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书记也在最近召开了一次市委常委会,但是重点却是研究今年“两会”的问题。在会上,她重点强调了纪律问题,而纪律问题的核心就是要求每一位常委多了解舆情,发现问题,一定要让组织意图得意完全地实现。
今年我们上江市的“两会”除了常规的讨论研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关于选举我成为市长的问题了。所以,荣书记谈到的组织意图问题,大家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组织意图是每到选举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组织就是党组织,组织意图就是一级党组织在选举的各个环节的方案,具体的讲,就是党组织想让谁当选,怎么当选,如果党组织推选的候选人有选不上的可能,该当采取哪些措施,每个环节都有十分详细的工作方案。
对于我们上江市来讲,这次组织意图的实现与否对荣书记来讲肯定是有着很大压力的。组织意图说到底就是上级组织的安排,而要实现上级组织的这种安排,她这位市委书记必须要能够把稳得住局面。一旦到时候局面失控了的话,她这位市委书记是要负重大责任的。
所以,她对这件事情的紧张程度绝对不亚于我。
荣书记也认真地看了我们的政府工作报告初稿,她还算是比较满意。说到底,政府工作报告就是两个方面的内容:对上一届工作的总结;下一届工作的计划,或者说是要实现的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在一般老百姓看来都是大话、套话,而且词汇贫乏,读起来没有滋味,但是真正关心这份报告的人就会知道,这其中的内容和每一句都是经过字斟句酌的,无论是提法还是表述的准确性上面都是花了大工夫的。
这份报告的出台,首先是市政府办公厅组织了一帮人,他们分别写出了各个部分的内容,然后综合在一起成为了最初稿。接下来是副市长们就自己分管部分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再综合成次初稿。最后才是我审阅后提交给荣书记,她签署了意见后才成为了可以上会研究的正式报告。
各级政府是非常重视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它相当于是一级党委和政府一年政绩的总结性文件,而且也是一级政府办公厅工作人员文字水平的最好体现。
说到底,这政府工作报告就是一篇大文章。
两会期间,代表们在讨论这份报告的时候肯定会这样评价:
——报告具有四大特点:全面、客观、亲民、务实。报告全面系统、翔实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报告篇幅紧凑,但每句话都有具体实际的内容。报告肯定成绩实事求是,指出问题不予掩饰,尤其是对工作中的不足和困难,虽然着墨不多,但认识十分到位,有利于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
通篇贯穿了亲民爱民的观念和意识,把关于民生的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关心群众幸福指数。
报告从头至尾没有华丽的词藻,全部都是实事求是的工作,且用具体的量化的数字来说话,反映出政府的务实作风。相信本届政府一定能将上江市的工作在目前基础上做得更好。
——政府工作报告思路清晰,实事求是,目标具体,措施得力。过去五年,是上江市发展最快的五年,使广大市民得实惠最多的五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多个方面予以总结概括,也是干部群众的亲身感受,这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顽强拼搏的结果。。。
&
nbsp;——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谋划未来理性科学,部署今后工作具体务实。过去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江市建设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发展成就实实在在,有目共睹。今后五年,是上江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此外,这次的常委会还研究了人事问题,而且这次重用主要是因为陈书记而后来被靠边的那部分人。这件事情在本次的常委会前荣书记找我谈过,当时我很不理解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结果她告诉我说:“最近我看《史记》,很有收获。目前我们上江市还是有些人心浮动,特别是那个肖倩华,她搞的那个集资,赢得了很多人对她的好感与同情。
由此很多人就开始觉得我们当时对她和其他的人很不公平了。所以,为了上江市目前的稳定,为了组织意图的顺利实现,让你的当选不要出任何的问题,这是一步必须的棋。”
我还是有些不解,“《史记》里面有这样的方法?”
她笑道:“我们学习历史,要活学活用嘛。《史记》里面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刘邦封赏他最恨的人,以此来维护稳定。这个故事你知道吧?”
我顿时恍然大悟,连称“妙计”。
荣书记讲的这个故事我当然知道——
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开国之初,刘邦看见很多将军聚在一起发牢骚,刚想走进去听听,将军们就立刻不说话了。
无奈,刘邦只好找来张良询问。张良如实禀报:“将军们正在议论造反的事!”刘邦听了,不免有些惊恐:自己刚做了皇帝,天下初定,如果现在有人造反,肯定会危及江山。
刘邦急忙询问详情,张良分析说:“您当年起义征战,全靠这些将军们出生入死才夺了天下。现在您当了皇帝,将军们最关心的就是官位和封赏。但他们担心您徇私,自己得不到合理的待遇;还有些人曾得罪过您,害怕遭到处罚。所以,他们才聚集在一起密谋,要是封赏不合理,就谋乱造反。”
听张良这么一说,刘邦才明白过来,赶紧商讨应对办法。张良说:“陛下请告诉我,平时您最恨、而且将军们都知道的人是谁?”
刘邦答:“当然是雍齿。虽然他作战勇猛,立过许多战功,但他依仗着功劳,说话不顾君臣之礼,几次让我在大臣面前难堪,我真想把他给杀了。”张良笑着说:“只要您马上封雍齿为侯,那些密谋造反的将军们看到陛下封赏了自己最恨的人,就会消除顾虑,不会造反了。”
随后,刘邦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封雍齿为侯,同时又宣布加快定功封赏的进度。见此情景,那些准备滋事的将军们全都放心了,一场将要发生的叛乱就此平息。
这其实是一个很多人都熟知的故事,但是要活学活用它却并不是那么的容易。这就如同很多人可以背诵三十六计,但是却鲜有人能够灵活地用到实战中一样。从古至今的每一次朝代更替,战乱频繁之时,真正的军事家却只有那么少数的几个人罢了,这其中的道理就在于此。
官场上也是如此,众人齐过独木桥,最后能够到达高位,掌握绝对权力的只有少数,而这少数的人大多必定是深谙官场法则并具有大智慧的那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