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在这种走熟的镖路上,匪徒与镖师真正“斗”起来的情况并不多见,发生这么大的流血事件更是“斗”中所罕见。
那位熟镖师心里明白,这趟镖路是不能再往前走了,因为这伙儿山匪平白死了这么多人,已经是结下了死仇,歹人肯定会沿途追上来进行报复。当务之急,是他们必须先回转京城,确保货物的安全。
可玉家哥儿俩正得意洋洋,又哪里肯答应。结果就这么一争执耽误了功夫,当天晚上导致镖队被关在了城门之外。却没想到匪徒果然追了上来,而且还趁夜用火箭攻击镖车,把货物给烧了一半。
到了这一步,这趟镖可以说是彻底走“砸”了。因为镖局对于货物损毁,对于货物未能按期送到,都是要包赔的。而且和匪徒的关系决裂成这样,镖路自然就被封了,再有相同镖路的生意,哪怕再大再肥,镖局都只能拱手让人。
孙四爷得知自然勃然大怒,赶紧组织人手,合官兵之力去剿匪。最终耗费了多半拉月,人情银子不知花了多少,才拔了这个寨子,重新又打通了镖路。
不过事后,孙四爷虽然严惩了冒坏的镖师,可对于玉家哥俩倒并未过分苛责。因为孙四爷本人表示,造成这种没有料到的局面,既有他忽视了镖师们的排外情绪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他当初误以为跤术的要点在于摔人拿人,杀伤力十分有限,即便动手,也有很大的圆转余地。却不知道,是他自己压根就想错了。所以责任应该在他,而非玉家兄弟的过错。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这也是因为玉爷就跤术起源为孙四爷做了一番详细的解释。据玉爷所言,善扑营所谓的“扑户”,其实是源于蒙跤名称“搏克”(boh),原本就是以战场徒步搏杀为目的,量身打造出的近身格杀技艺。
具体而言,“搏克”的诞生过程是这样的——在古战场上,每当战士在战场上徒步面对全副武装的敌人时,往往会发现以拳脚对敌无异于自残。而且还经常会遭遇到陷入重重包围,随时会被四周的敌人砍掉脑袋的情况。于是在历经血战之后,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战士们便总结出了最直接有效的步战方式,那就是快速摔倒敌人,然后补上一刀了结对方,而这也正是蒙跤的初衷。
所以在蒙跤中,最典型、最多见的攻击方法,就是适合在手持兵器的情况下使用的技巧。多是以低踢攻击膝盖以下部位,致使敌人失去平衡倒地。如这样一踢一刀的方式,杀人最为快速无伦。
通过这番谈话,孙四爷了解到了真实情况,于是他便不能不对具有惊人杀伤力的玉家哥儿俩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整了。
孙四爷最初作出的安排是这样的,他暂时不许玉家哥儿俩再带兵刃,并且还为哥儿俩安排一个性情忠厚的老镖师领路,让他们改走水运南路。这意思其实很明显,无外乎是怕玉家哥儿俩再出现杀红眼的情况,所以才严禁他们使用兵刃,同时也因为走水路局限多,一路上人多半拘在船上,相对于老镖师而言,更容易看管住俩人。
不过,别看孙四爷对哥儿俩似乎有诸多束缚,但实际上,这位掌柜对玉家哥儿俩也确实真不错。
因为走水路镖泛舟而行,得免鞍马车骑之劳,在镖行内是公认的美差。况且水镖途径地区多为富饶之地,沿线税务司、厘金局林立,水关、船闸甚多,这些地方都有官兵驻防,自然少有贼人出没,所以水路也远较陆路安全得多。即便遭遇歹人,也基本上“明抢”少见,多是“暗劫”。只要镖师能严格遵守行里的“水路三规”,做到“昼寝夜醒”、“人不离船”、“避讳妇人”三条,便可保一路平安不出岔子。
不得不说,孙四爷的确已经考虑得面面俱到了。可这位精明的掌柜却偏偏没想到,就连这一趟手拿把攥的“安全镖”,玉家哥儿俩竟也惹出了麻烦,让他再次大感棘手。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一次当货船行至沿途一个码头的时候,玉家哥儿俩目睹岸边有一伙人借逼债之名,强抢一个船家的妻女。结果他们的正义感爆发,丝毫不顾老镖师“人不离船,莫中调虎离山之计”的劝阻,强令船家靠岸,出头拔闯打跑了欺男戏女的恶霸,当了一次拯救旁人于危难之中的好汉。
可结果呢,这件事虽然不像老镖师担心的那样是“套子”,但玉家哥儿俩却也因此得罪了当地的地头蛇,以至于镖局的货船行到下一个水关时,被地头蛇买通的驻防官兵强找借口扣留了小一个月。
后来多亏老镖师出面,联络当地的相熟的武林人士出头相助,摆盘子讲交情,最后又在当地最好的酒楼破费银两包场,摆了一回场面庞大的“赔罪酒”,才算平息了此事,让货船获准重新上路。而等到一回到京城,老镖师就向孙四爷提出,再也不肯带玉家哥儿俩走镖了。
对于这个结果,孙四爷还能说什么呢,他也只能摇头叹息,把实话告诉了玉家哥儿俩。他说他们身上的官气太重,正义感也太强,容易意气用事。他们这个样子,只适合当侠客开跤场,却实在不适合当一名达官(民间对镖师的尊称)走镖。
事情闹成了这个样子,双方都觉得很别扭。
玉家哥儿俩主要是觉得给孙四爷添了麻烦,还给镖局造成了损失,有心想另谋高就,却又觉得这么走了太不好意思。
从孙四爷的角度来说呢,即便是他想辞俩人也有所不能,因为他必须得顾忌行业规矩和江湖声誉。
要知道,镖局业务具有生死与共的特殊性,所以只要不亏德行不坏规矩,镖师就不会被解雇。向来只有伙辞东,没有东辞伙的。而这次,虽说玉家哥俩对走镖的规矩有违反之处,但其出发点却是行侠仗义。而“会友镖局”的名号,本就是广交好汉、以武会友的意思。况且这件事里还有中间人的面子,要是为了这件事就让玉家哥儿俩两手空空的离去,不仅显得太不局气,也会被江湖上的朋友们笑话。
其实,在孙掌柜的心里,倒是觉得玉家哥儿俩挺适合镖局承揽的另一项业务——给高门大户护院。可偏偏玉家哥儿俩自持身份,不肯进宅门请安。而他才刚一提及此事,便被两人一口回绝,连个活话也没留。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双方也就一下僵在这儿了,彼此都拘着面子,谁也不好先开口提出这个“走”字儿来。可彼此又都没什么好办法,渐渐的,就闹得连每天东伙见面也都感到不舒服的地步了。
不过,好在时间不长,孙掌柜总算又想出一个辙来,那就是让玉家哥儿俩去大栅栏“坐夜”。
所谓大栅栏,其实最开始并不是京城繁荣商业区的地名。指的而是真正的铁木结构的栅栏。这种栅栏最早是从明朝中叶兴起的,遍布京城的街头巷尾,到清时在内城又增设一千余处。每日晨启夜闭,既是为了划界明责,也是为了安全。
外城的栅栏启闭工作,原有步军统领衙门中巡捕五营的南营官兵负责,后移交给外城兵马司指挥。由于外城逐渐演变成商业区,夜生活十分热闹,于是红灯绿酒、笙歌妙舞渐渐冲破了栅栏的晨起夜闭制度。清末进行官制改革,裁撤了五城巡城御史及其下属机构,五城练勇改编为巡警,而巡警章程上又无司启闭栅栏之责,于是官方对栅栏不再进行管理。
街头巷尾的栅栏晨启夜闭,对商界来说是有利有弊,利是加强了治安管理,弊是妨碍夜市。于是就在官方放弃了栅栏的管理权后,大栅栏、珠宝市这两条主要商业街的商号举行联席会议,同过了自行管理栅栏的决议:一,合资聘请会友镖局负责管理街口栅栏;二,启闭时间改为戏园子散戏后关闭,城门开门后启行;三,遇有紧急事情,持各商号店单即可在关闭时间通行;四,一旦发生暴乱,栅栏昼夜关闭,以保障街内安全。
要说这个活计,那可是会友镖局承揽下来的独有业务。但这些商号给付镖局的酬金其实也并不多,这是因为他们的初衷,倒并不相信首善之城真的会有什么大的变故,商人们的真正期待,只要能有几个镖师每日负责启闭栅栏,再防范一下商铺“走水”和夜间的盗贼,也就心满意足了。
所以这样一来,镖局的利润不高,那么被派到大栅栏去的镖师人数也就不可能太多。并且大多数人还是些年老体弱,或是因走镖伤残,由柜上荣养起来的镖师。这也就等同是镖局内部的“冷板凳”了。
不过玉家哥儿俩因为对之前的事存了内疚之心,倒并不计较。哥儿俩商量了一下,决定怎么也得干满一年,等还了孙四爷的人情再辞工。于是哥儿俩便很痛快地答应了下来,从此又重新佩刀,每日巡夜,当起了大栅栏的“坐夜”人。
只是他们却根本没能料想到,所谓“命运无常”也确确实实是一句大实话,因为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不会出大事的时候,它却偏偏出了大事了。
1912年正月十二,京城突然闹出了袁世凯策划的“三镇兵变”。
是夜,变兵开始在城内纵火抢劫。而就在繁华的东安市场烧起大火之后,乱兵们紧跟着就跑到前门来洗劫商业区。
幸而玉家哥儿俩及时从乱兵的脚步声中听出了情况不对,赶紧招呼其他镖师赶紧关闭街口栅栏。同时他们还拔刀挺身而出,只靠两个人,竟挡住了陆陆续续冲上来试图阻止关闭栅栏的数十名乱兵,这才使得栅栏顺利关闭,完成了街道的封锁。而玉家哥儿俩付出的代价,就是他们也同样被困在了栅栏之外。
旧时的街道灯火昏暗,对视力有很大的影响。而就在黑夜中的一阵厮杀呐喊和乱枪声响过后,镖局临时组织的援兵也迅速赶到。此刻乱兵因见攻破栅栏再也无望,也不愿多伤人手,便另转它途去寻找发财的机会了。
而直到早上硝烟散尽,被焚毁的其他街区逐渐暴露在晨曦之中,众位镖师和胆战心惊的商户们才看到被封死的栅栏口外面,是一副如何惨烈的景象。
只见四十余个被刀砍死的乱兵横七竖八的倒着,血迹几乎把整个街口地面都染成了黑紫色。而就在这些尸体中间,玉惟的尸身却仍然站着,他的后背紧紧靠着栅栏,身上中了六七枪,已经死透了,可眼睛却仍然凶恶的睁着,手里也还紧握着刀把子。那把刀还刺穿了一个乱兵的脖子,两具尸体就这样通过武器连在了一起。
大家见状激动万分,带着对救命恩人的感激,赶紧四处去寻找玉爷的下落。
幸而玉爷运气尚佳,他被压在一个士兵的尸身之下,身上虽然也中了枪已经昏迷,但毕竟不是要害,还有呼吸。
会友镖局和洋行有生意往来,因此认识不少洋大夫。众人把玉爷从尸体下拉出之后,便赶紧派人把他送到了东交民巷里的洋医院里,总算是捡回了一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