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晋昭公 第1节 集体发财(1 / 1)

现在,坐在晋国国君位置上的,是晋平公之子公子姬夷,史称晋昭公。晋昭公,公元前531年至公元前526年在位,在位仅6年!出生年月不详细,按照晋平公去世时大约40岁算,算他16岁生儿子,此时的晋昭公最多也就二十来岁!

也就是说,晋国自晋悼公寿未过30,晋平公寿最多40,到现在晋昭公,寿仍旧不过30。都是短命的晋国国君啊。

国君短命,那便会给卿大夫们足够的机会为自已家族谋利,除非晋昭公也象其爷爷晋悼公那样,自少年起便英明神武得很,否则,晋国是要危险了。事实到底又是如何呢?

我们就看接下来的晋国风云吧。首先得看看现在晋国国内的政治势力情况。

此时的晋国六卿基本没动,除了下军佐因智盈英年病逝,由其子智跞接父亲之位担任外,其余没变。此时六卿人事为:中军帅佐韩起、赵成;上军帅佐:中行吴、魏舒;下军帅佐:范鞅、智盈。

楚国此时国君为楚灵王,这是一个信奉武力的楚王,一生荒诞无比。公元前534年,楚灵王居然趁陈国内乱,干脆出兵灭了陈国,将陈国变成楚国的一个县!要知道,陈国可以说是楚国最为忠心的跟班,此时居然被楚国所灭,真是匪夷所思!

然后,楚国又多次出兵讨伐传统世敌吴国,并灭了赖国。

有人要问,世界不是和平了吗?是的,弭兵会盟楚国是签了字的,但那主要是中原诸侯的事。象吴国根本没参加弭兵会盟,所以楚国打吴国是没问题的,灭了赖国这样的东夷小国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陈国呢?陈国可是弭兵会盟上的签约国,晋国难道不管么?

晋国当然要管,但现在没有工夫,因为晋国国丧嘛。

楚灵王正是利用了这个时间差,干净利落地灭了陈国。全世界都拿这个胡作非为的楚王没有办法,看起来,中原诸侯要当心了,大家还是抱紧老大晋国的大腿吧。晋平公去世,大家便又有机会去向晋国示好了。

晋昭公即位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办好父亲晋平公的丧事。这个丧事,却令列国诸侯吃了一个大闷亏。我们就讲讲郑国是如何吃闷亏吧。

作为当时的春秋诸侯之长的晋国国君晋平公去世,各国当然得去吊唁送葬。郑国人认为既要去一趟晋国,干脆也顺便把朝见晋国新君的事也办了,将贡赋也交交掉,省得再次出使晋国。

郑国人是这样想的,其他国家的人也都是这样想的,毕竟,远道而去,能够一次性将事办完了,那总是好的。

但是,奔丧送葬就是一个礼节性的问题,各国派出卿大夫去一趟就行,即轻车简从即可。

而朝见晋国新国君晋昭公,那就是要带贡赋去。带贡赋是什么意思?至少要用百辆车来装,那就需要上千人护送的一支队伍。

但令各国诸侯目瞪口呆的是,晋国人貌似对朝见新国君的事没作任何安排,一切围绕着晋平公的丧事。

根据周礼,诸侯五月而葬,什么意思?就是象晋平公这样的诸侯国君薨了,得停尸五个月后才下葬。各国派出前来吊唁送葬的卿大夫本以为,你晋侯抽个时间,将大家朝见、纳贡的事先办完了,各国的护送贡赋的相关人员都可以早点回国。

呆在晋国,每个诸侯国都有数百人甚至上千人,这笔差旅费开支数目也是相当庞大的。

韩起作为中军元帅,此时当然是主事的。本来,韩起已经作了相应的安排,但当韩起看到各国送来的大车小车的财物后,他突然有了想法。他召集了六卿开会,会议决议很快出来了:兼于先君对世界和平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先君之葬礼一定要严肃隆重,期间不得有其他的国事安排。

几个意思?那就是说,咱晋国这几个月内,只办理丧事,不负责其他。

韩起派人对各国使臣说,因为先君刚走,寡君尚处于极端的悲伤中。况且,现在正处于服丧期,总不能违反丧礼,穿上吉服来接见大家吧。

言外之间,你们这个时候去朝见新君,是完全违反礼制的。

六卿领导除了还只是一个少年的智烁还有些不懂外,其余的都心照不宣:发财喽。

这下,列国诸侯真正是摊上大事了,难道大家把贡赋再运回国内?这样太失礼了吧。就象一个人去看望人家,拎着大包小包都进了人家家门,难道还可以将礼物都拿回来?

大家算了一笔帐:呆个几个月,按人均花销计算,这笔费用太宠大了。于是,有聪明人想出办法来了:干脆将带来的贡赋当作礼物,尽快送给晋国的卿大夫们,算是搞关系的费用了!列国人员只留下送葬的几个人即可,这样虽然损失了这些贡赋,但至少节约了大把的差旅费。

大家前后算了一下,发现宁可再送一送贡赋也是划算的。是的,与其呆在晋国花一大笔钱,不亚于大家今年给晋国的贡赋。还不如将贡赋用于人情支出,毕竟,晋国新君这么年轻,今后主导晋国国政的肯定是以韩起元帅为首的卿大夫们。

就这样,韩起不动声色,带着晋国的卿大夫们,集体闷声发了一次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