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民心(1 / 1)

红楼之开国篇 雁九 2384 字 2023-09-16

四色礼?

干果红枣一篓、桂圆一篓,金银莲子各一匣,石榴纹锦缎两匹、百子纹锦缎两匹,白玉观音坐像一尊。

同霍五、邓健预备的贺礼相比,这份礼单有吃有用的,明显是给新娘子预备的,多了人情味儿。

可是,这真的是贺婚之礼?

红枣?

桂圆?

金银莲子?

石榴纹?

百子纹?

白玉观音?

这怎么看都是催生礼!

这要是长辈送还算合适,可是他是外甥啊?

霍宝为难道:“邓爷爷,这个我爹送还行……我送,不大合适吧?”

“怎么不合适?这些贺婚礼,本是男方亲族长辈给新娘子预备的,徒三爷没有亲族……你这里预备,也是代令堂行事……”

霍宝才晓得还有这习俗,立时躬身道:“谢谢您想着了,要不然还真是失礼……”

邓老爷扶了他,道:“舅母也是母,好生亲近总是孝道!”

这才是金玉良言。

这男人成亲不成亲是两回事,成亲了有自己妻儿,别人就要让一步。

让霍宝亲近舅母,也省被舅母嫌弃,舅甥两个疏远了。

霍宝再次谢过,又看看邓老爷身边小姑娘,道:“听说亳州的桃子远近闻名,回头带给你吃!”

小姑娘闻言,面带欢喜,刚要点头,又带了矜持道:“我吃过,也就那样……倒是爷爷喜欢呢……”

“那就多带些,爷爷一半,你一半。”

小姑娘点点头,带了几分羞涩,拿出一个物件,递给霍宝:“喏,给你!”

是小羊皮匕首套,边上是祈平安的“卍”字纹,看着十分精致。

霍宝接过,从怀里拿出匕首,换下旧的,仔细换上。

“谢谢秀秀,正缺这个!”

小姑娘不说话,可眉眼弯弯,十分欢喜模样。

霍宝见状手痒,伸手想要摸摸小姑娘的双髻,到一半想起小姑娘昨天的话,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好好的,我们很快就回来!”

小姑娘这次没有避开,却是仰着头,脆生生道:“表哥摸我了,就不许再摸旁人!”

“……”

“表哥?”

“……”

“嗯?!”小姑娘侧过头,面带疑惑。

“……好!”

霍宝觉得后牙根儿疼。

冤枉啊!

这就叫摸……?

邓老爷就在旁边,摸着胡子,一副没看见没听见的样子。

霍宝面皮再厚,也有些受不住。

他对邓老爷点点头,翻身上马,勒缰绳寻水进、牛清去了。

霍五、邓健嫌马车憋闷,都是骑马。

两人都惦记孩子,眼神不由自主地寻摸过来,正好将这小儿女的互动看在眼中。

霍五想开了,笑眯眯的。

儿子长得好,秀秀丫头也不赖,以后真的生四个娃娃,围着自己叫爷爷,那真是想想都美得不行不行。

邓健却是瞪着霍宝,脸上挂霜。

这就是养女儿的悲哀了,之前瞧着霍宝多顺眼,眼下就有多碍眼。

嬉皮笑脸,失了尊重!

油嘴滑舌,就会糊弄小姑娘!

巴结卖乖,倒会哄老头!

哼!

那爪子往哪里摸?!

书都读的狗肚子里去了?

邓健摸着腰间玄铁锏,对着霍宝眯了眯眼。

第一式学的差不多了,也该开始第二式。

正头好好教教他做人的道理!

浩浩荡荡,三千多号人,出发前往州府。

“再没想还有这气派的时候!”

水进高坐在马上,唏嘘不已:“当初我们从亳州出来,同丧家之犬模样,光着腿走回来的,一顿饱、一顿饥,跟叫花子没啥差了!”

霍宝想起初见徒三、水进众人时,可不是个个狼狈,要不然也不会被山寨探子当成是进山的流寇。

“水大哥家在曲北,又不远,有空倒是可以回去看看!”

“爹娘都没了,家也不成家了!”水进叹气道:“等各处都太平些,我再回去给二老烧香。”

霍宝不知如何劝慰,去年那场旱灾没饿死多少人,可那场要命的时疫却是使得人口锐减大半。

太可怕了!

富贵权势,都要为生命让道。

再折腾出花来,一场感冒扛不住,也是一场空。

这身体锻炼还在放在头里,老爹那里也得看着,该精心保养起来。

找机会还是寻访个名医,这个时候多个靠谱的大夫,可以保命。

曲阳县到州府永阳有五十里,中间是南北官道相通

如今夏耕时节,城郊路上道路两侧有农人,远远见到大军过境,开始还慌慌张张。

等看清楚是白衫军,农人就陆续从躲避处出来。

“是佛军?”

“佛军占了整个滁州!”

“村里贴告示了,佛军免了农税!”

“还开水渠,也给赊种子。”

“阿弥陀佛,总算是给人一条活路!”

前面路边有个干干瘪瘪的老汉,手中还牵着一个童儿,颤颤悠悠地跪了,十分虔诚。

邓健高坐马上不动,骑马并行的霍五不能喧宾夺主,只好回头示意儿子下马。

霍宝翻身下马,扶了老汉起来:“老人家,这是做什么?快快起来?”

老汉身子打晃,道:“老汉拜佛祖,也拜各位将军哩……求求你们,可要守住曲阳,莫要让朝廷再祸祸百姓了!”说到最后,已经是“呜呜”哭起来。

旁边一农人怕霍宝怪罪,忙道:“小将军,这老汉五子,朝廷抽丁没了三个,三月里官兵扫荡乡野,又杀了剩下两子……如今阖家就剩下爷孙两个……老汉是怕了……”

看到霍宝下马说话,又陆陆续续有乡亲凑了上前。

像老汉一样,下跪叩首的不是一个两个,望向白衫军满是虔诚。

霍宝不好一个一个扶人,就对那老汉道:“放心,有邓大人在一日,曲阳白衫军就在一日!春时过了,夏耕有什么难处,你们可以去县衙求援……”

“明王降世,天下太平!”

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句,跟着的百姓便也呼喊起来。

“明王降世,天下太平!”

“明王降世,天下太平!”

“……”

就算曲阳县上下竭尽心力,为百姓开水渠、助夏耕,这功劳也要归在佛祖身上。

霍宝忍不住去看邓健的表情。

邓健没有表情。

霍宝翻身上马,队伍继续前行,后边的百姓跪送,远远地成了小不点,才陆续散去。

霍宝沉默了。

什么是民心所向?

这就是民心所向了。

可惜的是,这民心向的不是哪个人,而是神佛。

接下来的几十里路,百姓跪拜白衫军的情形再二再三出现。

邓健倨傲不理,就全程由霍宝下马。

霍宝年岁在这里,长相又好,百姓敬畏不减之余多了亲近,一路拜下来。

霍宝下马,水进、牛清就跟着下马护卫,以防止有意外。

童兵二百,因是霍宝亲卫,位列曲阳兵、滨江兵之前。

童兵的队列又规整,令行禁止。后面的曲阳兵、滨江兵被带的,也都规整了许多。

整个军势,严肃整齐。

百姓们哪里见过这个?

恭敬之余,心生向往,望向白衫军,目光中就多了热切。

青壮还好,夏耕在即,又都是拖家带口,就算有想法,也无法弃家舍业,十几岁的半大小子,却是全无负担,年少气盛。

等到近前,看清楚童军面貌,大的十五、六,小的十二、三,这些乡间少年更是目光热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