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想法和英灵(1 / 1)

宗明天下 七帅 2174 字 2023-09-13

允熥等着方孝孺下去了,对王喜说道:“快把昀芷叫过来。”然后自己走向宝庆她们读书的侧殿。

允熥心不在焉的看着宝庆她们读书,不时还有些生气的表情,惹得敏儿提心吊胆的:莫不是我想要戏弄先生的事情被父亲知道了?现在父亲就等着待会儿教训我呢吧?

不一会儿,昀芷走了进来,对允熥行礼说道:“见过皇兄。”她看出来允熥的心情不太好,所以用了比较正式的称呼。

允熥带着她来到旁边的一个侧殿,让下人们都退到门口,然后伸出手拧着昀芷的耳朵。

昀芷马上叫道:“疼!疼!疼!皇兄轻一点儿。”

允熥又拧了一会儿,然后才松手。昀芷马上用手捂着耳朵泪眼汪汪的看着允熥。

允熥其实松手的时候气已经消了,本来对他来说也不是太大的事情,只不过作为国内儒家的代表人物,并且因为推崇周礼而允熥也可以接受的方孝孺进谏了,所以允熥也只能做些样子。

但是允熥还是装作生气的样子说道:“你今日怎么去上方孝孺的课了?我不是让人嘱托你避开他的课吗?”

昀芷说道:“怎么没有避开?我可是没有想去听方先生的课的。但是我听完了前一节黄淮先生的课之后,还没有来的及走就被方先生发现了。”

好吧,允熥觉得昀芷的运气不太好。然后允熥说道:“这也罢了。那你为何要去学兵略?莫非你还想着以后领兵打仗不成?”

昀芷说道:“女子就不能领兵打仗了?李唐的平阳昭公主就打过仗嘛!”

允熥笑道:“怎么?你还真想用兵打仗?”要是她真想,允熥也不是完全不能给机会的。

结果昀芷说道:“那倒不是。听说打仗会死很多人的。我母妃年幼的时候经历过打仗,可害怕了,所以我也是不太喜欢打仗的。”

“但是文学这些东西我都没什么兴趣,诗词什么的都不喜欢,也就是兵法什么的我还有些兴趣,还有治理地方什么的我也觉得还行。”

‘这是一个幼年期武则天类型的女子啊。’允熥想着:‘可惜没有一个叫做李世民的国王或者皇帝能把你纳入后宫了,之后的才人-尼姑-皇妃的事情更是完全不可能。’

允熥想了想,说道:“我还是不能允许你去学习兵略和理政。”然后允熥看着有些不高兴的昀芷接着说道:“但是你可以去偷偷学习嘛!”

“那课堂又不是不让你进的。顶多我每隔几天就要批评你一顿罢了。”

昀芷明白了允熥意思,高兴的说道:“嗯,我明白了。三哥最好了。”

允熥也笑着说道:“那就是以前的三哥不怎么好了?”

昀芷嘻嘻笑着,并不答话。

允熥又问道:“怎么昀兰和昀蕴没有和你一起学习?”

昀芷说道:“三哥,二位姐姐都觉得与兄弟们一起学习有失体统,所以不愿意。当然也是怕先生们不同意,惹出事情来。”

允熥接着问道:“那你们平时都在自己的寝殿干什么?”

昀芷

答道:“和自己的侍女说说话,学习刺绣,看看唐传奇和宋代的词话什么的。”

允熥觉得其实还行,对于他来说只要有小说看能一直在家里憋着待着不出门;但是这显然不是合适的成长方式,所以允熥说道:“你回去了和昀兰、昀蕴说,说是做兄长的命令她们去学习的。”

昀芷说道:“知道了,兄长。那没什么事儿了我先退下了?”

允熥点点头,昀芷转身回去了。

允熥接下来又回到了宝庆她们上课的地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坐在一旁。这让敏儿十分难受,一直到结束今日的课程她都很难受。

第二天上午正在批答折子,实际主编《太祖实录》的解缙来见允熥。

允熥见到他,问道:“解卿,怎么,《太祖实录》编纂好了?”

解缙行礼答道:“陛下,现在已经编写到了洪武二十八年的事情,快要完成了。”

“臣今日前来,是想请示陛下,这洪武二十八年的卡廷之战,是按照史官对于此事的记载来写吗?”

听他提起了卡廷之战,允熥顿时有些恍惚,直到现在,他有时还会梦到那一战就在他身边战死的人,包括陈兴、蓝琏、秦楠等人。那血与火的情景,恐怕他这辈子都忘不了的。

允熥先是踌躇片刻,然后对一旁的中书舍人说道:“拟旨,凡京卫曾参与洪武二十八年卡廷之战的兵丁之家属,一律赏赐上等绸缎一匹;外地卫所之兵,一律九月份发放双俸。”

“阳和侯蓝琏,独女蓝思齐益禄五百石;陈兴之子陈永华,赏赐上等绸缎十匹;秦守山赏赐上等绸缎八匹。”

“另拟一圣旨,在承天门外设立英灵庙,所有为大明立功战死的兵丁,都可以在英灵庙设立牌位。朕每年拜祭功臣庙之后拜祭英灵庙。”

解缙作为文官,当然反对这样的旨意;不仅是他,允熥刚才的声音不小,暴昭等人也都听到了。

暴昭站起来说道:“陛下,对于这些为大明战死的兵丁赏赐即可,何必如此厚待?陛下还亲自拜祭。”

允熥说道:“这些为大明战死的英灵,难道不应该纪念嘛!他们与名列功臣庙的功臣,不过是有立功大小之不同,都是为我大明献出生命之人,为何功臣庙朕可以拜祭,英灵庙就不可拜祭!”

然后他不等暴昭等人继续说话,斩钉截铁的说道:“爱卿不必多言,朕意已决!”

开玩笑,允熥是绝对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主意的。这除了让自己的良心安定一些外,还是要收拢军心。

华夏人大多不信什么漫天神佛的,就是信也大多是浅信,允熥之前的宗教体系就是针对极少数虔诚的信徒的,大多人用不到那玩意。

但是华夏人大多还是相信死后的鬼魂存在的,这其实也是华夏传统的祖宗崇拜的一部分。在华夏,只要是家里有些余钱的,哪怕家里吃得、穿得差些,也要买好东西祭祀祖先。

这下子对于这些为大明献出生命的军士的祭祀由皇帝承担了,各地的军士必然十分感谢允熥,并且知道了自己死后有皇帝亲自祭祀,更加愿意为大明卖命了。所以设立英灵殿和皇帝亲祭的事情必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