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大铁矿(1 / 1)

大宋铁甲军 家家哥 2158 字 2个月前

张汉派出本村庄丁,四下打探,附近几十里都没有发现有山贼的影子,想来山贼是回去了。

再说柴进见海家庄危机已经解除了,就来找姐姐姐夫,道:“姐夫,姐,贼兵已退,咱们大获全胜,短期之内山贼不会再来祸害了,我也该回去了,村里事情太多了。”

张汉道:“我知道你事情忙,也不好留你。只是好不容易来一趟,何不多住几日呢。”

柴进说:“六七十里地,快马一个时辰就到了,不能久留了。不过倒是可以跟姐夫谈点生意,姐夫要是感兴趣可以合作。”

“哦,什么生意你说说?”张汉问。

“鱼粉,每年你们村里捕捞的小海鱼吃也不能吃,扔了也没什么用,把各种小杂鱼、扔掉不用的鱼头加工成粉末卖给我。”柴进说。

张汉笑道:“好是好,只是我们可没有加工鱼粉的设备,你提供设备,我们捕捞和加工,如何?”

“成了,就这样先,我回去研究了设备再说。这回上好的虾皮、鱼干给我弄五千斤。次品的虾皮给我弄一万斤。”柴进道。

张汉说:“没问题,一会我就安排马车给你打包,好虾皮,好鱼干可以吃。次品的虾皮那可不能吃。”

“次品虾皮也有用处,以后我会大量采购。你算算多钱,我这给你结算。”

张汉说什么不要钱,柴进非给不可,最后拧不过柴进,收了好虾皮好鱼干的钱,次品的虾皮五千斤算是白送了。

张汉又道:“随我去趟村北后山。”

柴进说:“去后山有什么事情?”

“去了你就知道了,后山有狼虫,带几个心腹弟兄。”张汉安排道。

柴进带了武松,张汉带了两个堂兄弟,一行五人快马就去了后山。海家庄这附近没什么高山,所谓的后山距离村子有六七里,只能算是个大土丘而已,山间古木狼林,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枣树,这其中就有又甜又好吃的金丝小枣,只是这年月不好,也没几个胆大的敢来采果子。

沿着小路向里走了二三里路,前方出现一片红色的乱石头堆,占据了有半个山头。

叮,系统提示:临时任务,拿下铁矿,作为原料基地,能加快发展。任务成功,奖励一万点崇拜,任务失败,无惩罚。

张汉拿起两块石头在手里敲了敲,道:“这是铁矿石,村里的铁匠曾经偷偷来这里捡石头炼铁。但是谁也没本事吃的下这么的大铁矿,据我估计露在外面的只是一小部分,里面的才是大头。兄弟你,有本事的话就拿下这片铁矿开采。”

柴进道:“姐夫,这可是一笔天大的财富,你咋平白无故送给我了呢。”

张汉笑道:“虽然这铁矿是天大的财富,可是要有本事拿才行。开矿挖山得有知府大人的批文,我们海家庄肯定是没能力拿下批文,就算拿下批文也守不住这么大的财富,很可能会带来灾难,还不如做个人情送你了。依着你的性格,柴家庄吃了肉,我们海家庄怎么也能喝点汤是不?”

“行,就这么定了。具体到时候咱们再谈分配方案。亲兄弟明算账,不会让你吃亏的。迟则一月,快则半月我就派人来勘察这矿山。”柴进也好,张汉也好,对采矿那是门外汉,要估算矿山的产量需要勘探才行。

“好,一言为定。”张汉道。

这铁矿周围无险可守,少不得修建围墙来保护一下,不过现在还考虑不到那么多,等拿下了铁矿再说。

柴进带领骑兵队伍回来了,带着十马车的鱼干虾皮,那味道冲人,距离百多米就知道车上拉的是鱼干虾皮。好的虾皮鱼干交给老梁管理,这是干活的时候给工人们改善生活用的。

次品虾皮交给养猪场,现在养猪场有两百头后备猪,预计明年就要开始生产。虾皮的作用是补钙和补蛋白质。但是虾皮的使用是有讲究的,先是虾皮晒的非常干燥,然后上大锅烘炒,炒的又香又脆的时候取出来,用石头碾子粉碎的很细很细这才算是合格。

虾粉喂猪数量很少,百斤粮食里加二斤左右就足够了,营养丰富,猪身体才长的快,长的好。

柴家庄校场,五十名骑兵肃然而立,虽然一共只有十三人参战,但是整个队伍的水平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见过血,打过仗才算是真正成长。

柴进道:“这次一战,大败过山龙的山贼数百人,光咱们十三骑直接歼灭八十二人,按照一名山贼奖励一两银子来计算进行奖励。下面颁发奖金。”

武松八两,柴勇五两,其他人每人三两。这可是真金白银的现款。其他没去护卫羡慕不已。

柴猛道:“庄主下次要带我们去,这等好事不能只让他们去。”

柴进道:“好事?你想错了吧,你以为这钱是大风刮来的这么好。你问问柴勇,我们十几人冲击山贼数百人,只能说是运气好,打的山贼狼狈而逃。当然了,作战任务肯定会轮流分配。”

“是,柴猛明白。”

“这次最大的收获不是打败了山贼,而是验证了咱们的草原马,它们完全可以冲锋陷阵。而且速度、耐力都很好。你们可以放心训练了,不用担心草原马不适应了。”柴进道。

“是。”众人应声道。

五十名骑兵分成两队,柴勇、柴猛各自带领一队,在东西两村之间来回巡逻。

东村学堂、西村学堂已经规划完毕。在村中好地段选址,修建房舍五十多间。建成后每个学校可以容纳三百名学生,可以让村中适龄儿童都去上学。不过学校修建是个慢活,预计明年三月份才能完工。目前东村学堂有五十名学生,西村学堂刚刚建立,有四十名儿童。

西村学堂,教室内孩子正在认识字,先生拿白纸写一个,孩子们读一个。教具简陋,甚至还没有黑板。不过耽误不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免学费,中午管饭。这是天大的好事。

已经到了中午,到了吃饭的时间。先生放下书,道:“现在放学,大家排好队去洗手,然后去饭堂吃饭。”

“谢谢,先生。”孩子们站起来立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