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资源整合,交叉持股(两章合一)(1 / 1)

第550章资源整合,交叉持股

元月上旬。

许有年在京城和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达成了协议,对方将以02专项科研成果以及50亿元RMB入股博隆光学,并获得博隆光学20%的股权。

同时按照协议,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不拥有公司董事会的席位。

博隆光学经过本轮增资扩股,戴远军的股份不变,依然为持股10%。其余三家,魔都光机所、车城光机所、京城国资的持股比例为每家8%。

而汇嘉国际投资持有公司的股份则变为46%,还是公司第一大股东。

博隆光学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60亿元,已经在京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动工兴建。

整合了多家力量的研发团队,随即开始攻关65nm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

由于博隆光学已经掌握了90nm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将此项技术推进到65nm很容易。

但是未来的45nm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难度比起65nm,难度上升了好几个数量级。

可以这样说,如果拿下了45nm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后面的32nm乃至28nm,研发起来又很轻松。

这是技术规律,暂时还难以打破。

同时,博隆光学还分出来一部分技术力量,开始预研极紫光曝光光学系统。第一期研发经费,公司就投入了10亿元,首先要解决光源的问题。

目前的博隆光学,集中了国内在精密光学领域最顶尖的人才,同时也继承了国内这么多年以来在这个领域的技术研究成果。

胡杨觉得,国内在这个领域的技术突破,为时不远了。

北美。

夏冰还在为杨成林的获释努力奔走,目前当地已经开过一次庭,但没有明确的结果。也就是说,暂时不会将人移交给老美,但也不会马上释放。

“胡总,目前的形势对咱们有利。他们根本拿不出来令人信服的证据,而且国内已经开始向他们施压。我估计下周的第二次开庭,应该会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了。”

在电话里,夏冰表示了谨慎的乐观。

由于不能离境,杨成林暂时只能住在北美。房屋是由以为一位华侨提供的,租金当然是由魅力半导体支付。

这是一个意外的情况,但也给汇嘉系的高管们敲响了警钟。

胡杨要求,公司的高管未经批准,不能单独前往北美地区。尤其是各公司的技术总监和财务总监。

“辛苦了,夏总。现在这个时间段是最好的时机。如果,月底之前他们还不肯释放杨总,那么就麻烦了,估计会拖很久。这样吧,夏总,下周的庭审结束以后,你就回来吧。”

夏冰也不可能一直呆在北美,如今已经聘请了律师团在为杨成林提供法律服务,夏冰等人就可以先撤回来。

“好的,胡总。还有一件事,苏婷婷给我打过电话,她和瑞珀公司那边谈的差不多了,她问你会不会亲自来北美签合同?”

就连夏冰都知道,苏婷婷的这个问题有点傻。

瑞珀公司只是魅力半导体下属的一家子公司,规模也不大,怎么可能让胡杨亲自去签合同呢?

“这事儿是闫总在负责,我就不插手了吧?夏总,在外面多注意安全,多注意身体,等你回来,我给你接风。”

胡杨挂了电话之后,微微的摇了摇头。

他不清楚苏婷婷突然想和自己见面有什么重要的事,但是在如今的情况下,非有必要,他是轻易不会去北美的。

老美疯起来,什么事做不出来?还是不要相信对方的节操为好。

元月下旬。

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博隆光学厚积薄发,一举研制出了65nm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

胡杨刚接到戴远军的消息的时候,都不敢相信,你还能再快一点不?

不过随后戴远军的一番解释,才让他恍然大悟。

国内这几家光机所,其实在技术储备上完全可以支撑65nm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的问世。以前只是各自为政,没能形成聚合效应。

现在,博隆光学将这几家的技术力量整合在一起,同时公司还有02专项的科研成果,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如此一来,最高兴的肯定是张潇。

微电子设备之前迟迟不能突破65nm光刻机技术,关键就在于曝光光学系统。

现在博隆光学的技术突破,让这个困难不复存在。

张潇马上就给博隆光学下了订单,既然自己做不出来,能买回来也不错,反正是国内企业的成果,并不怕以后会有后遗症。

高端光刻机很复杂,并不只有一个曝光光学系统。还包括对准系统、控制系统、工作台等等。

当然,光源和物镜组成的曝光光学系统,是重中之重。

也就是说,博隆光学同样具备生产高端光刻机的能力。不过要想制造出来成品,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而微电子设备在其他系统的研发方面,就具有很强的实力。

所以,两家公司的联手是可以在短期内制造出65nm光刻机的。但是,未来会怎么样还不好说,也许会形成竞争的格局。

“胡总,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否则就是资源的浪费。”

孟如松准备返回魔都,他来找胡杨的时候,给了一个建议。

“并购的话,可能会有一些障碍。”

胡杨想了想,否决了并购重组的想法。

微电子设备的实际控制人,是魔都国资,人家未必会愿意拱手让出企业的主导权。

那么博隆光学这边呢?其实也是一样,倒不是胡杨不放手,而是更换了企业控制人之后,几家光机所以及京城国资又未必愿意。

“孟总,刚好你要回魔都,我和你一起走吧。”

很快又是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胡杨打算带着家人一起去魔都过年,顺便和张潇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于是,他就让吴馨慧申请好航线,然后把父母和姐姐一家人,都接到了深海。

田父田母在深海过了元旦之后,就返回了金陵,所以,田思纯也会和胡杨一起去魔都。

三天后,胡杨和家人还有孟如松同机抵达了魔都机场。

魔都的冬季,实际上并不好过,人在屋里有一种湿冷的感觉。不像北方,比如京城,冬季有供暖,屋里还是很热的。

好在“老洋房”安装了中央空调系统,大家基本还能适应。

“姐,你这两天陪着爸妈去到处转转,我可能没时间。过年家里需要买什么,就告诉吴助理,她会安排人去办的。”

现在距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胡杨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家里的事情只能让姐姐胡悦去操心。

“知道了,你这个大忙人。需要买啥,有我和纯纯在,你就不用管了。等过几天,你姐夫来了,他也会帮我们的。”

姐夫葛洪兵还留在羊城,他现在是“白衣天使基金”的理事,每天过的很充实。

胡杨笑着点点头,又去和父母、田思纯以及小西打了个招呼,这才出了门。

现在,正是胡杨抵达魔都之后的第二天,他一大早就赶往了微电子设备公司。

“胡总,等过完年,我们的65nm光刻机就可以投入生产。说起来,还是你有办法,居然能把三大光机所的技术力量整合到一起。”

张潇笑得很开心,不管未来怎样,毕竟现在微电子设备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

博隆光学那边已经答应给供货曝光光学系统,65nm光刻机的所有技术问题都已经解决,今年上半年绝对能上市销售。

光刻机虽然重要,但却是非常小众的产品,全世界的客户就那么有数的几家。

国内目前来说,主要客户就是芯通国际和魅力半导体。

“张总,你这是夸我呢?其实吧,这件事有巧合的成分在里面,还真不是我胡某人的面子大。”

胡杨笑着摇摇头,别的人不知道,他心里却非常清楚。

在入主博隆光学之后,他和几大光机所的谈判异常顺利,这背后实际上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一力促成此事。

要不他很痛快的就答应“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投资呢?

胡杨很清楚,除非是国家层面的推动,否则,哪怕是像他自己或者是张潇,都没能力整合几大光机所的技术力量。

反正就胡杨来说,他并没有太大的野心,他并不在意国资站在博隆光学的身后。

而从国资方面来说,也并不适合站在博隆光学的前台,所以明面上就由胡杨这个“半导体行业大佬”站出来了。

不过这事儿没必要给张潇解释的太详细,懂的,自然会懂。

“胡总,短期内微电子设备和博隆光学的合作,肯定没问题。不过时间长了以后就难说了,博隆光学日后肯定要做自己的高端光刻产品。”

张潇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给胡杨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这是必然的,有些事即便是我也拦不住。我最近两天也在想这个问题,同质化竞争会极大的造成资源的浪费,可惜我也没什么好办法。”

胡杨叹了一口气,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可不是吗?我和公司的高层也商量过各种方案,最好的方案当然是企业间的并购了。不过,我估计大股东不会同意。”

张潇看样子也在未雨绸缪,只不过还没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话说到这个份上,胡杨就不能再藏着掖着了。

于是他就说道:

“张董,我有个新方案,你不妨听听。两个企业之间的并购牵扯到的利益方太多,到底以谁为主导呢?所以,排除掉并购,只有一个方案最合适,那就是交叉持股。”

交叉持股,可以让两家企业形成一个稳固的利益联盟,而且双方之间还互不干涉。

这是目前来说,一个最好的方案。

张潇听完,也不禁感到眼前一亮。

“胡总,你这个想法不错,来来来,咱们具体的说说......”

都很感兴趣的两人,坐下来探讨了很久,最后两人都很满意。

互相持股,互不干涉,资源共享,一致对外......这是胡杨和张潇经过商谈之后,达成的一致原则。

有了这个共识,具体的细节就好谈了。

不过在这之前,双方都要和各自的股东通气,能不能成,还有一定的变数。

回到浦东国际大厦,胡杨给许有年打了一个电话。让他通知各位董事,两天后在博隆光学召开董事会会议,并通知“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以及两家光机所派代表列席会议。

虽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和两家光机所没有投票权,但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胡杨还是通知他们来参加会议,也可以听听他们的想法。

张潇那边就简单了,由于方案是胡杨提出来的,他自己自然不会反对。那么,张潇只需要说服魔都国资方面即可。

两天后。

博隆光学的董事会会议,在公司准时召开。

各位董事加“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代表,以及魔都光机所和车城光机所的代表,都已经到齐。

胡杨这边三个董事分别是他本人、许有年和王清泉,夏冰已经把董事会席位让给了京城国资,所以她不再担任公司的董事。

“各位董事和代表,大家好。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是公司和微电子设备组成战略联盟的事情,具体方案就是交叉持股,现在请大家发言。”

会议由公司董事长许有年主持,他抛出了议题,就坐在那里等着大家开口。

胡杨其实也可以强行推动这个议案,毕竟董事会五个席位,他这边就占了三席。

但这是不可取的,你总得让大家畅所欲言,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能统一认识,那才是最好的结果。

第一个发言的是戴远军。

“董事长,各位董事,那我就先来说说。”

戴远军先看了一眼胡杨,其实公司的每个人都知道,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是在胡杨的手上。

哪怕他在公司没有任何职位,也无人敢于忽视这位大佬。

对于“太上皇”一样的身份,胡杨并不喜欢。等博隆光学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走上正轨之后,他肯定会辞去董事一职的。

要不然,人家董事长和CEO都是摆设,企业怎么好管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