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结盟的条件1(1 / 1)

墨者荣耀 白云客 2056 字 3个月前

杨崇大军已动,命鱼俱罗为大将,攻打西平郡;自己领一军,以谢映登为先锋攻打金城郡。武威城外战旗飘扬,连营数里,军营里戒备森严,数不尽的车辆在运送粮食、武器,一路走来,就听见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刘文静跟在程元身后,眼光主要集中在巡逻和操练的士兵身上,很明显,河西军的装备和素质远在太原才招来的那些新兵之上。

杨崇在中军大帐接见了刘文静,陪同的人有寇九珙、凌敬、梁硕、虞绰、韩世谔、单雄信、程元、长孙无乃等人。刘文静身材颀长,骨骼清奇,眼神深邃有力,一看就是纵横之士,见到杨崇,刘文静从容地施礼道:“恭喜总管,有了代王的一道旨意,从此天下就是囊中之物。”

杨崇笑道:“刘先生客气了,先生这么说,某非李渊准备把太原送给我?真若如此,李渊父子走后,先生便是太原留守。”

刘文静与瓦岗李密有姻亲关系,李密进攻洛阳后,刘文静便受牵连,被关进太原郡狱,只因为投靠了李渊,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刘文静才会被放出来,替李渊奔走四方。杨崇一句刘先生,说明杨崇对太原的事清清楚楚,刘文静抬头望着杨崇,笑道:“总管果然对太原志在必得,知道刘某已经不是晋阳令了。”

杨崇满意地说:“和聪明人谈话就是简单,先生向李世民献策,认为天下已乱,李密正围攻洛阳,圣天子远在淮南,如李渊能顺天应人,高举义旗,则天下不难平定。太原本是避乱的百姓汇集之地,募兵比河西更有优势,只要有钱,十万人不在话下,加上李渊掌控的数万大军,半年时间便可乘虚入潼关,据长安而号令天下。”

杨崇心口说出李渊起兵的时机、兵力、路线,刘文静头上渗出了冷汗,难怪好友张伯坚离开中原时给自己留了封信,说李世民纵然战无不胜,和杨崇相争机会不超过三成。杨崇说的话,几乎就是刘文静和李世民在狱中密谈的内容,当时狱吏都被赶到三道门外,除了李世民的贴身侍卫,没有外人在侧。

刘文静咳嗽一声说道:“唐公和大人一样有忧国忧民之心,看不惯卫玄在长安倒行逆施,蒙蔽圣天子,让无数生灵涂炭;唐公知道大人是一诺千金的君子,既然答应代王,决不可能违背誓言,所以愿意出头,替大人解决这个难题。一旦唐公入长安,必定会请代王下旨,取消对河西的种种限制,与大人共掌朝政。”

寇九珙等人在心中给杨崇不断地点赞,数年前就看到了今天的结果,李渊果然要起兵篡国;梁硕冷笑道:“刘先生好口舌,金城等郡不出十日便会落入总管之手,只要我军拿下扶风,长安就在眼前,由不得代王不下诏。”

刘文静立即判断这是心理战,金城郡是薛举的老巢,西秦的帝都,薛举就是死守也要守上个把月,十天之说不过是梁硕诓自己的。刘文静于是不睬梁硕,不急不躁地转向杨崇说:“那就预贺大人。唐公的意思是希望我们双方能结成盟友,纵使日后互争天下,在长安局势未稳之前,希望大人不要轻起干戈。”

程元眼珠子瞪得老大,反复琢磨着刘文静话里的信息,难怪杨崇特地叫自己过来,就是为了让自己见识一下说客的风采。杨崇点着头,耐人寻味地问道:“李渊和始毕可汗谈好条件了吗?如果没有突厥南下,他李渊凭什么在太原招募军队,把军政大权独揽在手。”

又是一件泄露的秘密,刘文静感觉自己今天诸事不顺,有一种被人扒光了的感觉,咬着牙说:“大人妄言了,唐公怎么会和突厥勾结,谁不知道,我军刚刚在并州击败了六千突厥骑兵。”

杨崇哦了一声说:“先生如此没有诚意,那就不需要再谈了。凌敬,送客。”

刘文静立即意识到杨崇在突厥是有消息来源的,急忙做出妥协的姿态说:“就算有,那也是唐公的秘密,我一个新投靠的人怎能知道?”

杨崇目露寒光说:“刘先生,据我所知,和突厥谈判的人就是你,原话差不多是这个意思,说文帝费杨勇而立圣天子,所有天下大乱,李渊准备起兵废除不适当的皇帝,愿与突厥共同进占长安,长安城归李渊,钱财、百姓归始毕可汗。篡国可以说是李渊和你有英雄志,与突厥交往是为了并州安宁,但是引突厥入中原烧杀抢掠,你们又是为了什么?”

刘文静汗如雨下,杨崇能知道这么详细,那个奸细一定在始毕可汗的身边,谈判的事连义成公主都瞒着,在其他突厥人面前刘文静只说自己是去买马的;刘文静不由得想起在太原和突厥听到过的谣言,杨崇和咄苾关系密切,现在看,传言很可能是真的,要不然杨崇怎能晓得如此机密。刘文静勉强狡辩道:“总管误会了,文静和始毕可汗并没有谈这些。”

杨崇冷冷一笑说:“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刘先生,李渊现在决心未下,不会把心腹之人全部用上,所以派你去突厥。将来如果有人另外著书,把这段话全部说成你擅自做主,不管李渊能否夺取天下,你都是民族的罪人;看在我大哥虬髯客和你是好友的份上,你还是走吧。”

刘文静尴尬无比,李渊的一切对杨崇来说好象没有秘密可言,一次两次的被杨崇说破真相,让刘文静在谈判中完全落入了下风。刘文静再施一礼,低声下气地说:“大人,是文静自作聪明,险些耽误了大人和唐公的大事。其实双方结盟,对大人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轻易地打进关中,拿下扶风,长安可谓唾手可得;到那时,唐公也不敢耍什么花招。”

杨崇出人意料地问了一句:“给李密的信写了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