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二章 初心(1 / 1)

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4035 字 2023-09-27

杨珅跟着杨振乘船来到安东城已经好几天了,早休整好了,而且带着强大额炮兵团营北上,心中早已按捺不住建功立业的欲望了。

相应的是,李禄来得虽然晚了一点,但是主力兵马再休整一天,也差不多了,可以北上投入战斗了。

所以他们两个人面对杨振出兵的命令,表现得毫不迟疑。

但是仇震海、张臣、严省三三个人,却都迟疑了一下。

“怎么,仇总兵,可有什么建言?”

“这个,都督率征东军三团营过江北上后,卑职是否随行前往?”

“不必,你留守安东城,同时多派斥候北上九连城以及险山堡一带哨探,随时派人向我报告鸭江以西消息,然后静待我的命令!”

“这个——,卑职遵命!”

仇震海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很快接受了命令。

杨振亲自来了军前,他的地位自然要下降。

再说平虏复辽这样的大事,杨振也不会躲在后边,让别人在前线指挥。

“你呢,张总兵?”

张臣犹豫着没有立刻领命,让杨振觉得他一定是有什么不同的建议。

所以,解答了仇震海的疑问后,立刻便转向了他。

“都督,其实卑职在前来安东城的路上,就一直在琢磨攻打九连城的部署,昨日听了都督对现如今鸭江两岸敌我情况之分析,今日上午又跟着都督跑了一趟汤站堡,卑职这里的确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想要报告都督。”

“你说。如果有更好的谋划,我当然乐于听从。”

对于好的点子,杨振一直是持鼓励态度的。

哪怕是将自己之前的决定推翻了,只要有利于决战决胜的战略大局,杨振也不在意随时在战术上改弦更张。

“都督决意攻打九连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攻击清虏之必救,以便调动清虏的兵马。包括打下九连城之后,我军打开通往宽奠五堡的道路,然后出击宽奠五堡,甚至继续往北进攻,主要的目的也在于此。”

“嗯。从战略上来说,的确是如此。”

对于张臣的这番剖析,杨振没有否认。

而张臣见状,紧接着就说道:

“那么既然如此的话,我大军何不干脆绕开清虏已经增兵的九连城不打,直接进攻清虏的必救之处呢?”

“绕开九连城不打?!你的意思是说,咱们从鸭江东岸进兵北上,寻找适合渡江处,直接进攻宽奠五堡等处?”

“卑职的意思是,我军去打宽奠五堡也可,但是不去也可,咱们可以暂不向西过江,而是直接在鸭江以东攻城略地,占有和宁国北方二道全境,先断了清虏和宁国这条臂膀!”

张臣显然在前来安东城的路上没少思考与清虏决战的事情,头脑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此时说起来极其流畅。

“如果清虏派大军来救,则我们就达成了调动清虏兵力、牵制清虏兵马的目的,而且到时候若是九连城或者凤凰城清虏出兵往和宁国救援,则我们拿下九连城和凤凰城将易如反掌。

“如果到时候清虏不敢派大军来救,仍死守九连城和凤凰城等处,坐视和宁国北方二道被我大军占领,那么我们就可以趁机席卷和宁国全境。

“卑职相信,有了沉都元帅与都督的翁婿关系,有了沉都元帅的兵马带路,再打出为李朝驱逐鞑虏清君侧的旗帜,都督大军水陆并进,必定将大获全胜!”

“这个——”

不得不说,张臣这么一番话,一下子让杨振有些动心,同时也让他有些举棋不定了。

至于在场的其他人,则是一儿会看一看杨振,一会儿看一看张臣,显然也都处在徘回取舍之间。

当然了,单纯一个取舍问题其实没有什么困难的,毕竟杨振是老大,杨振说了算。

可问题在于,张臣所提出的方案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因为有了秀岩城、安东城的存在,清虏在盖州和凤凰城方向的兵马,绝不敢轻易往和宁国救援,也不大可能会为了和宁国而丢掉自己的腹地城池。

特别是,有了云集辽西的十几万大明朝的兵马,远在盛京城内的清虏伪帝黄台吉,也必定要掂量掂量孰轻孰重的问题,也不会轻易如同上次那样率领十几万清虏主力再次出击东线。

如果现在代善、豪格还活着,或者阿巴泰、多铎还活着,那么一贯喜欢冒险的清虏伪帝黄台吉,要么会再次抱病御驾亲征,要么会派遣一个能征善战的王爷统军东来。

但是眼下,清虏和硕礼亲王代善、和硕肃亲王豪格、和硕豫亲王多铎、饶余郡王阿巴泰都死了,就连新一辈的安平郡王杜度都已经死了。

剩下的几个王爷里面,威望素着的多尔衮、阿济格两个人,跟黄台吉不对付,估计黄台吉现在也轻易不敢重用,至少不敢把事关国运的兵权再交到多尔衮兄弟二人的手中。

至于另一个资历较高的清虏王爷济尔哈朗,目前就在凤凰城坐镇,黄台吉要是派兵救援和宁国,多半就是派他出马。

但是对于这个济尔哈朗,经过一年多前的那场镇江堡攻防战后,金海镇的将领们早已经知道了他的斤两,也早已经不惧他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在场的很多人来说,张臣提出的这个新方案会更加轻松,而且战果一定会更大,同时对于金海镇自身也更为有利。

毕竟拿下整个和宁国后,金海镇治下的地盘将直接翻倍,安置关内流民到此拓荒垦殖的空间也就更大。

而随之而来的就是金海镇的实力也将因此而得到新一轮的暴涨。

也因此,张臣话音落地后,在场的诸将都在权衡利弊,谁也没有说话。

不过,诸将所看到的好处,或者心里所想的种种,杨振也看到了,也想到了。

甚至于诸将没有看到的,或者说没有想到的,杨振也看到了,也想过了。

张臣的提议,说白了,就是当年方光琛那个袭取高丽半岛而有之的建言的新变种。

如果说当年那么做成功的机会不大的话,那么现在天时地利人和,皆在自己一边,成果的机会确实已经很大了。

但是,杨振依然并不打算现在就动手。

因为时至今日,袭取和宁国而有之,不是杨振面前最优先的选项。

“我考虑了,张总兵的想法很好,但是,九连城我们还是要打。一旦我们在九连城围点打援的战略没有奏效,到时候我们再执行张总兵提出的计划。”

杨振想来想去,还是当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坚持了原来的基本方略。

“你们知道,我也知道,清虏大举出兵救援和宁国的可能性不大,也因此,我们大军东进席卷整个和宁国,可能调动不了多少清虏大军前来。

“你们可能会因此认为,这就是我们拿下趁机拿下和宁国的绝佳机会。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还不是最佳的机会。

“因为一旦我们那么做了,不仅先前的和宁国盟友可能一变而成为敌人,而且我们的主力兵马也很可能因此陷入和宁国各地的反抗之中,短时间无法抽身。

“一旦如此,这次北伐,平虏复辽的大业,就有可能因此半途而废。朝廷已经调集十几万大军出兵辽西,而我们却被和宁国的泥淖牵制住,恐怕要因小失大。

“到那时,我杨振和金海、登来二镇的将士也将会面临辽西兵马的攻讦,还有京师朝堂的群起非议甚至弹劾。当然,这个结果我杨振并不是不能承受。

“但是有一点,一旦我们的主力陷在和宁国内,不能出来,给了清虏集结主力击破辽西大军的机会,然后等清虏回过头再来进攻我们,那我杨振可就要成千古罪人了!”

“啊?!”

“这——”

“不会吧?”

“至于如此吗?”

杨振一番话说完,同在总兵府二堂议事厅内的仇震海、李禄、杨珅、严省三等人,几乎是在一瞬间尽皆目瞪口呆了。

一个个要么直呼出声,要么就在心里叩问自己。

包括提出席卷占有和宁国这个议题的张臣,一时也有些愣住了。

显然,他没有想到,杨振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同时他也并没有把问题想得这么复杂或者这么深远。

而且一想到他的提议居然有可能让杨振因此背上一个千古罪人的骂名或者黑锅,张臣当下心不自安,立刻躬身对杨振说道:

“这个,是卑职考虑不周了。卑职原只是就事论事,绝没有丝毫损害平虏复辽大业,让都督背负骂名的意思。”

“是啊都督,卑职相信,张总兵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其实说到底,还是咱们没有都督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

“是啊都督,其实张总兵的建言,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归根到底只是一个时机把握的问题,一个孰先孰后的问题罢了!”

“的确如此,等到我们拿下了凤凰城和九连城以后,若清虏大军仍不来与我们对垒,那么我们就可以实施张总兵的计划了!”

“是啊,到时候我们水陆并进,一举拿下和宁国不是难事,如果他们敢于反抗,那时我们没了清虏威胁我们后路的后顾之忧,也能从容将其一一剿灭!”

张臣反省自己的话音一落地,仇震海、李禄、杨珅和严省三四个人相继站起来发言,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也是在帮张臣解释。

其实不用解释。

杨振对眼前这几个将领还是非常放心的,知道他们不可能存心坑自己。

与此同时,杨振心里面其实也知道,如果单纯为金海镇自己麾下这个群体的利益考虑,张臣的提议反而是最优的选择。

其实对自己麾下这个群体中的多数人来说,平虏复辽的事情着什么急呢,最重要的是借着朝廷要平虏复辽的机会赶紧进一步壮大自己。

因为一旦真的平虏复辽了,把盘踞辽沉的清虏打垮了,驱逐了,甚至是灭亡了,那么接下来兵强马壮的金海镇又将如何自处?

杨振可以强迫自己暂时不去想这个问题,可是他却不能强迫自己的部将们不去思考这个问题。

杨振几乎可以肯定,在军中沉浮多年的张臣,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突然提出掉头东进,转而袭取和宁国的建言,一定是考虑过那个问题的。

但是张臣没有说破,杨振自然也不会主动去说破。

因为,一旦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样的想法在自己的军中公然冒头,那么接下来对清虏的仗,可就不好打了。

杨振还是很有一些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使命感的,并不想沦落为拥兵自重或者养敌自重的军阀。

“行了,行了,张臣的意思我懂,你们的意思我也懂。就像方才李禄说的,就是一个时机把握的问题而已。和宁国早晚是我们的,你们不必着急。”

面对诸将的说辞,杨振先是呵呵笑着出言制止住了,随后想了想,继续说道:

“平虏复辽,是我辈一生之夙愿,也是我们当年渡海移防、开镇金海的初心,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此为号召,激励军心士气,团结全体将士,这一点,永不能忘。

“至于和宁国,我也跟大家交个底,在打垮清虏之前,甚至在收复辽沉之前,我的意思是必须以稳定为主。我们可以协助沉器远,但是不能过度介入。

“同时,我们的主张是废黜李倧,然后归附我们,仅此而已。最后到底是扶持沉器远自立为王,还是从李氏宗室之中另选一人为王,要看当时形势而定。

“至于说我几万兵马直接南下,一举将其所有八道之地,全部化为郡县,实话说,我现在并没有这样的打算,希望你们现在也不要有这样的打算。

“因为这么做,必然会使我们本来安定的后方转眼间陷入混乱,至少眼前并非稳妥之道。至于将来到底怎么办,一切都要等我们打垮了清虏,收复了辽沉之地以后再说。”

杨振这么一说,众人皆默默点头,再无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