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此时的伯宗却还是春风得意之时,人得意时,意外便总要出现。打击伯宗的意外便是恃才而骄!
原来,伯宗的智慧总在晋国朝堂闪烁,这让不少人对他有意见。特别是当晋景公在朝堂商议一些大事时,往往晋国卿大夫们发表了意见,伯宗根据自己的思路和判断,直言不讳予以反驳,这让不少晋国重臣心里不爽。
一般的人不爽也就得了,但如果让郤氏家族的郤锜郤犨郤至不爽那便要摊上大事的!伯宗的夫人非常担忧,她曾经提醒过伯宗要收敛,哪怕是自己的意见建议是对的,也要讲究一个方式方法,不能直言不讳,让人下不来台。
但伯宗以为自己深得国君信任和重视,自己更是为国家社稷为国君,做人坦荡又有何惧?所以有一次,伯宗看到郤氏家族在晋国朝中势力太过于庞大,他便建议晋景公要注意郤氏,应该予以必要的节制,不能过于让郤氏的势力膨胀。
晋景公非常欣赏郤氏,尤其是郤至率军取得对齐鞍地之战胜利后,晋国可谓是连年顺利,所以他是刻意提拔重用郤氏家族,而打压赵氏家族。所以伯宗的话他没听进去,仅仅是在必要时提醒了郤氏。
这种必要的提醒往往是这样的:“你们郤氏现在在朝中力量很强大,伯宗这样的智者都开始担忧起来,所以寡人希望你们一定要注重团结各大臣,低调从事,不要让人家对你们有所猜忌。”
得,这就把伯宗给卖了。谷氏对伯宗恨之入骨,但由于晋景公宠信伯宗,所以一时也拿伯宗无可奈何。
晋景公去世后,郤氏更加飞扬跋扈,伯宗便成了郤氏的重要整治对象。伯宗之子伯州犁感觉到了危险,他劝父亲务必要小心谨慎,不要再次得罪三郤。
以伯宗的睿智,他当然已经感到了伯氏面临的危险,他对伯州犁道:“儿呐,父亲为人率直,容易得罪人。但这世上,只要咱心存善意,坦荡为人,一切以国家社稷为重,得罪君子是没关系的,就怕是得罪小人。现在郤氏就是小人,父亲不幸得罪了他们。你一定要记住,如果有朝一日,父亲被害入狱,你就立即逃亡。现在中原诸侯,都服从晋国,各诸侯国都无奈听令郤犨这样的小人。如果你逃亡,你只能逃亡到楚国,唯有楚国方能存续我伯氏一脉啊。
但已经晚了,郤氏开始对伯氏下手了。公元前576年,负责刑狱的司寇郤至暗中令人以诽谤朝政之罪检举伯宗。
伯宗被下狱,伯州犁便逃亡去了楚国。楚国国君楚共王知道这是一位大贤才,立即任命伯州犁为楚国大夫,太宰一职。消息传到晋国,郤氏立即将伯宗定为卖国通敌之罪,准备开刀问斩。
这可是晋国政坛上的地震级别的大事件,晋厉公不相信伯宗会反叛晋国,其子伯州犁逃亡去楚国是不得已的事。他很欣赏伯宗,而且此时他更有意整治晋国卿级班子,象伯宗这样家族势力偏小、能力出众、为晋国立下许多功勋的人当然是自己意想中的人选。
他不愿伯宗含冤而死,于是亲自率晋国各卿大夫赴狱中听取伯宗申辩。
但三郤在场,伯宗就算是浑身是嘴哪里还说得清楚?他更清楚国君此时有意救他,但国君如果此时救他那可是犯险,毕竟郤氏的势力太可怕了。只恨我伯宗无能,不能早日设计除去三郤啊!
伯宗不想辩解,他知道自己不能辩解,自己能够为晋国所做的最后一件事,那便是增加郤氏的罪恶!于是,伯宗用无比冷峻犀利的目光朝着郤锜、郤犨、郤至逐个射去。郤锜等人不寒而栗,众人纷纷心中叹息。突然,伯宗一阵狂笑,接下来便是令所有人都震惊的一件事发生了:伯宗咬下自己的舌头,然后把这截血淋淋的舌头吐向郤锜!
伯宗的舌头,那是晋国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就是这根舌头,他为晋国的强国富兵作了多少贡献啊?
晋厉公呆了,他一言不发,弯腰捡起伯宗的舌头,仔细看了看后,把舌头塞到郤锜袖子里,喃喃道:“好,好!”然后,转身而去。
伯宗继续狂笑着,他目送着国君离开,最后是一头撞在墙上,登时气绝而亡!
晋厉公亲眼见到了伯宗之死,晋国公卿大夫亲眼见到了伯宗之死,伯宗,一位晋国功臣,就这样死了。谁都知道,伯宗是被郤氏害死的,而且,谁都知道,郤氏是当着国君的面害死了这位晋国贤大夫!
伯宗死后,郤氏更不手软,借机屠灭了伯氏家族,将原属于伯氏的土地都纳于郤氏家族。
这就是郤犨前面所说的,伯宗之事让晋国许多人都对郤氏不满。
伯宗,死得惨烈。但伯宗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伯州犁到了楚国后,得到了楚王重用,为楚国立下了赫赫功勋。只可惜,权力斗争在晋国有,在楚国也有。尽管到了楚国的伯州犁吸取了父亲的教训,一直低调为人处世,但后来还是被楚灵王所杀。
再后来楚王又重用了伯州犁之子伯郤宛,结果伯郤宛又在楚国权力斗争中被杀。伯郤宛之子伯嚭逃亡到了吴国,深得吴王宠信,官至宰辅。吴国被越国灭后,伯嚭又赴越国,仍旧官居高位,太宰。
到后来,伯氏又出了一个牛气冲天的云孙,即伯宗的第九代孙钟离眛,成了秦末汉初西楚名将,担任西楚霸王项羽麾下左司马、骁骑大将军,为项羽的楚国霸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只可惜功高盖主,再加上刘邦阵营多计谋,最后受到项羽猜忌,结局是自杀身亡。
厉害啊,伯氏家族!
只是令人唏嘘的是,这个时候的晋国,却自掘坟墓,灭了柱国大臣伯宗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