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复升台榭(1 / 1)

兴汉室 武陵年少时 2361 字 2023-09-13

“内治官府,外收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仓廪府库,此其分事也。”墨子非乐上

没过多久,只听远处传来阵阵黄门鼓吹在行走时用乐器发出的音乐,周忠等人知道皇帝要来了,一齐走出钓台之外,垂手迎候。待皇帝出现在众人面前,桓典率众人稽首拜倒:“御史中丞臣典、少府臣昶、廷尉臣衍、大司农臣忠等叩见陛下。”

“都起来吧!”皇帝穿着一身宽大舒适的燕居常服,没了衮服冕旒的衬托,少年比往日减了些许威严,显得格外平易近人。

他看着眼前几个股肱大臣,爽朗的笑道:“虽说是入了秋,但天气还是要再热几日,而我整日又在宣室、石渠阁这些地方待惯了,想换个新鲜。正好听穆顺说起沧池里的景色不错,风也凉快,这才把诸公唤来,有些大事,留着去了渐台再说。”

渐台是池中央的临水之台,除了建章宫太液池、上林苑昆明池以外,在沧池中央也有这么一处平台,上建楼宇,是为沧池渐台。小黄门穆顺早已叫人备好的船,将众人载到沧池中央的渐台上去。

登上渐台四处远眺,前殿巍峨矗立,前殿两旁数处殿宇宫阁,参差衔接,在水光潋滟之中若隐若现。

皇帝与众人步入一处亭榭,与众人依次坐下。

穆顺使人放下亭榭周围的竹帘,挡住呼呼作响的凉风,好让皇帝的声音更为清越:“积贮储蓄,乃天下之根本,仓廪实而财帛足,则何事不可为?何为不可成?今募民屯田,正是使关中末技游食之民,转耕南亩,假以时日,必畜积足而人乐其所。”

屯田的政策是皇帝首倡,一力推行的朝廷大政,可以说是与皇帝本人的文治挂钩。听皇帝这么说,少府张昶立时以为皇帝这是在自夸自得,他出言道:“臣闻: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古贤君治天下,至纤至悉,专顾根本,故其畜积足恃,户口殷盛。”

张昶善于为人,尽管他因一时胆怯,错过了当初投靠皇帝的最佳时期。但通过事后补救,以及其弟张猛的渐受重用,这才得以保证自己在朝廷的权位。在此之后,张昶便成为了皇帝最贴心的臣子之一,认真贯彻着皇帝给予的每一道诏令。哪怕他在上林屯垦一事上曾对关西世族有过一丝畏惧,但在见到皇帝与马日磾的博弈获胜之后,便再也没有一丝顾虑。

卫尉赵温虽然也是像张昶这般支持皇帝,但赵温是有条件、有目的、有限度的支持。因为他背后有其兄赵谦交给他的赵氏基业、有庞大的关东势力给他充当后盾,所以赵温有足够的资本,能在某些时候拒绝皇帝的要求、甚至能与皇帝做交易。

而张昶却不行,他以前只是董卓仰慕其父张奂的威名,于是恩赐般的给了他一个黄门侍郎的位置,他在朝堂没有任何游走各方的能力,是远离中心的边缘人物。为了保证张氏的富贵,他只能选择无条件的支持皇帝、唯皇帝之命是从、甚至于阿谀外戚王辅。

古往今来,在朝堂政治中有这么一条定律,那就是无望升迁的边缘人物,一旦得以进入权力中心,就必然会对权力的来源产生绝对的敬畏与服从。

这一招无论是今世还是后世,都是上位者掌控权力、扩张羽翼亲信的最优方式。这种边缘人物跟那些一生下来就能走进权力中心的人比起来,可以说是毫无根基与名望,是故一旦被提拔上来后,直接就是铁杆亲信。因为他只有依附于提拔他的人,才能继续保持所获得的权力。

皇帝就是这个权力的来源,张昶就是这么一个边缘人物。

他是皇帝在朝堂上颁布每一道政令的鼓吹旗手,此时也不例外:“屯田之政,正合贤君治民之术,宜推之海内、施之天下。此乃当世良政,伏愿陛下惜之,不可荒怠。”

同样身为边缘人物的法衍此时也开口说道:“屯田之政,利国益民,此次皇甫骠骑破白波,获降卒数万,正可归入屯田,以安一方。”

皇帝笑道:“在河东屯田,这是早有的成算,我心中已有相应人选,等见了皇甫嵩,得知河东情势再做决议。今天在这就不提了,我们还有比这更要紧的事须得诸卿商议。”

大司农周忠从皇帝这话里体察出一丝不对劲来,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劲。他偷偷观察着在场众人,眼神从侍中荀攸、尚书贾诩等人的脸上一一掠过,他发觉这些皇帝最赏识的亲信无一例外都面色凝重,像是知道了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

“三辅民庶炽盛,兵谷富实,近百年来皆是抵御羌胡的首当之要冲,朝廷历来在此囤积粮草、军械无数。”皇帝借着先前的题目,依旧说起了储备:“此外又有董卓搜刮财富,聚之郿坞,上述积蓄如何,大司农心里可有个准数?”

这是在临场考察周忠是否称职了,周忠不紧不慢的答道:“臣谨诺,近年以来,董卓接连对关东用兵,所耗甚巨。朝廷今年又是征募新兵又是营缮椒房等宫,举办亲政、册后大典又与与李傕、匪徒、白波几次大战,以致钱粮几经调拨,虽仍有谷十万余石,但若不加以节省。恐怕、难抵今后之需。”

皇帝点点头,说道:“眼见就要秋收了,除了开征租税以外,朝廷还应多购余粮,一来平准市价、二来充实仓廪。我有意在长安城北新修太仓,用以存储麦粟,以备饥年。大司农,此事交由你,还有太仓、平准令去办。”

周忠小心应道:“臣谨诺。”

如果仅是如此的话,倒还好说,可皇帝似乎还有话说:“为了吸引流民,减轻屯户负担,一个多月前,我便让中台拟诏凡屯田之民,算赋减半、口赋蠲除,其余税赋徭役一概减免,单只用缴纳垦地所出。”

“却不知如今的成效如何?”皇帝问道。

周忠与张昶对视一眼,说道:“陛下此诏一出,不仅是关中、就连凉州、并州等地流民得闻,皆云集影从。上月以来,劝农令合计民屯屯户约增数万户,其中以京兆为多。”

皇帝很满意这个结果,点点头,看向少府张昶:“所谓八月算人,每到八月,少府、大司农都要开征各地口赋、算赋。而朝廷现如今这般的情况,你们也都知道,可有什么对策?”

青牛角正式告一段落啦,昨天忘记补充这个角色的原型,他其实是两个历史人物的结合体,算是我个人开的脑洞吧,虽然饱受各位诟病:青牛先生:东汉末贫者。字正方,山东太行山以东人。晓知星历、风角、鸟情。初平中客三辅,人谓百余岁,貌如五、六十。建安十六年211,三辅乱,入汉中,后又入蜀。青牛角:自黄巾贼后,复有黑山、黄龙、白波、青牛角、张白骑之徒,并起山谷间,不可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