果这些士兵真的是来自辽东,悄无声息的到了京城,入宫换防,这一系列的操作之下,瞒过他这个亲信遍布兵部与辽东,任过两年兵部尚书的人!

这是什么样的手腕!是在多久之前就开始布局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