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朕是不是太宽容了2(1 / 1)

一席话,周围鸦雀无声。

懂其含义的人,默默低头思量。

不懂的,则是错愕之余,对杨荣怒目相向。

杨荣环顾一周,长揖到底,“非是杨某强词夺理,实在是.......杨某见诸位弟兄如此,心悲痛。”

说着,叹息一声,继续道,“现在,仅仅是科考,成绩未定,我等便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意。如此德行,即便是了又如何?了之后,大家同朝为官,能携手为政吗?怕是不拆台都不错了!”

“读书,为的家国天下,为的名声前程,可不是为了内斗。更不是为了,朋党!”

说完,杨荣抬头看看酒肆楼座的诸位。

“真的还有地方,杨某在这站了几个时辰,脚都酸了,上去讨杯茶喝?”

“莫说是茶!”刘念恩大笑道,“就是酒也喝得!”

“杨兄快来!”姜宏业跟着笑道。

杨荣冲周围的人一拱手,给了崔英英一个眼神,笑着进了酒肆。

只留下他身边那些人站在原地,面面相觑。

“杨兄这边!”姜宏业亲自迎到门口,转眼见了低头的崔英英,“哟,这不是清河崔氏.......”

“贤弟!”韩克忠咳嗽一声,嗔怪道,“厚道些!”

崔英英脸色通红,看看姜宏业,作揖行礼。

“无怪杨兄金榜题名,但是这份气度,小弟自愧不如!”韩克忠说道。

“什么气度,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已!”杨荣笑道,随即对刘念恩拱拱手,“听说刘兄酒量颇好,等科考事了,无论结果如何,小弟都要和您痛快喝一场!”

“哈,你这小鸡仔的身板还和俺喝酒!”刘念恩大笑,拉着杨荣靠窗坐下,神态甚是亲热。

楼下众人见杨荣坐在窗边,和一众北方学子们说说笑笑,情绪复杂。看了片刻,众人之,有缓缓散去的,也有迈步朝相识的北举子走去的,两方之人已不似刚才那般泾渭分明。

韩克忠见状,再叹道,“杨兄真大才也!一番话,无论南北皆服,如此气度心胸,真吾辈楷模!”

“不敢当不敢当!你被跟我掉书袋!”杨荣大笑道,“对了,前几日听说你在凌老尚书府上写了考卷,老尚书亲自过目,结果如何?”

韩克忠想想,低声道,“老尚书当时说,我应当是该!”

杨荣点点头,笑道,“既然老尚书说了,那就等着放榜就是喽!”

刘念恩忽然道,“你怎知他去了凌尚书府上?”

杨荣微笑,“满城风雨,小弟也是随便听了一耳朵!”

他可不是随便听来的,当日放榜之后北方士子闹起来第一时间,他就去了老师礼部侍郎夏元吉的家里,夏元吉身为此次科考的主持人之一,被士子们堵得焦头烂额。

同时也要打起精神,四处打探那些士子们闹到什么地步。朝有谁,帮着那些士子说话,还有猜测上面的态度。

“这次科考的事,闹大了。凌汉和几位军侯都面见了皇上,而且看皇上的意思,也是有心给北方士子一个说法,所以......”

杨荣心想着夏元吉的原话,同时目光又看看边上,笑呵呵好似什么都不在乎的刘念恩。

“这次为师可是闹个灰头土脸,凤阳举子之有个刘念恩和皇家瓜葛不浅。他带着凤阳的举子们找上那些开国勋贵,要说法。”

“为师早上去衙门办差,差点让宋国公,武定侯家的少爷给堵住!那些勋贵子弟,最是跋扈。”

“你这次也算因祸得福,虽说只是三甲,但想来即便是重审也不至于落榜。若是你名列前茅,反而扎眼。”

“那韩克忠也好,刘念恩也好,你若是和他们相识,倒不妨多走动一些。别和那些江南士子们混在一块,整日讥讽嘲骂。”

“这次科考闹成这样,翰林院这几年怕都是是非之地,你不去也罢!”

一想起翰林院,杨荣心就阵阵刺痛。

历朝历代进士入翰林,随侍天子身侧,起草诏书校队经史,何等贵重?古往今来出将入相之人,皆是翰林出身。

“你这科了,入不了翰林,但也不能妄自菲薄。部之,为师看来暂时没有容你之地,你处理政务稍显稚嫩,放在部里,免不得蹉跎数年!”

“去地方为官,虽说是权柄大些,可离枢越远,这官的上限就越短!”

“皇上亲口下旨,着曹国公李景隆组建理藩院,等同部。你可别小看这个新衙门,皇上金口的,定是有大用的衙门。”

“为师听说,同样新科的杨士奇,已经被李景隆在吏部打了招呼,要选到理藩院做个五品的主事郎。”

“皇上眼皮子底下,李景隆那人虽不学无术,但却不是嫉贤妒能之人。你且安心在家等着,为师和曹国公李景隆也算有几分薄面,等科举的风声稍平,让你去理藩院。”

脑想着这些老师的说辞,杨荣心凌乱,端起茶杯放在嘴边,好似喝酒一般,一口一口。

“杨兄想什么呢?”韩克忠在旁问道。

“没什么!”杨荣笑笑,思绪回到现实,问道,“倘若韩兄这次了,有什么打算?想去哪里为官?”

“这哪里轮得到我说话!”韩克忠笑道,“只要能,就是祖宗保佑!”说着,顿顿,“若真是为官,我不愿呆在京城,只想着去地方,做点实事!”

“这人倒是没什么心思之人!”

杨荣心暗道一句,又对刘念恩问道,“刘兄,您呢?”

“俺自己的事自己知道,审一千遍俺也不了!”刘念恩大笑道,“放榜之后,俺就回老家去。多取媳妇多买地,乐乐呵呵的当俺的地主!”

“刘兄倒是快人快语!”杨荣笑道。

“哎!”忽然,旁边崔英英不安的看着窗外,“吉时已到,怎么还不放榜呢!”

闻言,几人起身眺望。

周围的士子们,也都如潮水一般涌向皇榜处。

众人翘首以盼千呼万唤,但贡院的大门却紧闭着,迟迟没有反应。

“怎么不放榜呢?”姜宏业喃喃道。

人群之,不知谁先开口,大喊道,“放榜!放榜!”

随即,无数人跟着喊起来,“放榜!”

~~~

皇榜,是放不出来了。

刘三吾,张信,王俊华,严叔载,戴彝等十七人,俯首站在朱允熥的御案前,安静的几乎能听到他们的心跳。

宝座上,朱允熥一身红色的团龙袍伏,头上黑色的杀冠,绷着脸。

不经意间,刘三吾看见,朱允熥唇间泛起的胡须,心一惊。

“皇上已经成人了,已不是当年华殿读书的学生了。皇上,对他们这些人,早就不依赖了!”

朱允熥细长的手指,敲打桌面,缓缓开口。

“哦,这就是你们重新审阅的结果?”

翰林侍讲学士张信道,“回皇上,臣等依皇上的旨意,重新再审阅,十七位翰林共同商议.........”

“好个朕的旨意,好个十七位翰林共同商议!”朱允熥冷笑,“结果就是,上榜的依然没有北方士子。”说着,敲打御案的动作直接停住,厉声喝问,“朕,是不是对你们太宽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