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身世之迷(1 / 1)

裂国志 夏柷 3453 字 3个月前

周国新年的氛围通常会持续到正月十五,在此期间全境学府一律休假,对于学生来讲,这是一年中最难得的清闲光景。

初四这天,赵西枫手中大包小包拎着大堆礼品出门去了。

父子二人已在小庙门口的树下炼体多年了,且往往是在清晨十分,这几年来,每逢节日,赵五必定会置办些斋菜米粟,送进小庙,算是对打扰枯海清修的还礼。

对于周人来说,在政府推崇治学的经年教化之下,礼尚往来这一说法深入人心,周人普遍不喜欠人情,也不喜被别人欠着。

今年除夕刚过,赵五临时接到加急快报,赶往梁城,临走时吩咐赵西枫记得置办李婶儿、枯海、钱夫子等人的年礼,赵西枫从小就比一般的孩童来的伶俐,这些事交办下来赵五还是放心的。

初四是传统习俗中,周朝人访师还礼的日子,于是赵西枫首先来到钱夫子住所,在门房处打过招呼放下礼品就走了。蟠龙学府上百学子,偏堂学子便有十四人,钱夫子不可能每人都见上一面,心意到了便不去叨扰,就是最大的礼貌。

之后,他来到贾瞎子常去的镇西酒楼,叫了一份素斋,用食盒装好,想了想又打了一壶琉璃烧,这才来到小庙。

此时小庙内有几家人正在庙里还愿,赵西枫就站在桃树下等待,直到最后一家人也离开,才推门而入。

枯海还是坐在寻常寺庙中用来拜访佛祖金身法相的位置,看着门口的少年,脸上慈祥而平静。

“大师。”少年放下东西,双手合什。

“赵小施主。”老和尚还礼。

赵西枫左右看看,小庙里没有别的蒲团,就在枯海对面盘腿坐下,手上张罗着把斋菜依次排开,口中说道:“大师每日再次讲经解意都要忙到此时,还未用过斋饭吧,小子给您张罗了些,您将就吃些,鄙菜陋食,不成敬意,感谢您这一年来的照拂。”

“赵小施主有心了,只是…”枯海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将一片苦瓜放入口中慢慢咀嚼着,另一只手指了指赵西枫有意无意摆在一边的酒壶:“贫僧一个出家人,这酒水还是免了吧。”

赵西枫嘿嘿笑道:“平日里酒楼说书的白秀才讲的那些演义故事里,佛法精深的高僧都喜欢说一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于是小子窃以为凡是厉害的大和尚,都是这样想的,看来是小子唐突了。”

老和尚嘿然一笑,说道:“演义小说常有夸大的成分,不过这话说的也没错,却仅是和尚三十年前的看法了。”

赵西枫好奇问到:“那现在大师又作何想呢?”

枯海端起南瓜米饭扒上一大口,缓缓说道:“二十年前,和尚在京城里一座很大的寺庙里做主持,寺里经常往来一些很有权有势的香客,这些施主开始都是极其信佛崇佛的人,对佛经讲义的理解也远超众人,甚至能与许多寺里的高僧大德辩难而不落下风。后来,京城里掀起一股风潮,以香火钱捐赠的数额衡量信仰的虔诚,于是这些香客们放弃了读经,放弃了规戒,逐渐习惯一掷千金,丢弃了以往奉行的仪式与恪守,最终信仰也变成无根之水,泯然众人矣。”

赵西枫见老和尚真的滴酒不沾,就拿过酒壶自斟自饮起来,平日里赵无管得严,喝酒只允许他浅尝辄止,偶尔身体寒气过重才会允许他多喝两口暖暖身子,此时好不容易逮到个机会,赶紧趁机过过酒瘾。

一边喝酒,他一边回到:“这就是形式与规矩的重要了,钱夫子也曾讲过这个道理,所以大师的现在的境界是,敬畏规矩与戒律,维持念头通达,持续不缀,方可立地成佛?”

“那也仅是和尚十年前的境界了,而如今…”枯海和尚微微一笑,指着坐下蒲团说道:“我就是佛,既然已经坐在蒲团上,又怎能同时坐在心头呢。”

赵西枫撇了撇嘴,显然认为枯海在胡吹大气,枯海也不动怒,埋头吃饭,赵西枫则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琉璃烧。

饭饱酒足之后,赵西枫将餐盘拜倒一边,跪坐问道:“大师,周先生临走之前曾对我说,若修行中有所困惑可以请大师传道,是不是真的。”

枯海不置可否,反问道:“那赵小施主又如何知道和尚是修行中人呢?”

“大师说笑了,西枫虽然年幼却也不算蠢笨,”赵西枫摇摇头,“咱这蟠龙镇虽是个边陲小镇,地贫人稀,但好歹也是朝廷增设衙门的正经城镇,若您没有大本事,官府怎会允许你当门建庙呢?”

枯海伸手摸了摸赵西枫的脑袋,微笑赞道:“你这孩子,何止是不蠢,恐怕整个镇上都找不出比你聪慧的娃儿了,但是贫僧真的不是修士。”

“那确实是小子唐突了。”赵西枫微微点头,不在这件事上再多做纠缠,他当然不信枯海是个不通修行的普通老僧,能让周喆如此看重和信任的人,应该不仅是修士,还是本领超凡的大修士,只是枯海不认,他也没有旁的法子。

当然,赵西枫也并不着急,周先生三个月后就会回到镇上,到时候再当面请教初感如何入照体的问题也不迟,只是想到顾清源与苟以方二人三月之后不知又会达到何种境界,自己这一步慢步步慢,未来赶上二人变的愈发困难,这对于一向争胜好强的赵西枫来说,心中难免有些烦躁。

想着这些有的没的,赵西枫心不在焉的与枯海对答两句就欲收拾碗筷离开了,却见老和尚做出一个稍安勿躁的手势,微笑说道:“老衲自幼出家,走的是佛宗那套路子,确实不曾有过周喆施主与学府偏堂众人那种修行,但并非全然不懂,赵小施主若是有什么疑难,不妨可以拿出来一同参考。”

赵西枫默然点头。

接下来一个时辰,二人详细的讨论了初感入照体的各种途径和可能,按照枯海的讲法,赵西枫此刻的状态确如其自己感知一般,初感圆满已有不短的时日,按道理说早已应该有所感应,破障而立泥丸。

之后,枯海又以内视之法仔细研究了赵西枫的真元流转,然而在完美初感的身体里,却是空空荡荡的紫府气海,一丝灵元也不存留,至于赵西枫在树下打拳时借助的灵气,更是只在体内流转一圈就完全散异,仿佛根本没有存在过一般。

枯海皱眉道:“赵小施主此刻的状态,不似一般修士,倒有些像我们佛宗子弟俢身的路数,不过如此完美的筋骨锤炼与元气感知,非一般佛宗大能可得,老衲当年修至如此境界,也是四十岁以后的事了。至于体内灵元全无的状态就更见诡异,要知道万物皆有灵气,哪怕不曾修行,灵气也会自然停留在体内的经脉里,除非…”

赵西枫忙活了一下午也没有在修行中折腾出个所以然来,此刻难免感到有些沮丧和疲惫,觉得既然枯海解决不了,不如等周喆回来,于是有气无力的问道:“除非何事啊大师?”

“除非你有白海蛮族的血脉,身体自然封闭灵气流动,天地元气只进不出。”枯海大师说道此处,忽然想到了什么,话音猛然一顿,双眼炯炯看着赵西枫。

赵西枫低着头,并未看见枯海的眼神,随口答到:“大师说笑了,西枫从小生长在镇里,蛮子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更别说什么蛮族血脉了。”

枯海沉吟片刻,郑重问道:“贫僧敢请一句,赵小施主年贵庚?”

赵西枫抬起头来,被枯海忽然认真的语气问的心中发虚,小心回答道:“回大师,我是洪秀十四年冬天丰庆节前后,被阿爸从桃树下捡来的,具体生辰我也不并不知晓。”

不是洪秀十三年,不是星潮降世赵钰臻身陨的那一年,老僧微微摇头,皱眉思索,不再言语。

良久之后,老僧忽然想到了什么,抬头看向窗外,扬声问到:“桃树?小施主是说那一株桃树?”

赵西枫顺着老僧的目光向窗外看去,正是陪伴他无数个清晨的那棵桃树,于是点头称是。

哭海笑了,他这一笑,赵西枫只觉整个庙内温暖如春,音乐觉得面前这个的老和尚,似乎放下了心中的一挑重担,这貌似与自己有些相关。不尽心中猜测,究竟是怎样的好事,才能让佛法精神的高僧大能如此喜形于色。

笑过之后,苦海和颜悦色的对赵西风说道:“赵小施主,和尚确实不会修行,而这我这一脉的佛门功法又讲求一个守拙。与你这飞扬跋扈的跳脱性格有所不合,但和尚这里还有一套,也许本该就属于你的法门,是我一个故人留下的,至于其能否让你打破眼前的业障,那还要看小施主自身的造化,不知你可感兴趣?”

赵西枫听得懵懵懂懂,但大体意思还是明白的,枯海愿意教授一门法决,这对于在修行路上,除了学府那套对他毫无作用的养气之术,根本没有丝毫路径的赵西枫来说,无疑是瞌睡遇到了枕头,于是急忙点头,应承了下来。至于,原本就属于她这几个字,他也并未过多在意。

枯海慈祥的笑笑,摸了摸赵西枫的低下的脑袋,此时模样并不像是佛宗高人,而更像是一个故人人长辈,赵西枫不知道枯海此时心绪,但也能感觉到老人的善意,于是并未抗拒,低头沉默着。

片刻之后,枯海转头看了看已经收拾好的餐盘碗筷,这些年心怀众生,为治理水患,防止丁原加害来往商客,在埋水一坐就是十年,后来为了阻绝各方势力对星潮降世之地觊觎的窥探,在蟠龙镇门口,一坐又是十年年,一辈子都在守护苍生中度过,已经有多久没有人相陪过年了,想到此处,再看看赵西枫,满心满眼,都是另一个故人的影子,心中泛起了许久未曾出现过的柔软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