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姜雨柔的不舍,秦枫轻轻松开佳人的玉手,淡淡说道:“不必为我担心,稍等片刻,我破了这大阵就来接你回家!”
听秦枫说得如此轻描淡写,众人只觉得一惊,但看秦枫的样子又全然不似在开玩笑。
再说了,秦枫什么时候在这种关头跟众人开过玩笑?
秦枫转过身来,面向这座拔起千仞,云山雾障之中,将整个稷下学宫都笼罩其中的圣殿护持大阵,淡淡一笑,纵身而入。
前脚才踏进,只听得方运的声音冷冷响起。
“秦枫,枉你算计一世,这一次的不自量力会将你的一切阴谋算计全部归于无有!”
“先代儒君秉承仁德之心,这圣殿护持大阵不会伤你性命,但会不代表不会毁你武脉,碎你经脉……”
“哼,秦枫,你处处与儒道做对,这都是咎由自取!”
听得方运说得如此严重,秦枫世家众人皆是一惊。
“不行,枫儿中了这方运的激将法了!”
“我去救他出来……”
秦傲心头一横,正要闯进去,蓦地就被身边一只手给拦住了。
“大哥……枫儿若在里面出个什么差错,他可是你的儿子!”
秦弑冷声道:“我难道还需要你提醒,秦枫是我的儿子?”
这话说得秦傲一愣,却听得秦弑说道:“你的境界也就比枫儿高上一点点,念力还在他之下,你进去是救人,还是去给他做累赘?”
听得秦弑的话,秦枫世家众人皆是一愣。
这些圣武者,任何一人都是可以阻挡千军万马,但此时此刻,在这历代儒君创建加固的圣殿护持大阵前,却只能像一群傻子似的站在外面。
无能为力,望阵兴叹。
只有姜雨柔双手合十,看向圣殿护持大阵之中,语气轻柔而坚毅。
“我相信秦枫……”
“毕竟,他从来都不曾叫我们失望过。”
秦岚也是信心满满地点头道:“诸天战场那样的修罗炼狱,哥哥最终都毫发无损地回来了,他一定会没事的!”
正说话之间,忽地蒙攸月指着眼前云山雾障的圣殿护持大阵之中,惊叫了起来。
“你们看那边!”
只见亦真亦幻的千丈宫阙之上,粉墙黛瓦,玉石台阶,一身银白盔甲,如雪披风竟是拾阶而上,徐徐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内。
“是哥哥!”
秦岚看到这一幕,不禁激动得朝着远处挥起手来。
“太好了,哥哥,安然无恙!”
旁边的姜雨柔却说道:“看起来我们好像与他只有千尺距离,实则两界相隔,我们能看的到他,他却不一定看得到我们……”
“而且其中据说重叠了书山,学海,诸圣殿堂等各个世界的力量,所以十分混乱,我们看到的……也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情况!”
听得姜雨柔的解释,原本众人才被调动起来的激动情绪,霎那又被浇灭了不少。
也就是说,外面人看秦枫仿若闲庭信步,甚至连灵兵都收了起来,气定神闲如走马观花一般……
实则可能只是假象?
甚至秦枫在跟圣殿护持大阵中无穷无尽的战诗生物在做生死之战?
可就在这时……
远处云雾缭绕的宫阙之上,秦枫忽地面朝着众
人的方向,对着秦岚招手的方向看了过来。
紧接着,他还朝外面的秦枫世家众人摆了摆手。
这一下,不只是秦枫世家的人,稷下学宫群儒都惊呆了。
“这是什么意思?”
“秦枫在圣殿护持大阵里能看到外面的情况?这怎么可能……”
“巧合,一定是巧合!”
很多坚定支持方运的儒生皆道:“这圣殿护持大阵里各个世界重叠,出点巧合再正常不过了……”
“就是就是,何必长别人志气别自己威风?”
可很多儒生都没有发现,原本在秦枫进入圣殿护持大阵之前,以及才进圣殿护持大阵时,叫嚣得最厉害的方运,此时竟是像哑巴了一样,一言不发。
此时此刻,位于稷下学宫的核心的位置。
一方平台为中心,四周皆是石质蒲团,层层叠叠,如天圆地方铺陈开来。
这里是当年稷下学宫创始时,诸子百家席地而坐,坐而论道的地方。
即便岁月轮转,儒道筚路蓝缕到儒君秦晓枫之时大兴,又到武帝屠儒后大衰,此地的蒲团和石台,一直都保存在这里。
绝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是稷下学宫的起源地,更因为是……
此时端坐在石台最中央,身穿皂白儒服的少年缓缓睁开眼睛。
“怎么可能,他就算是天赐状元,也不可能完全不受诸圣殿堂的攻击!”
“圣殿护持大阵里的诸圣殿堂和真正的殿堂完全不同,乃是被儒君移植到稷下学宫进行防护的手段……任何闯入者都会遭到攻击……他怎么可能!”
“秦枫,你进了圣殿护持大阵,我怎么可能让你全身而退!”
方运咬紧牙关,眼神挣扎之后,终于从怀里取出了一本书和一把红褐色不知用什么木材制成的戒尺,恭恭敬敬地放在了自己的面前。
只见书封之上,端端正正的古体字,正是“春秋”两字。
孔圣的天选圣路,这是他的证道之书。
旁边的尺子,正是当年孔圣创办私学时,据说是用来教训昏碌学子的戒尺。
传说当年孔圣有三千弟子,得到孔圣承认,认可的“受业身通者”就有七十七人。
这七十七人大多成为了后来的儒道巨擘,甚至是儒君泰斗。
但不出意外,这些人皆被戒子尺教训过。
这柄戒尺代表了儒家的至高权威,也代表了最强的权柄。
方运由坐转跪,双膝向后一步,朝着戒子尺和《春秋书》深深一拜,沉声吟道。
“弟子方运为稷下学宫第七十一代传人,持《春秋书》,戒子尺,教化天下,以兴儒道。”
“今日,贼子擅闯我儒家圣殿,欲行道统灭绝之事……”
“恳请诸圣显化,制服奸恶之徒,还天地以朗朗乾坤!”
话音落下,《春秋》书上顿时光华闪耀,如史之厚重,又如道之清灵……
原本空无一人的石质蒲团之上,蓦地一道又一道儒服缓带的圣影渐次出现,越来越多。
先是孔圣七十七弟子,又是古往今来的百家大贤,竟是无一例外地出现在了石台蒲团之上。
须臾之间,已尽数站满。
旋即,所有儒圣虚影一齐抬起头来。
汤汤浩然紫气,冲天而起,沛然狂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