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9章 22万!!(1 / 1)

恶人大明星 丹尼尔秦 2362 字 2023-09-24

当然,嘉德这场拍卖,除了林海文这幅画作为压轴作品,一共还分为三个专场。

一场是华国古瓷、一场现代瓷器,剩下一场是瓷主题的画作场,《瓷八作》就是最后一场的压轴作品。

古瓷的不说,这个是驾轻就熟的,现代瓷器专场就比较少见,一般来说,都是放在现代艺术场里头的,单独为现代的瓷器艺术品设立专场,以前基本上还是很少,主要是供求两虚,做到需要拍卖这个程度的陶瓷艺术家,少——类似白明正、李牧宇这种经营一个厂的,是最多的一个形式。比如张松茂几个月才做出一样瓷的大师,就略少。同样,要购买现代艺术瓷,用于收藏的,也是极少。

这次也有张松茂的作品参与拍卖。

另外,比如内部篆刻了《山居秋暝》,林海文书法版的汝瓷大盘。

几件工艺极端精湛的凌瓷极品——窑变毕竟是不可控制的,其中偶发性出现一些特别的,或者釉色格外鲜亮醇正的,都属于可遇不可求。拿出来拍卖当然是毫无问题。

再比如阗阳粉彩的描金凤钓龙勺组——四把大勺子,十二把小勺子,工艺绘画非常精巧。就这么一套,画师得用至少三个月时间,一点一点地画,一点点的描,有分毫之差,都会报废掉。

这些拿来拍卖的,都属于需要极端耗费人工和时间的那一部分,和把工艺部分流水线化,然后做出来的,面对中产或者金领阶层的制式实用产品不一样,它们主要还是面对富裕阶层的。

不过虽然这么说,但林海文还是比较担心的,万一大家不买账,他也是毫无办法的——他总不能用什么人偶,控制人家喊价吧。

嘉德拍卖的人,跟他差不多,这一次为了拿下《瓷·八作》国内的拍卖权,他们可以说是拿出来很多的筹码,不仅在服务费上大幅度减低了比例,而且还同意和林海文合作,操作这一次例外场——一般来说,他们有春拍和秋拍两场大拍卖安排,如果还要另外做一场例外的,耗费的人力物力不说,对整个业务格局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决定的。

至于值得还是不值得,根据他们从舆情公司拿到的数据,应该还是相当值得,嘉德自从宣布将首度在国内拍卖林海文油画作品之后,在舆论场上的存在感,是以几何级数飙升的——不管说这个舆论能不能具体到他们的目标人群上,应该说都是值得的。

而直到第一专场——古瓷场落拍,嘉德的人才大松了一口气。

整场拍卖额1亿8400多万,可以说是大大超出他们的预估值——全场的总体预估值是1亿左右,等于是几乎翻了一倍。此外,流拍率也是超低,全场只有两件藏品流拍,如果知道是这样,嘉德一定会自己拍下来,拿下这个全场无流拍的创举。

这个成绩,也让他们对现代瓷器场有了个底——就算输得很惨,也没关系了,总体上已经是赚了,更何况还有保障十足的书画场。

……

“呦,林海文亲自来了?”

“可能过来压阵吧?”

“这还有压阵的啊?人家不买帐,不还是不买账么?”

几个人在后面嘀嘀咕咕的,林海文在前头坐下,也没怎么跟人交谈,说他是来压阵的,也没错,他主要是来看看情况,毕竟这个拍卖,不是一次头的,如果说反响好,后面这一部分的产品,就会以这个模式来做,彻底把国内现代艺术瓷的市场做出来,他毕竟坐拥17种古瓷,还有七种新创制瓷,能吃掉这个市场的一大块蛋糕。

这有点跟炒石头一样。

在泰朝之前,翡翠不是什么名贵宝石,更别说红宝石什么的,在打磨技术发展之前,都是灰噗噗的,大官贵族根本不怎么看重。再比如现代的好几种石头,青金玉之类的,也都是炒起来的,不然光靠和田玉,有多少都挖干净了。

总要不断地做出新的蛋糕来,瓷器也是,一直买卖古董瓷,虽然没有枯竭的担忧,但总归就是那么点东西了。要是能把现代瓷做出来,一方面艺术市场上,能给华国陶瓷更大一个生存空间,可以吸引更多人投身近来,另一方面,当然就是他自己在敦煌娱乐之外,有一个新的财源了。

拍卖会很快开始。

头一样就是汝瓷大盘。

“林海文亲笔行书《山居秋暝》一首,天青釉汝瓷大盘,直径34cm,高4.2cm,烧制人是瓷都大师瓷协会会长凌鸣先生,也是迄今烧制出来最大形制的汝瓷盘……底价40000元,每次加价不低于1000元。”

拍卖师还是相当有水准的。

这个盘子的卖点,一个是够大,一个是林海文的书法,一个就是凌鸣亲手制作——现在盛世陶瓷的产品,已经不全是凌鸣做的了,这也是不可能的,要流水线化,就只能牺牲掉大师瓷的大部分名气附加值。

拍卖师都渲染的相当到位。

“嘉德这位拍卖师,还是挺资深的吧?”

“嗯,是他们的王牌。”凌鸣点点头,他明显有点小紧张,跟林海文比起来,这应该说是他事业的大部分了,成功,他凌鸣在国内,甚至是国际艺术届的地位,还要往上飞,失败,那就是一个大大的打击。

不过他们的紧张没有持续多久。

马上有一位中年人喊价了,把林海文的惊了一下。

“5万!”

翻了一倍还多!

林海文跟凌鸣相视一眼,有点轻松,也有点觉得意外。

这个大盘的估值是60000到10万元,结果第一次叫价,就让人叫到了5万块,最后的成交价,那就不好估计了。

“这人你认识么?”他看了一眼那个中年人。

凌鸣皱着眉头看了看:“好像是姓程,开了家文化公司。”

“文化公司?”林海文念了一遍,没怎么想,价格就已经继续往上走了,他也就不再跟凌鸣说话。

“43号这位先生,5万5000元,好,5万5——噢,54号,多少?6万?”

“7号女士,8万。”

“……10万。”达到上限值。

“——12万?”

头一件拍品,价格就一路起飞,飞到拍卖师都有点嗓子发抖的程度——成交价22万!足足是起拍价的6倍,估值上线的2倍还要多。

底下一片窸窸窣窣。

“我的天啊,22万?疯了吧?泰朝官窑,品相差一点的,器型寻常一点的,都不会有这个价格。”

“可能是林海文的书法吧。”

“那又不真是他的书法作品,就是一个笔迹画在上面而已,这就能卖22万?这都钱多了烧手吧。”

“……林海文的事情,总是不合常理的,刚才可有十来个人叫价呢,程老板、钱老板,还有好几位,都是现代艺术品的老买家了。”

“是不是头一件东西,他们联手给林海文做面子呢?”这位猜测了一下:“还是看后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