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八章 三星堆文化之美(1 / 1)

满级考古大师 顾屈 2275 字 2023-09-14

《华阳国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周朝王室形同虚设之时,蜀侯蚕丛率先称王。此人的长相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其目纵”,即眼球明显向外凸出。

很多学者根据这段记载,认为纵目面具的原型就是蚕丛。

在扬雄的《蜀王本纪》中,蚕丛也是古蜀国的开创者和第一个称王之人。

而巴蜀一带的民众,奉蚕丛为“先蚕”,谓其始教民育蚕缫丝,称之为“青衣神”。“蚕丛”之名,有可能因此而得。

古人相信古蜀国存在过,西汉的扬雄着有《蜀王本纪》,东晋的常璩撰写《华阳国志》,对古蜀国皆有记载,虽语涉怪诞,也是难得的史料。

包金箔权杖,出土于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全长1.42米,直径2.3厘米。杖的上端凋刻着三组图桉,上面两组图桉相同,最上方为两条鱼,中间为两只鸟,还有一枝羽箭贯穿鱼和鸟。

最下一组图桉是人头像,头戴五齿形高冠。

这种形象,显然也是王者的象征。

拥有这件金仗的王者是谁?

有学者认为,权杖上的鱼和鸟,就是鱼和凫,凫指的是鱼鹰类的勐禽。

在古蜀国的传说中,有一王者名为“鱼凫”,这件权杖的拥有者很有可能就是此人。

虽然,这样的解释有些牵强。

但是这已经是能够提出的,最靠谱的解释了,能将华夏文明留下的关于古蜀国的文字记录,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联系在一起。

蚕丛、鱼凫是什么年代的人物?

古蜀国的历史有多长?

这一直是一个困扰现代学者的谜团。

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曾写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李白这几句诗,其“历史”依据是扬雄《蜀王本纪》中的记载:“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从开明以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李白据此称“尔来四万八千岁”,是用夸张的语言极言古蜀国历史之漫长。

当然,他是不会相信蚕丛和鱼凫是几万年前的人物。

所以,一句“开国何茫然”就道出了他对古蜀国开国历史的疑惑及对真相的渴望。

《蜀王本纪》还说:“此三代(指蚕丛、柏灌、鱼凫三代蜀王)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去。”更是将古蜀国的开创者说得神乎其神。

这显然是有些过于玄幻了。

而按《华阳国志》的说法,蚕丛称王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蚕丛死后,柏灌和鱼凫相继为王。

后来杜宇、开明均称帝。

倒是这个说法,比较符合现实逻辑。

目前学术界也广泛认为,《华阳国志》的说法更加接近真实的古蜀国历史。

而且,在《华阳国志》中,并不认为蚕丛是古蜀国的开创者,只说他是古蜀国第一个称王之人。

在没有称王之前,就已经有古蜀国了,有蜀侯了。

古蜀国的开创者是谁?

《华阳国志·蜀志》又说:

“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蜀国最早成为一个国家,是人皇最早封出来的。

而这里的人皇,联系下文的“至黄帝”,说明应该是比黄帝更早的神农氏。

如此一来,按《华阳国志》“蜀之为国,肇于人皇”的说法,古蜀国起码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

后来黄帝为其子昌意娶了蜀山氏之女,生下高阳,即“五帝”之一的颛顼。

颛顼将其支庶分封于蜀地,世世为侯伯,经历了夏、商、周几个朝代。

武王伐纣时,蜀国也派兵参加了。

古蜀国派兵参与武王伐纣,在《尚书·牧誓》中有记载。

而“蜀”字最早是出现在甲骨文中。

因甲骨文中有商伐蜀等记录,有学者据此认为古蜀国最迟在商代已存在。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也证实了这一点。

现已发掘的三星堆祭祀坑,其年代距今约3300年~3000年间,相当于商朝的中晚期。

关于黄帝、颛顼和蜀地关系的记载,与三星堆文明的实际考古发现,其实是可以互相印证的。

首先,通过对三星堆文明的四期文化分层,可以确定三星堆文明最早期确实始于公元前3000年。

甚至能再早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这无疑是和神农氏存在的时间相对应的。

之后,黄帝娶了蜀山氏之女,生下高阳氏,也就是说五帝之一的颛顼,母系祖先来源于蜀地。

并且之后还将支庶分封于蜀地了。

这也恰恰又和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左证了。

三星堆一直都有受到中原和长江下游文化的影响,并且从中原和长江下游引进了先进技术,吸收了这些文化的先进器物。

三星堆文明从来都不是一直闭关锁国独立发展的,反而和中原文化一直都有交流。

显然,之所以会有这么频繁的交流,就是因为三星堆文明乃是颛顼的母族,属于中原文化圈的一员,当然会交流密切了!

而在甲骨文中,也确实有记载“蜀”这个地方,甚至还记载了商伐蜀的相关事情。

这也说明,蜀文化在商朝的时候,也依旧存在着。

到之后的武王伐纣时期,就更不用说了。

三星堆目前发掘的几个祭祀坑,都是晚商时期的,这证明了三星堆文明在晚商时期,已经是一个高度发达,青铜工艺不逊色于商人的文明了。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www.yeguoyuedu.com 】

那他们当然有这个实力参与这场三千年前席卷了整个东亚地区的大型战役片:武王伐纣!

如果根据《华阳国志》和甲骨文以及《尚书·牧誓》的互相验证。

似乎可以将三星堆文明的来源和传承理清楚了。

但是,事情并没有这么顺利。

如果三星堆文明就是后来的古蜀国。

这些纵目面具的原型是蚕丛,蚕丛作为受祭者,就是“三星堆人”的祖先。

那他所在的年代要比三星堆祭祀坑更早,而不是《华阳国志》所说的春秋时期!

这一下子,时间线就又对不上了!

三星堆至少在晚商时期,就已经有祭祀“纵目之王”的习惯了。

是蚕丛早于纵目,还是纵目早于蚕丛?

当学者们自以为解开了三星堆之谜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更大的谜团!

而这,正是三星堆文化留下的魅力!