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战事(1 / 1)

六王爷吴阁老刘阁老靖远国公景宸大理寺卿洛西河,他们面容冰冷的站在门口,静静的看着赵胡真。

那一刻,赵胡真脸色顿时惨白的没有一丝血色,而人也瘫在地上。

……

小九将这件事情学给夏云桐听的时候,夏云桐觉得很解气。

而且也很是佩服这些人。

可以说,从上到下都是聪明人。

他们真想要收拾一个人,绝对不会让这个人有一丝一毫翻身的机会,这些官场的老油子,做这些事情向来是得心应手,赵胡真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会阴沟里翻船吧。

反过来说,如果不是赵若大着胆子去找夏云桐,想来赵胡真依然会逍遥自在的做他的礼部尚书,那梅夫人依然掌管着赵家后院。

很可能等赵青回来的时候,他的娘亲不在了,他的妹妹会被赵胡真和梅夫人给嫁的远远的。

那时候还真就是什么办法都没有了。

所以说千万不要太过丧心病狂,有些报应也许来得晚,但是,肯定不会迟到。

在这个朝代,如果想要给一个人定罪,从头到尾只要证据确凿,速度向来是很快的。

几天之后赵家就被查封了,因为这里边还涉及到买官卖官贪污受贿问题多了去了。

就像这京城的官员,从上到下,有几个敢说自己干干净净,没有贪污一丝一毫,也许有这样的清官,可那也是凤毛麟角。

赵胡真家产充公,赵胡真和梅夫人一起被判三千里流放,流放的地方不是北疆,而是岭南瘴气丛生之地。

府里的丫鬟婆子下人通通被顺天府关在一个大宅院里等待着发卖。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赵若与被告是父女关系,但是她却又是替母报仇的。

所以,官府将属于袁氏的嫁妆全都挑了出来,已经被赵家花掉的却也只能不再计较了。

不过还是将家产拿出一万两银子和一个大宅院给袁氏做补偿。

这是皇帝沈哲单独下的圣旨。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了,这是皇家给受连累的那些前太子殿下拥护者的补偿。

是朝廷释放出的一个信号。

袁氏的身份他们自然清楚,于是,有的觉得大快人心,有的人家则是心里惴惴不安。

赵若因为状告亲生父亲,是要有所惩罚的,但她只是被象征性的,罚在家里禁足一年。

这已经是对她最温和的一个惩罚了。

至于赵家,现在早就不存在了。

赵胡真的庶子庶女以及几个小妾都跟着一起流放了。

一家人一定要整整齐齐的。

这些事情都处理完之后,一封书信就送去了北疆。

接到信之后的沈栖写了一封回信,鉴于赵家的情况,他让暗卫老大根据手里的册子关注那些还活着的詹士院官员的后人。

有流放到北疆的已经被他安排在了丘州。

而那些流落到其他地方的,他让鼠一暗地里去关注。

当书信送回去的时候,已经有探子来报,远方出现了北鞑国的骑兵,朝着野狼山的方向急行而来。

不管是丘州还是金州,此时早就进入了战备的状态。

也不管是军士还是老百姓,此时同仇敌忾,群情振奋,差不多是嗷嗷叫着一定要将北鞑国的骑兵拦在野狼山以北,让他们损兵折将,再也不敢进犯中原。

为什么有这样的底气呢?

那是因为给北鞑国骑兵准备了一个又一个的陷阱。

而他们日夜练兵,成效极大。

金州这里,虽然骑兵没有北鞑国多,只有五万人,剩下的是步兵,但是,在此之前,朝廷已经下旨让西南和东南的总兵,分别调出三万兵马去支援丘州。

当春风终于吹到这片土地的时候,路已经没有那么难走了,可是却满是陷阱。这让鞑子们骑兵的速度慢了很多。

而这时候,道路两侧总会有南梁国士兵在伏击,伏击的人身手很好,打完之后,不管胜负,转头消失在茫茫的森林中。

鞑子也做好了准备,但却没想到还会有这样的伏击。

所以是有些出乎意料的。

几乎没有给他们反应的机会,先行部队接连受挫,人仰马翻,南梁国士兵为此早就训练过无数次,配合的特别默契,实在拦不住就直接将马砍翻,如果能截住就只砍人,不伤马,毕竟对于南梁国来讲,骏马可是很宝贵的。

鞑子的先锋部队虽然骁勇善战,可南梁国士兵在夺回金州之后士气就特别高涨,所以也同样非常的凶猛。

带队的是大王子,听到先头部队报过之后,满脸都是阴沉的怒色,什么时候那只任人宰割的兔子,竟然敢露出牙齿伸出爪子来咬人了呢?

那么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他一定要将兔子的牙齿都拔掉,爪子都剁下来。

于是主力部队就朝着野狼山的方向潮水一般的涌去。

这样的战争就是古代战场所有战争的缩影。

这是冷兵器时代。

打仗讲究阵法战术,而且没有大炮,所以都是人海战与近身搏斗。

如果是以往,早就杀的红了眼,可这一次没有。

高高的城墙上,一排排的弓箭手,而那城墙之下建好的防御工事后面也是一排排的弓箭手,弓箭手是呈阶梯状,第一批放完箭,第二批再上……

利箭就像流星一般的冲向了朝这边而来的鞑子。

第一波攻击,再加上在道路上埋藏的爆炸雷,成功的将北鞑国的骑兵们给拦住了。

南梁国凶猛的防御与攻击,让大王子不得不指挥大部队朝后退了十里,甚至都没来得及打扫战场。

然后那些新兵训练有素的就朝着战场而去,快速的将射在鞑子身上的箭矢拔了下来,如果有的鞑子没死,他们还会补上一刀,这是新兵营的主要任务。

就连苏泽安这样的老将军也看的连连赞叹。

心里想的是,难怪皇太后会收沈四郎为义子呢,估计是看中他打仗的本领了吧,这的确是一个厉害的。

这一场交锋,双方都各有损伤。

战场打扫完之后,城门紧闭,杜玉成带着他的一百多个军医,又开始了紧张的忙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