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中,可以看出俄国在1850年,在西伯利亚拥有不下于两万三千人的军队,大部分时亦农亦兵,战斗力不强。1894年左右常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员大约为150万(100万流动+50万长驻)按照10:1的比例,最高可依集结15万人左右的军队,但是同样的有相当部分应该是战斗力不强的军队。精锐部队不会太多,大约只会有六七万左右。以下是资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
1850年9月24日,为武装重新组成中的外贝加尔哥萨克骑兵团,根据陆军大臣的命令,从彼得格勒〔注1〕(水路经喀山)把一批武器送往外贝加尔。
根据陆军部的草案,应划入哥萨克骑兵的有:
(甲)7075名边境哥萨克
1318名外贝加尔城团
246名上乌丁斯克村镇哥萨克
623名涅尔琴斯克村镇哥萨克
1219名居住在边境线上的农民和布里雅特人。
(乙)异族团队哥萨克
通古斯团1662名
四个布里雅特团8890名
共计一万零五百五十二名
全部总计两万一千零三十三名
为武装军队和提供服装决定花费十七万七千八百二十四个卢布。武器则准备于一八五一年年底送到。
〔注1〕原文如此,应为彼得堡。——译者
瓦西里也夫:《外贝加尔哥萨克》,第三卷。
一八五一年六月,在重新组成的哥萨克军中计有男性四万八千一百六十九人。
其中列入战斗编制的应为:
四个俄国团(包括通古斯人)3504人
四个布里雅特团1726人
共计骑兵5230人
十二个步兵营一万二千四百八十六人
全军共计一万七千七百十六名哥萨克。
同上书,第34页。
1854年在阿穆尔的历史上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一年。穆拉维约夫将军亲自统率的第一批远征军从外贝加尔诸省下行到了阿穆尔。
穆拉维约夫在5月27日乘“额尔古纳”号轮船(它的机器是在彼得罗夫斯克制造的)离开锡林斯克,此行还有五十只船和许多小船。他由配备着几门炮的一营步兵和若干哥萨克(共约一千人)护送。……
……六月二十七日他到达马林斯克,他同他的一部分随员路经阿扬回到伊尔库次克。……
拉文斯坦因:《俄国人在黑龙江上》,第117、118、119页。
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知道,第二次阿穆尔航行的起因,是由于当时的军事形势必须向阿穆尔河口增派兵力,我国驻在日本和堪察加的战船预定集中到那里去。这次航行分为三批,即三个分队。一分队二十六艘驳船,由穆拉维约夫亲自率领;二分队六十四艘驳船,由十五边防营营长纳吉莫夫上校率领;三分队包括商人的船只在内共有三十五艘驳船,由卡尔萨科夫上校率领。第十四、十五两个边防次营和哥萨克混成次营也随这次航行开到阿穆尔流域……
…………
第一批俄国移民——伊尔库次克和外贝加尔的农夫——在穆拉维约夫的专差官M•;C•;沃尔康斯基率领下,也随着这次航行来到阿穆尔下游。他们到马林斯克和尼古拉也夫斯克一带安家落户。
…………
一八五五年九月末,沃尔康斯基将移民交给堪察加驻军司令扎沃依科。我们还要补充一点。据以后几年的消息称,这些阿穆尔的垦荒先锋已经在那里安居乐业。……
这样,阿穆尔就变成一条俄国的河了。现在这条河上游下游可以往来通行。河的沿岸,在还被认为是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一个个俄国村庄、粮食和国家物资仓库。……
巴尔苏科夫:《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伯爵》,第一卷。
六月四日〔注1〕,从石勒喀扎沃特沿阿穆尔派出了第一批运输队,其指挥官是在总督身边执行特殊任务的布塞中校(最后一批运输队于六月十五日派出)。舰队由一百十八艘各种各样的小船、帆船和木筏组成。远征队的先头部队由海军大尉齐哈切夫指挥。先头部队的组成是:由哥萨克中校姆辛所率领的外贝加尔哥萨克步兵第二混合作战次营(内有44名军士、6名鼓手、6名号兵和460哥萨克);由奥勃列乌哈夫上校所率领的第十三西伯利亚战备营和在雅什柯夫少校所率领的第十四西伯利亚营的两个连;共计24名军官和1636名兵士。
军队共护送二十八万九千七百五十普特各式物资,主要是为驻扎在阿穆尔河口的部队提供粮草。沿阿穆尔河而下,布塞中校为了减轻正在返回中的部队的供应问题,又在河的左岸设了四个新的附有粮草仓库的哨所,它们是:在库马拉河口对面的库马尔斯基(25人);在结雅河口附近的乌斯特-结雅斯基(50人);在流入小兴凯湖处的兴凯斯基(24人)和松花江口的松花斯基(24人)。
7月19日,布塞中校的远征队抵达马林斯基哨所。
〔注1〕指1856年6月4日。——译者
瓦西里也夫:《外贝加尔哥萨克》,第三卷。
1856年10月27日,穆拉维约夫上疏说,应以外贝加尔哥萨克来向阿穆尔左岸移民,其中包括阿穆尔骑兵团和步兵旅。他打算在五年或六年内完成这一程序,每年为此花费十万卢布。
…………
同日,特别委员会在康斯坦丁•;尼古拉也维奇大公的主持下,审议了穆拉维约夫的这一提案,决议自外贝加尔军中调拨男女共一万五千至两万人移民至阿穆尔的左岸。
从中应组成一个骑兵团和四个步兵营。同年十一月三日,阿穆尔骑兵团的移民费用规定由东西伯利亚自行筹资,而步兵营则由国库出资。为步兵营的移民共拨款五十万银卢布,在五年内每年发放十万卢布。
…………
同上书,第87、88页。
1856年底,穆拉维约夫在彼得堡逗留期间,经他亲自奔走,皇上批准设立东西伯利亚滨海省,其区划包括从前的堪察加省、乌第区和阿穆尔沿岸地区。驻军司令的驻在地指定为阿穆尔河口上的尼古拉也夫斯克。由于这一事件,这个地名才第一次披露于官方文件。皇上批准在东洋上建立西伯利亚区舰队,以代替从前的堪察加区舰队。同时任命前堪察加代理驻军司令卡扎凯维奇为东西伯利亚滨海省驻军司令兼西伯利亚区舰队和东洋各港口司令。新省的设立便确认了阿穆尔河口隶属于俄国,阿穆尔沿岸地区从此便正式并入了俄国在亚洲的版图。
巴尔苏科夫:《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伯爵》,第一卷,第477、478页。
1857年将是阿穆尔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年。穆拉维约夫成功地在圣彼得堡弄了一大批钱和人员来实现对黑龙江的占领。六月一日乌沙科夫陆军上校率领了一个由六百余人组成的步兵营从石勒金斯克乘船去阿穆尔。穆拉维约夫本人随着就带了另一部分军队启程。在这一年共有一个哥萨克步兵旅,一个骑兵联队〔注1〕,下行到了阿穆尔,并沿着江的左岸建立了许多栅卡。阿穆尔第一次被用来也给俄美公司的领地运送拓殖者和粮食。
〔注1〕二千四百名步兵(四营;六百名骑兵)。当时外贝加尔哥萨克部队的总数是十二营步兵,六个联队骑兵。——原注
拉文斯坦因:《俄国人在黑龙江上》,第139页。
第四次浮运有两个目的:
一、把阿穆尔骑兵团的三个百人队:第一、第二和第三随带他们的家属(451户)移居到自乌斯特-斯特烈尔卡至兴凯的阿穆尔左岸去(近980俄里)。
二、用武力护送和支持使者。每营均为六百人的第十三和第十四两个常备营以及炮兵营伴送迁居的哥萨克和使者,以便协助哥萨克转运他们的财产并安置下来,除此以外还要在谈判时为使者撑腰;而主要的则是把哥萨克移居到阿穆尔。
…………
1857年五月下旬,部队从石勒喀扎沃特进入阿穆尔,他们乘着木筏,随带面粉、粮食、盐、酒精等各种物资,以及活的牲口。
5月28日,总督穆拉维约夫本人和普提雅廷伯爵也驶离石勒喀扎沃特,当时普提雅廷还未接到中国政府进入北京的许可,所以前往阿穆尔河口,然后再从海路去北直隶湾,以便从另一条路进入中国的首都。
5月28日后,在加钦科上尉的率领下,第十三常备营的第三、第四连随带各种国家物资也出发了;同时,用来移居阿穆尔左岸的阿穆尔哥萨克骑兵团的三个百人队以及他们的家属也均先后出发,此外动身的还有于1855年便定居在阿穆尔河口马林斯克哨所对面苏奇村的第六百人队的家属。
穆拉维约夫和普提雅廷于五月二十八日出发,乘坐轻便船只,很快就赶上了全部军队;他们随带只有两艘炮艇,穆拉维约夫将军于六月四日,而普提雅廷伯爵则于六月五日次第到达乌斯特-结雅哨所。
瓦西里也夫:《外贝加尔哥萨克》,第三卷。
1857年迁居到阿穆尔来的第三团和其家属的哥萨克人数以及移民所携带的家畜和各种粮食数字如下:
其中25户系自愿迁移,而其余则完全是奉命:……
同上书,第103页。
1857年共出现了十七个哥萨克村落:乌斯特-结雅斯柯伊、伊格那申诺、斯基勃涅伐、阿尔巴津斯柯伊、贝依东那夫斯柯伊、托尔布津诺、奥尔津斯柯依、库兹涅佐伐、安诺索伐、库马罗夫斯柯伊、卡扎凯维奇斯柯依、卡尔萨科夫斯柯伊、布塞、比比柯娃、英诺森斯柯依、卡萨特津诺和巴斯卡伐。
1857—1858年冬,在阿穆尔河上的乌斯特一结雅斯卡雅村还进驻了第十四西伯利亚常备营,轻炮营和两门山炮(1100人)。
《第二次鸦片战争》
2、俄国征服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随即建立了行政军事机构加以控制,实施殖民统治。整个西伯利亚由中央的西伯利亚衙门管理,各地区分设督军辖区和县。督军辖区共有4个,即托搏尔斯克、托木斯克、雅库茨克和叶尼塞斯克,每个辖区下隶属几个县。17世纪西伯利亚共有图林斯克、秋明、塔拉等19个县。
3、以下内容提到了第七常备营,但无进一步解释。
184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判处死刑,后改为苦役刑,被押送到西伯利亚服苦役。一八五四年刑满后他又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第七常备兵营当兵。1859年底他被获准退伍并返回彼得堡。
4、西伯利亚各重要城市
西伯利亚
①大铁道横贯全境。主要城市还有涅尔琴斯克(尼布楚)斯列坚斯克等。②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城市西伯利亚大铁道横贯西伯利亚全境。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城市,赤塔州首府。在贝加尔湖之东,赤塔河和音果达河汇流处。人口33.6万(1985)。建于1690年。二十世纪初,附近金、银采矿业和伐木业兴起,成为通往中、朝的交通要道与军事重镇。河港。俄罗斯外贝加尔军区司令部设此。
从19世纪中期就开始研究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可能性,1891年决定修建这条铁路。当年5月首先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开始向北破土动工,1892年7月又从切尔亚宾斯克往东修建。俄国人克服了无数困难:贝加尔湖周围地区的宽阔河流、陡峭的山坡,西伯利亚东部的永久冻土层,还有严寒酷暑,到1898年,这条线路已从伊尔库次克伸展到了哈巴罗夫斯克。
1896年,俄国政府同中国协商签订了一项条约让俄国人修建中东铁路,这样经过满洲以更短的距离,更为直接地将符拉迪沃斯托克和贝加尔湖连接在一起。俄国人修建了1000多个车站,站与站之间距离主要是根据土质而定,但基本上是隔27英里一站。
从1896年到1900年,到远东旅行的人翻了一番,达到l00万人,他们中的很多人为打开中国市场起了很大作用。1904年7月13日西伯利亚铁路竣工。整个铁路从切尔亚宾斯克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联接了乌拉尔山脉的太平洋海岸,全长407英里。
托博尔斯克
19世纪末期,托博尔斯克Tobol‘sk成为西伯利亚最大的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几个世纪来,Tobol‘sk是俄国在西伯利亚的军事、行政和政治中心。
杜金卡
俄罗斯西伯利亚北冰洋岸港口,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泰梅尔自治区首府。在叶尼塞河口附近右岸。人口2.2万。建于1667年。1951年设市。海轮可直达。是诺里尔斯克的外港,有铁路线相通。通航期约4个月(6月中—10月中)。
坎斯克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城市。在叶尼塞河右支流坎河与西伯利亚大铁道交会处,西距克拉斯诺亚尔斯克247公里。人口10.5万(1985)。1640年建为城堡。附近有丰富的褐煤田。
坎斯克—阿钦斯克煤田俄罗斯最大煤田之一。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沿西西伯利亚大铁路线延展700公里,南北宽50—250公里,面积5万平方公里。深度6,000米内地质储量6,378亿吨,其中符合工业指标的4,840亿吨(褐煤)。1904年起开发。露天开采,每吨煤开采成本全国最低。1985年采煤4,080万吨,主要用作当地发电。远景规划建50座露天矿,年产煤能力6—10亿吨。
克季河
一译“克特河”。鄂毕河右支流。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平原的东南部。源出鄂毕—叶尼塞河中游分水岭(海拔约200米),向西北和西流经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托木斯克州。在科尔帕舍沃注入鄂毕河的两条汊河,至纳雷姆附近与干流汇合。长1,621公里,流域面积9.42万平方公里。沿河多沼泽、湖泊,河曲发育。主要支流有派杜吉纳、利西察等河。河口处年平均流量560米2/秒。主要用于流放木材。乌斯季-奥焦尔诺耶村至河口(约737公里)可通航小船。10月末—11月初到4月末—5月初封冻。结冰期6个月。
克麦罗沃
①州名。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南部。面积9.55万平方公里。人口531.2万(1987),俄罗斯人占十分之九,余为乌克兰、白俄罗斯、莫尔多瓦人等。首府克麦罗沃。大部位于库兹涅茨克盆地,东、西分别为库兹涅茨克山(最高点2,178米)和萨莱尔山。北属西西伯利亚平原。托米河纵贯全境。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1月-17—-20℃,7月17—20℃。年降水量300—500毫米。煤炭储量居全国各州首位。还有铁、锰、铅、锌等多种矿藏。1943年建州。俄罗斯乌拉尔以东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工业以煤炭、冶金(钢铁、炼铝、炼锌)、煤炭化工、矿山机械、电力为主。1984年产煤1.43亿吨,居全国第一位。钢产量亦居全国重要地位。城郊型农业为主,乳肉畜牧业和养禽业发达。境内交通发达。重要城市还有新库兹涅茨克、普罗科皮耶夫斯克、基谢列夫斯克、列宁斯克-库兹涅茨基及别洛沃等。
②市名。旧名“谢格洛夫斯克”(1932年前)。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南部城市,克麦罗沃州首府。在库兹涅茨克盆地北部、托米河与其支流伊斯基季姆河汇合处。人口50.7万(1985)。1918年由谢格洛沃及克麦罗沃两镇合并而成。有铁路支线通西伯利亚大铁道。附近煤藏丰富。三十年代初随库兹巴斯煤田的开采而迅速发展。工业以煤炭化工(焦化、化肥及化纤等)、机械制造(矿山及化工机械、电机、农机等)、采煤为主。轻工、食品工业也较发达。
海参崴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俄国占领后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俄国在远东地区第一大城市和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这个大港口与日本和朝鲜隔海相望,成为俄国进入太平洋的门户,战略地位异常重要。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基地。
海参崴是个有70多万人口的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距离莫斯科9288公里,是俄罗斯在远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然良港。
1877年。东西伯利亚军区工程兵司令P•;F•;温特伯格上校开始筹划在这个远东重要的港口修建防御工事,他的设计方案交给V•;P•;希罗科夫上校来负责执行。一年后,最初的海岸防御工程完成。
此后,该堡垒的第一任工程兵司令K•;S•;切尔诺克尼日尼科夫加固了海岸炮兵阵地,并在19世纪90年代构建了第一个濒海永久性防御工事。1899年工程兵上校K•;I•;维利奇科设计了一个系统的陆地防御工事方案,在这一方案基础上,V•;I•;日加尔科夫斯基和S•;F•;奇日上校从1900年开始构筑要塞的几个主要堡垒:1、2、3号堡垒,4、5号多面堡,以及三个眼镜垒,堡垒之间由有胸墙保护的堑壕相连。此外,在俄罗斯山脉和萨佩尼(Saperny)半岛分别修建了“俄罗斯堡垒”和4号要塞,这些防御工事与同期修建的旅顺口要塞都颇为类似。
1904-1905年间,初步建设完成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日军未能占领符拉迪沃斯托克。
到了1910-1916年,工程兵将军A•;P•;费南德提出新的要塞设计方案,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工程兵司令A•;P•;绍辛少将对此极为赞成。随后几年中,在从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到阿穆尔斯基湾的绥芬河流域南岸修建了1-7号堡垒和A、E、Zh和Z要塞,在俄罗斯岛的南岸和东岸修建了9-12号堡垒以及海岸炮台、反登陆有顶通道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新的要塞吸取了当时所有军事工程科技的成果,包括很多设置良好的掩体和地下通道。
补充资料:
1、“大海军”计划的产物3艘袖珍战列舰“波尔塔瓦级”(PoltavaClass)战列舰在完工之后,被立即配属到新近扩充成军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3艘“佩列斯维特级”中的2艘也被远调太平洋,以进一步充实太平洋舰队,应付远东的威胁。
2、沙皇俄国最后一任海军部长伊万•;格里戈罗维奇海军上将。
5、以下是苏联军区,时间在之后几十年,可做参考。
东西伯利亚军区:最初是根据列宁1918年5月4日签署的人民委员会491号法令建立的。当时辖区包括阿穆尔州、滨海州、堪察加州和萨哈林岛(库页岛)。领率机关设在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市。对白卫军和暴乱的捷克白军的斗争一开始,军区所属部队和领率机关人员就先后编入格罗杰科沃方面军和乌苏里方面军,因而军区实际上已撤销,1920年3月28日再次建立,辖区包括叶尼塞斯克省和伊尔库茨克省。司令部设在伊尔库茨克市。1920年10月19日,驻雅库特省和外贝加尔省部分地区的部队和机关也并入该军区。在摧毁远东的反革命基地后,于1923年1月撤销,其辖区划归西西伯利亚军区。1945年10月1日重新建立,辖区包括伊尔库茨克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雅库特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和图瓦自治州。领率机关在第50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的基础上建立,设在伊尔库茨克。
东西伯利亚军区于1953年5月撤销。其辖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图瓦自治州划归西西伯利亚军区,雅库特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划归外贝加尔军区。
军区第二次组建后的历任司令:1945-1947年П.Л.罗曼年科上将、1947-1950年Г.Ф.扎哈罗夫大将、1950-1951年И.B.古谢夫上将、1951-1953年И.B.博尔金上将。
西伯利亚军区:前身为遵照西伯利亚革命委员会1919年12月3日决定组建的鄂木斯克军区。军区辖区最初包括鄂木斯克、托木斯克、托博尔斯克、车里雅宾斯克、塞米巴拉金斯立和阿尔泰诸省。军区领率机关设在鄂木斯克。1919年12月末,鄂木斯克军区改称西伯利亚军区,1920年1月,改称西西伯利亚军区。同年5月,西西伯利亚军区归共和国武装力量主管西伯利亚的副总司令指挥,12月8日,西西伯利亚军区领率机关与副总司令司令部合并,从这时起该司令部统管西伯利亚的一切军事工作。
遵照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1922年5月6日命令,共和国武装力量西伯利亚副总司令司令部改编为西伯利亚驻军司令部,驻新尼古拉耶夫斯克(新西伯利亚),并恢复西西伯利亚军区。军区辖彼尔姆、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托博尔斯克、鄂木斯克、阿尔泰、新尼古拉耶夫斯克和托木斯克培省。1923年1月,东西伯利亚军区撤销,共辖区划归西西伯利亚军区,同年5月,西西伯利亚军区辖区彼尔姆、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和托博尔斯克四省划归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国内战争年代,西伯利亚官兵和游击队并肩战斗,并粉碎高尔察克白卫军、谢苗诺夫匪帮、温甘伦男爵匪帮及从西伯利亚、远东驱逐外国武装干涉军的功业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西伯利亚许多团和师在国内战争其他战线也无比英勇奋战。
遵照共和国革命军夺委员会1924年6月12日命令,西西伯利亚军区改称西伯利亚军区,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所有驻军及各级军事机关均属其建制。尔后几年,军区积极参加清剿富农匪帮,并支援西伯利亚和远东劳动人民恢复国民经济。1924-1925年军事改革时期,军区组建了许多地方兵团和部队(其中包括布里亚特蒙古和雅库特各民族部队),开办了20余所培训红军指挥员的训练班,截至1928年,这些训练班编为2个步兵学校和1个炮兵学校。1920年远东特别集团军组建,军区许多兵团和部队编入该集团军,其辖区亦有所扩大,原西西伯利亚边疆区、奥伊罗特和哈卡斯两自治州,以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1935年5月起)先后划归该军区。
历任司令:1919年12月-1920年M.希波夫、1920年И.Л.科甘、1920-1921年B.И.绍林、1922-1923年C.B.姆拉奇科夫斯基、1923年和1925-1928年П.H.佩京、1923-1924年和1933-1937年Я.П.盖利特、1924-1925年P.П.埃德曼、1925年M.M.拉舍维奇、1928-1930年H.B.古比雪夫
远东军区组建之前,曾经历过组织军事领率机构、组建远东第一批红军正规部队及其在国内战争年代英勇作战的一段较长的历史。远东地区第一个苏维埃军事行政机构是东西伯利亚军区(领率机关设在哈巴岁夫斯克(伯力))。军区是奉人民委员会1918年5月4日第401号命令组建而成的。1918年9月,由该军区所属部队组建了格罗杰科沃方面军,同年7月该方面军改编为乌苏里斯克方面军。1918年7月31日,该方面军在考利斯克高地、什马科夫卡和斯帕斯克地域粉碎了白卫军和捷克叛军。1920-1922年,远东苏军的作战指挥和领率机关的职权由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执行。1922年2月,远东共和国部队在沃洛价耶夫卡、斯帕斯克城下歼灭白卫军和日本占领军主力,并于10月末进入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葳),从而收复了整个远东。
6、可能有用的参考书籍。链接已全部失效,去图书馆找找吧-
1857-1860俄国在远东的扩张-
从兵要地志看中苏战争-
俄国在远东-
俄国海军军官在俄国远东的功勋(1840-1855)-
俄国的远东政策1881-1904-
西伯利亚的征服和早期中俄交往、战争和商业史-
俄罗斯远东经济概览-
西伯利亚之行从阿穆尔河到太平洋(1856-1857年).part1-
沙皇俄国的海上扩张-
俄国征服西伯利亚纪略←里边有西伯利亚军事建制相关内容-
俄国历史地图解说-
俄国在太平洋的扩张1641-18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