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这些镇墓兽究竟是怎么回事?妖气大的吓人,您的符咒都没用处!”青峰后怕的看着外边的石头妖物。
我叹了口气:“你以为这些镇墓兽是那些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这里可是皇墓!这里的镇墓兽可都是些为镇摄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甚至阻挠盗墓者而设置的一种冥器,是成千上万的术士花了很大功夫才造成的。靠,那个李隆基,居然没把这些东西说清楚。难怪要我来,如果是普通人,早就嗝屁不知道多少次了!”
“不过说起来,这些怪物倒是雕刻的怪模怪样的,有些我都不太认识。”我在结界里用手撑住下巴,仔细的看着外边的镇墓怪。
据《周礼》记载,有一种怪物叫魍象,好吃死人肝脑。又有一种神兽叫方相氏,有驱逐魍象的本领,所以皇家常将方相氏立于墓侧,以防怪物的侵扰。还有一说,这种方相氏有黄金色的四只眼睛,蒙着熊皮,穿红衣黑裤,乘马扬戈,到墓圹内以戈击四角,驱方良、魍象。
而方良亦为危害死者的恶魔,人们就借助方相氏的力量来驱赶它们。不过根据镇墓兽头上的双角推测,这些镇墓兽应与“辟邪”或“灵神”、“士伯”这些怪异有一定的关系。头痛。这些怪物高达2丈,比四个我都长,而且似乎还有躲避术法攻击的能力,实在麻烦的很。不管长相怎样,但肯定不是方相氏。那这些玩意儿究竟又是些什么?
我大脑飞速的回忆着从前的一切典故。记得自己曾经某个傩仪上看到过这十二个怪异的形象。所谓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的仪式。在周朝时,就有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
这么说,仪式中的十二神兽,应该就是眼前的十二个镇墓兽。如此一来,貌似有个办法能够顺利的驱除它们!不管了,冒险试试!
我先在自己周身遍布好几个坚固的结界,这才掏出几张符纸,喊了一声:“青峰,站住不要动!”
青峰一听,纳雮结界顿时崩溃了。他下意识的浑身打了个冷颤,也不顾那些怪兽的攻击,飞起身就想逃,边溜还边大喊:“废话,不动才怪,老大,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打什么算盘。死都不要!”
“别说的那么绝情嘛,又死不了。再这样主人我可是会伤心的!”我早料到了他的行动,双手一翻,手上的第一张符纸顿时化为一道惊雷,硬生生将他从空中砸到地上,砸出了个半人多高的深坑。四周的镇墓兽被巨大的风压震的散开,被抛出老远,却立刻又像没事一般摆摆脑袋站起身,又嘶吼着跑来。
“宇宙万千微尘,化入无我之境。变万物为我,化我为万物。诸神虽有灵犀,但求心结千千,皆有你我。心有灵犀者可变我。化我为身咒,疾!”
指尖缝隙的符咒一阵轻声颤抖,从我的手上飘浮到空中,散发出柔和的黄色光茫。在那些光茫中,我闭上眼睛冥思苦想,最后张开眼,用手一指青峰的方向,只见那道黄光微微闪烁,就这么冲入了他的体内。
于是,青峰便剧烈的颤抖起来。衣服猛地被膨胀的肌肉撑破,他的周身全部血管都鼓胀暴出,只见他英俊的不成人样的脸因为剧痛而变得扭曲,身材也越来越丰满。直到催长到2丈高度。这才好不容易停了下来。
这时的青峰,已经成长成身披熊皮,头套面具,上有黄金铸成的四目,上衣玄色,下裳朱色,执戈举盾,率领众隶,驱逐疫鬼精怪的方相氏。
这就是‘化我为身咒’的用处。能够将心里所想的形象实质的加在自己或者他人的身上,效果很明显,用处也很广泛。可以说是最顶级的变身术法。之所以不能在民间很好的得到应用,甚至最后湮灭在了历史中,完全是因为这个术法中存在的一点小小的缺陷。在使用的时候,由于术法会大量改变受术者的体型相貌,而随之更会伴有剧烈到足以令人神经失常甚至疯掉死掉的疼痛,所以,就连发明这个术法的人也没有使用过。
这东西也是很早以前在书里看了一遍,胡乱记下来的。这次一用,居然效果很好。只不过看青峰的样子,恐怕也痛到了崩溃的边缘。果然会很疼,幸好没有因为好奇用在自己身上,不然那才叫惨。
那十二只石头镇墓兽见到方相氏猛地出现在眼前,惊叫一声,挣扎也没有挣扎,怕的躲到角落里颤颤发抖,我拉着已经痛得基本上晕眩,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青峰,趁机走了过去。
在云麾将军李思训墓外,桥陵东南方约3公里处,有一座边长20丈、高5丈的覆斗形土冢,冢上长满松柏灌木,冢南耸立一通高大的青石碑,碑上錾刻五个虬劲有力的大字:“唐睿宗李旦陵”。
这虬劲的大字,似乎出自李旦他本人的手笔。自己给自己的墓穴取名字,果然不愧为有名于世的让皇帝,为人懒散,得过且过,没有大志。但是,为人却很有趣。
大唐对历朝历代的祖宗陵墓都有很好的保护措施,并定期维修。在帝陵保护区内不许百姓居住,就算附近的耕种者,也一律承担保护陵区内所有石刻像和林木的责任,作为回报,政府不征收农业税。一般而言,在陵墓附近县城的县志上,都有对本地陵墓的详细记载。我来的时候也稍微调查了一下,这位让皇帝的惠陵陵前,石刻数量和种类有四十多种。值得小心注意的也有六种。
AA270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