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晋悼公 第16节 逼阳之战(上)(1 / 1)

秦国趴下了,那楚国呢?去年楚国不是屯兵共城,为秦国进攻晋国遥相呼应吗?这帐当然得一块算!强悍的晋悼公貌似不想过这种独孤求败的日子,不管是谁,只要敢捋晋国虎须,就得让他付出代价。

关键是这帐怎么算法。毕竟,楚国仅仅是答应了秦国联合出兵的请求,出了兵,但没有侵略晋国,甚至连晋国的中原盟国也没遭到侵略。那就借机让楚国佬看看中原诸侯联盟的实力,秀秀肌肉吧。

这次秀肌肉,必须将吴国带上,去年10月,吴国答应加入中原诸侯联盟,但只是一个口头表示,必须要将这个制衡楚国最坚强有力的诸侯给拉进来!为了吴国,晋悼公下令,各诸侯国赴吴国不远的柤地开会。

柤地,今江苏省邳县北。对吴国如此重视,吴王寿梦欣然参加。就这样,公元前563年4月,晋国、齐国、吴国、宋国、鲁国、卫国、曹国、莒国、邾国、滕国、薛国、杞国、小邾国共13个诸侯国的国君(齐国派了世子姬光参加),在柤地会盟,会盟的主要精神便是热烈欢迎吴国加入中原诸侯联盟,共遵晋国为诸侯盟主,共同对抗楚国。

有点名气的诸侯国都来了吗?没有,秦国、楚国当然不会来,没来的还有郑国、陈国、蔡国、许国等国。很显然,这些诸侯又都选择了归顺楚国,尤其是郑国、陈国,这些年一直在晋、楚两国之间摇摆。

但就这样开个会算了?这次盟会可不是什么衣裳之会,按晋悼公命令,各国都带了精锐部队参加,是严格意义上的一次刀兵盟会。那要不就再组织一次联合军事演习?让楚国人看看中原诸侯之军威?

上次鸡泽之会就是这样的,但这种老套路到底有多少现实意义,晋悼公举棋不定。晋国中军佐士匄、上军帅荀偃向晋悼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略:

要对付楚国,除继续实施晋国倡导的疲楚法外,还要为待楚国精疲力竭时集中原诸侯之力予以及时快速打击,对楚国来一次外科手术式打击,从而达到象教训秦国那样,让南蛮楚国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北上中原。

如果郑国忠心点,那从郑国发起突袭是最好的选择。但郑国就是一颗墙头草,实在不可靠,一旦条件成熟,郑国又附楚,那就前功尽弃。郑国的价值在于疲楚,那就另行选择一个诸侯吧。

对晋国来说,中原诸侯中最可靠最坚定最忠心的当属宋国,如果从宋国发起对楚国的袭击,那就必须打开一条从宋国直接通向楚国的通道。这条通道,便是逼阳。

逼阳,妘姓诸侯,今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西南。这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国,祝融之后裔建立的国家,被周王朝视为东夷之国。因为与楚国同属祝融之后,与楚国关系相对密切。

既然你逼阳与楚国交好,那便打你个丫丫的。晋悼公下令讨伐逼阳,战略意图非常明显:灭了逼阳,将逼阳送给宋国,既奖赏宋国长期忠心追随晋国之功,更为中原诸侯联盟以宋国为跳板打击楚国打开一条新的通道!

八卿会议上,荀偃、士匄将这个战略计划提了出来,中军元帅荀罃有点举棋不定,他对晋悼公说:“主公,逼阳从未主动进犯过中原,亦从未参加过楚国同盟。讨伐逼阳,师出无名啊。”

荀偃道:“元帅,逼阳为祝融之后,与楚国同宗,长期亲楚,我们既然要对付楚国,当然得亮亮军威。按照主公的意图,暂时不直接与楚国交战,那就不要去惹楚国同盟的郑国、陈国、蔡国、许国等国了。逼阳既然不是楚国同盟,此时讨伐,正是时候啊,怎么说是师出无名呢?”

士匄也道:“拿下逼阳,就打通了从宋国出发随时打击楚国的通道,元帅还要犹豫什么呢?”

荀罃道:“主公,据臣了解,逼阳城高墙坚,现在联军齐聚,以我晋国为首,臣是担心逼阳万一攻不下来,大失我晋国威风啊。”

荀偃大笑起来:“小小一个逼阳,攻不下来?元帅,您过虑了吧?这样吧,就由我率一军把逼阳拿下如何?”

士匄担心功劳全部被荀偃得去,忙道:“元帅,让我率一军打逼阳吧,我保证,不出十日,定拿下逼阳。”

荀罃无奈,按他的本意就是派人去和逼阳谈判,如果逼阳愿意直接归顺晋国,那就和逼阳订立盟约。但这个也有些不保险,万一逼阳也是另外一个郑国呢?再说晋悼公的战略意图也是为了最后击败楚国,于是,下令攻打逼阳。

逼阳国国君妘豹哪里会想到这么多的国家一起来讨伐自己这个小小的逼阳?自己招谁惹谁过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夹于宋、楚之间,两国又是世敌,为了自身安全,逼阳一直来既不附楚亦不附宋,只是安心治理自己这个小国,从不主动侵犯他人,再低调也不过了,难道这也有错?

妘豹想想便来气,按理,你要来讨伐我逼阳,总得有一个理由吧。退一万步讲,你至少得派人来先跟孤谈谈吧,我逼阳不想跟你晋国打,投降你不就得了?但你现在居然闷声不响便直接来讨伐,太霸道了吧,你晋国了不起是吧?那就让你了不起,孤就跟你玩命得了,绝不投降!

逼阳的人民也愤怒了,那绝对是出离愤怒的那种愤怒,于是,除了逼阳将士外,全逼阳城的百姓都纷纷主动请缨,参与了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

联军虽然号称13国诸侯联军,但黑压压全部压上去攻打一个小小的逼阳城那是要令人笑掉大牙的,统率荀罃决定由荀偃、士匄率领晋国一军以及鲁国、曹国、邾国三国军队负责攻城,联军其余部队均驻扎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